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肝苏颗粒是由苗药赶黄草开发的治疗肝炎的中成药。本研究拟探讨其对肝纤维化的药效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化学性肝纤维化大鼠试验:选择健康成年SD大鼠,采用CCl_4灌胃合高脂高胆固醇低蛋白饲料喂饲法建立大鼠化学性肝纤维化模型。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秋水仙碱组(0.0001g/kg)、和肝苏颗粒高、中、低剂量组(16.7、8.4、4.2g/kg)。灌胃给药9周,观察大鼠一般状态。末次给药后各组大鼠股动脉取血,测定血清ALT、AST、TBIL、ALP、ALB、TP含量或活性;并取肝、脾称重计算脏器系数;采用ELISA法测定肝组织中HA、LN、MMP-1及TIMP-1含量;另取部分肝组织行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SABC法)检测肝组织内α-SMA、TGF-β_1的表达情况。2.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试验:选择健康成年SD大鼠,采用猪血清腹腔注射法造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参照前法分组、灌胃给药10周,观察大鼠一般状态,实验末取血测定血清ALT、AST、TBIL、ALP、ALB、TP含量或活性;取肝、脾称重计算脏器系数,ELISA法测定肝组织HA、LN、MMP-1、TIMP-1、PCⅢ、α-SMA及TGF-β_1含量,另取部分肝组织行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形态变化。3.胆管阻塞性肝纤维化大鼠试验:采用胆总管结扎法建立大鼠胆管阻塞性肝纤维化模型,并按体重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秋水仙碱组(0.0001g/kg)和肝苏颗粒组(16.7g/kg),另设假手术组,灌胃给药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肝功能和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1.肝苏颗粒抗大鼠CCl_4致肝纤维化实验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ALT、AST、TBIL、ALP明显升高,TP明显下降(P0.01),肝组织HA、LN、TIMP-1水平明显升高(P0.01),肝、脾系数显著升高而胸腺系数降低(P0.01);肝脏质地变硬,病理学检测见典型假小叶形成,免疫组化检测显示肝组织TGF-β_1、α-SMA表达明显增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秋水仙碱组和肝苏颗粒各组大鼠血清ALT、AST、ALP、TBIL水平和肝组织中HA、TIMP-1水平均显著下降,血清球蛋白明显增加(P0.01),肝苏颗粒低剂量组的血清ALB含量明显增加(P0.05);病理学检测显示各给药组纤维化程度有不同程度改善,肝组织TGF-β_1、α-SMA表达减弱。2.肝苏颗粒抗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实验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ALT、AST、ALP、TBIL水平明显升高,ALB含量明显下降,肝脾系数均显著升高,胸腺系数显著降低,肝组织HA、LN、PCⅢ、TIMP-1,α-SMA、TGF-β_1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肝脏质地变硬,病理学检测见大量纤维化增生改变及假小叶形成。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血清ALT、AST、ALP、TBIL均明显下降,肝组织HA、LN、PCⅢ和TIMP-1水平明显降低,肝苏颗粒高,低剂量组还明显降低肝脏系数,低剂量组还可降低脾脏系数,秋水仙碱组及肝苏颗粒中剂量组α-SMA、TGF-β_1水平和肝苏颗粒低剂量组TGF-β_1水平均明显降低,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各给药组纤维化程度有不同程度改善。3.肝苏颗粒抗大鼠胆总管阻塞性肝纤维化的实验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ALT、AST、ALP、TBIL、DBIL球蛋白水平明显升高,肝脏系数显著升高,ALB含量及白球比值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HE显示肝组织出现轻至中度的纤维化。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秋水仙碱组和肝苏颗粒组血清ALT、AST、TBIL、ALP、DBIL及球蛋白含量均明显下降,肝脏系数降低,秋水仙碱组的脾脏系数也明显降低(P0.05或P0.01),ALB含量及白球比值有增加。病理学显示秋水仙碱组和肝苏颗粒组肝脏纤维化程度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所减轻。结论:肝苏颗粒对大鼠CCl_4致化学性肝纤维化模型、胆管阻塞性肝纤维化模型和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均有治疗作用,可明显改善肝功能和减轻肝脏纤维化变,机制是减轻肝脏脂质过氧化损伤,抑制胶原蛋白沉积和促进胶原降解,从而减少细胞外基质沉积和降低α-SMA和TGF-β_1的表达。
【学位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R285.5
【部分图文】: D E F图 1 肝苏颗粒对 CCl4致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形态学的影响(HE 染色,100×;A.正常对照组;B.模型对照组;C.秋水仙碱组;D、F 分别为肝苏颗粒高、中、低剂量组)A B CD E F
11D E F图 2 肝苏颗粒对 CCl4致肝纤维化大鼠肝组形态学的影响(Masson 染色,100×;A.正常对照组;B.模型对照组;C.秋水仙碱组;D、E、F 分别为肝苏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对病变进行评分结果见下表 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评分都降低,肝苏颗粒中,低剂量和秋水仙碱可显著降低肝纤维化评分(P<0.05 或 P<0.01)。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7 届硕士学位论文有少量表达;模型对照组 TGF-β1阳性表达明显增强,广泛分布于变性的肝细胞,纤维化区,肝窦区,汇管区,血管壁及部分胆管细胞;肝苏颗粒各剂量组和秋水仙碱组 TGF-β1阳性表达量明显减少,以低剂量组效果最好,高,中剂量组表达稍强。结果见图 4。采用 image pro plus 6.0 进行两个因子表达的平均光密度AOD 测定,具体数值见表 6。结果提示,肝苏颗粒能明显减少 CCl4导致的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α-SMA,TGF-β1的表达,以肝苏颗粒低剂量组效果最好。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丛瑾;王琪;李欣;;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和抑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1年35期
2 邵佳亮;万赞燕;胡国信;;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改良的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7期
3 张巍;;赤芍对肝纤维化因子ECM等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年09期
4 谢晶日;朱岩;朱韦儒;王静滨;;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11年03期
5 孙青菊;苑同业;杨春晖;梁冰;;肝纤维化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J];实用医药杂志;2011年03期
6 赖文芳;吴符火;陈兴明;;丹参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年03期
7 王丽娜;刘成海;陈园;陶艳艳;周滔;陈高峰;;一种改良的二甲基亚硝胺肝纤维化模型诱导方法及其病理特点[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07年02期
8 聂青和;肝纤维化的逆转策略及研究现状[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5年10期
9 周光德,李文淑,赵景民,孙艳玲,潘登,杨建法,郭顺根,张玲霞,陈菊梅;复方鳖甲软肝片抗肝纤维化机制的临床病理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4年07期
10 中华肝脏病学会肝纤维化学组;肝纤维化诊断及疗效评估共识[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2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慧银;血瘀相关因素在肝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与机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孙宗良;赶黄草活性成分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2 张冲;不同浓度乙醇赶黄草提取物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D];四川医科大学;2015年
3 肖丽萍;苗药赶黄草抗脂肪肝的实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姜明华;赶黄草有效成分的分离鉴定及其活性与提取工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5 章圣朋;夏枯草总三萜对急性肝损伤及肝纤维化大鼠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6 陈英杰;赶黄草对乙肝肝纤维化的疗效及对HSC影响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
28144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814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