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基于辛开苦降甘调理论探究甘草泻心汤的应用规律

发布时间:2020-08-28 15:28
   本文第一章为辛开苦降甘调法及甘草泻心汤方证研究,第二章为甘草泻心汤的现代临床医案研究。1目的辛开苦降甘调法属于八法中的和法,源于《内经》。张仲景继承《内经》之旨,组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典方剂。甘草泻心汤是著名的三泻心汤之一,充分体现了辛开苦降甘调的组方原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对其病因病机、症状、方药及煎药事项论述十分详细。本文基于辛开苦降甘调之法,通过现代医案研究,探究甘草泻心汤的应用规律,旨在以此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2方法2.1第一章理论部分结合古代医家及近现代医家的论述,总结辛开苦降甘调法及甘草泻心汤方证规律。2.2第二章医案研究部分制定医案的纳入和排出标准。运用CNKI、WF、Web of Know平台检索与图书馆查阅有关甘草泻心汤相关书籍、文献资料等。运用知网等检索平台搜集了93篇现代有效医案,图书馆查阅书籍搜集了35篇(不包含重复的),共128篇符合纳入标准的现代有效医案,对各案中记载的性别、年龄、症状、舌象、脉象、药物剂量加减变化、症状、中医病名、西医病名等规范化处理,建立相应数据库,进行统计和分析,探讨其各项规律。3结果3.1第一章理论研究结果(1)辛开苦降甘调法理论源于《内经》,张仲景开配伍应用之先河,温病学家发挥较广。(2)该法组成原理:寒温共用,调和阴阳;补泻兼施,扶正祛邪;辛开苦降、条畅气机;甘调缓和,无使过急。(3)该法临床应用:多用之于以脾胃、肝胆之寒热不调、气机紊乱之证。(4)甘草泻心汤的源流:张仲景用之于虚利痞证和狐惑病,后世医家用之于噤口痢、走马牙疳、慢惊风等。(5)本方病因病机:脾胃虚弱,表邪内陷;寒热错杂、升降失常;湿热内蕴、正邪交争。(6)本方药解:方中有人参较为合理,甘草为君药,归脾胃经较多,去滓再煎有必要性。(7)现代医家用之于黏膜相关性疾病、免疫性疾病以及精神失常疾病。3.2现代医案研究结果(1)性别上无明显的差异,发病年龄20-60岁之间为主;(2)临床指征:主要症状:口腔溃疡、脘腹胀痛、纳呆、便溏、心烦、困倦乏力、口干、皮肤瘙痒、失眠眠差、咽干不适、会阴不适、泄泻、关节疼痛;舌质淡或红,舌苔薄白或薄黄;脉象沉、细脉为主;(3)药物规律:主要药物组成,甘草、半夏、干姜、黄芩、黄连、党参、大枣,用药剂量甘草17.50±9.87,半夏15.02±10.06,干姜9.55±5.28,黄芩11.19±5.88,黄连5.50±2.69,党参13.57±6.80,平均用量甘草半夏党参黄芩干姜黄连。各药用量使用频次较大者为,甘草30g、12g、15g,半夏10g、9g、30g,干姜10g、6g,黄芩10g、12g、9g,黄连3g、6g,党参15g、10g、12g,可以为临床提供常用剂量的参考。(4)主治疾病:主治范围广泛,涵盖临床多学科的病证,中医病证以脾胃病证、口腔病证、狐惑病为主,西医病证以消化系统疾病、口腔疾病、免疫疾病为主,如慢性胃炎、胃肠炎、复发性口腔溃疡、白塞氏综合征,此外,皮肤病、妇科病等也得以应用。4结论首先,本研究拓展了本方在免疫系统、皮肤疾病等方面的应用,主要治疗的消化系统疾病、口腔疾病、白塞氏病,基本与原方主治虚利痞证、狐惑病一致。其次,甘草泻心汤的主要症状新增加了“口腔溃疡”、“便溏”、“困倦乏力”、“皮肤瘙痒”等以及舌象脉象,其中口腔溃疡所占比例最高,而原文主症“下利”则退居次要位置。然而新增主治病证,并没有完全脱离甘草泻心汤原文涉及的病证,且基本符合脾胃虚弱、寒热错杂、湿热蕴结之病机。用量与原方用量规律基本相符,甘草、半夏用量较大,黄连用量较小。通过对甘草泻心汤应用规律的探讨,发现该方证适应证广泛,至今仍有效的指导者临床,现代临床实践在继承仲景原方思想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对本方的认识和应用。古方仍可治今病。
【学位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R289.5
【部分图文】:

频次分布,甘草,黄连,半夏


平均值为:甘草>半夏>党参>黄芩>干姜>黄连。甘为半夏,黄连用量最小。甘草泻心汤原文甘草四两,半两,本统计结果大致符合仲景用量比例。图 4 甘草频次分布图

频次分布,甘草,使用频次,最小量


由图 3 可知,平均值为:甘草>半夏>党参>黄芩>干姜>黄连。甘草平均,其次为半夏,黄连用量最小。甘草泻心汤原文甘草四两,半夏半升,,余三两,本统计结果大致符合仲景用量比例。图 4 甘草频次分布图

频次分布,半夏,使用频次,最小量


可知,半夏最大量65g,最小量5g,平均量15.02g,使用频次最大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妍翎;裴英;宋红霞;;辛开苦降法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J];山东中医杂志;2007年04期

2 邱允忠;;辛开苦降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的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年23期

3 赵亚仁;辛开苦降法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26例[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4 赵昱;周丽波;董柳;陈良;仝小林;;辛开苦降法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年12期

5 张艺伟;徐占兴;;辛开苦降适应证刍议[J];江西中医药;2008年10期

6 严试;;辛开苦降治痔疮[J];中外医疗;2009年04期

7 曹焕明;;辛开苦降法治疗呕吐38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年31期

8 王军仓;章贵卿;;辛开苦降法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98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0年06期

9 张彩萍;;辛开苦降除脘痛[J];浙江中医杂志;2010年07期

10 李成伟;陶有青;杨传华;;辛开苦降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J];山东中医杂志;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彦;林琳;魏玮;;浅议脾升胃降与辛开苦降法[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三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刘涛;张晓红;丁品胜;孙晓红;史海霞;张旖晴;张岳;刘登科;牛然;王向军;魏玮;;辛开苦降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机制探讨[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四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2年

3 丁培杰;刘华一;;辛开苦降法治疗胃病三则举隅[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三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罗艳;;辛开苦降法治疗代谢综合征的机理探讨[A];第十二届全国中医糖尿病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马晓勇;丁玉梅;;辛开苦降法治疗痞证342例[A];仲景医学求真(续二)——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届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魏玮;郝建军;周晓莉;;辛开苦降法与脾升胃降[A];中医药优秀论文选(上)[C];2009年

7 沈洪;吴坚;陈静;沈天华;张星星;郑凯;吴静;葛超;刘增巍;周晓波;;辛开苦降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的临床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暨2009年脾胃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8 姚军汉;郭军雄;;辛开苦降法治疗慢性胃炎探析与体会[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四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2年

9 翟兴红;李帷;;辛开苦降法治疗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探析与体会[A];第二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10 陈良;仝小林;李爱国;祝捷;;辛开苦降法治疗糖尿病的理论探讨[A];第八次全国中医糖尿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邱敏 孙科 重庆市中医院曾定伦名医工作室;“辛开苦降”理脾胃[N];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

2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中医院 吴健;辛开苦降法治愈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案[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3 王强 广州市黄埔区中医医院;学问源于生活[N];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良;辛开苦降、活血通络法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功能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2 郭春秀;辛开苦降法代表方半夏学与心汤防治大鼠应激性胃黏膜损伤及抗凋亡机制的实验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4年

3 刘燕君;辛开苦降法胃康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林林;基于辛开苦降甘调理论探究甘草泻心汤的应用规律[D];河南中医药大学;2017年

2 宋熠林;辛开苦降法治疗寒热错杂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王燕丽;辛开苦降法对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NOS2的影响[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6年

4 齐豫;基于半夏泻心汤Meta分析辛开苦降法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吴坚;辛开苦降法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的疗效观察及机制探索[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6 张艳红;“辛开苦降法”干预IRS-2/PI3-K通路介导的2型糖尿病肝胰岛素抵抗的配伍机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7 丁明升;辛开苦降法治疗胃咳的临床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8 万方;仝小林教授辛开苦降法治疗糖尿病临床用药规律分析[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年

9 王丹;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调节胃动力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10 高丽君;辛开苦降法治疗MODS临床疗效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077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8077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9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