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幽汤始载于李东垣的《脾胃论·卷下》:治幽门不通,上冲,吸门不开,噎塞,气不得上下,治在幽门闭,大便难,此脾胃初受热中,多有此证,名之曰下脘不通。目前,该方多用于各种类型便秘疾病,临床疗效显著,有望开发成基于经典名方的治疗老年便秘的有效药物。然而,由于金元时期的方剂配伍用量、药物品种及功能主治等方面的记载与现代的药物品种、剂量及方剂功能尚有许多可商榷之处,这些问题的解决是开发经典方剂的前提。目的:考证通幽汤的药物组成、品种、剂量、功能主治及临床应用,为基于通幽汤的治疗老年便秘药物开发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文献学的研究方法。系统梳理经典著作的记载及随时代的演变,结合现代研究成果,总结分析反映通幽汤安全性、有效性临床应用资料,提取出处方组成、药物剂量、功能及主治,阐明其临床应用价值。结论:本文从两个方面对通幽汤的组方及功能考证进行研究,分别是通幽汤组方药物考证和通幽汤的历史沿革及临床应用。一、确定了通幽汤的组方、药物品种通幽汤由桃仁泥、红花已上各一分,生地黄、熟地黄已上各五分,当归身、炙甘草,升麻已上各一钱,共计7味药。1、桃仁来源于桃属Amygdalus L..多种植物的种子,但以非嫁接的桃Prunus persica(L.)Batsch 和山桃Prunus davidiana(Carr.)Franch.的种子为好,与今药用情况一致;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ctorius L.的干燥花,与今药用情况一致;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osa Libosch.的干燥块根,与今药用情况一致;当归为伞形科当归Angelica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与今药用情况一致;甘草应是豆科甘草属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的干燥根和根茎,与今药用情况一致;升麻来源于毛茛科升麻属Cimicifuga L.植物,主要有大三叶升麻Cimicifugaheracleifolia Kom.、兴安升麻 Cimicifuga dahurica(Turcz.)Maxim.或升麻Cimicifuga foetida L.干燥根茎,与今药用情况一致。2、完成了熟地黄和炙甘草的炮制方法的考证:确定熟地黄为蒸法炮制,取生地黄,照蒸法(通则0213)蒸至黑润,取出,晒至约八成干时,切厚片或块,干燥,即得;炙甘草的炮制方法应为单纯的火制中“炙”,即用火直接烘烤。二、明确了通幽汤的剂量、溶剂用量及现代药理学作用、化学成分1、通幽汤处方各药味所用剂量考证为桃仁、红花各10g,生地黄、熟地黄各50g,当归身、炙甘草、升麻各4g。2、通幽汤煎煮溶剂用量考证为“水二大盏”约为1400ml,“煎至一盏”约为350ml。3、桃仁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桃仁具有心血管保护、神经保护、免疫调节、抗肿瘤、促进黑色素合成、保护呼吸系统、肝肾保护等作用;红花能够影响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子宫平滑肌细胞,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抗炎等作用;生地黄对免疫、血液、内分泌、心脑血管及神经系统等方面有一定的作用;熟地在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抗肿瘤及心血管系统等有着广泛的生物活性;当归具有保护血管内皮、抗衰老、增强机体免疫力、镇痛、抗惊厥等作用;炙甘草具有镇咳平喘、抗心律失常、抗炎、镇痛、调节免疫,影响回肠活动的作用;升麻具有抑制核苷运转、抗病毒微生物、抗肿瘤、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抗骨质疏松、抗炎、降糖等多种生理活性。4、桃仁主要成分有脂肪油类、苷类、蛋白质和氨基酸、挥发油、甾体及其糖苷类;红花主要含有黄酮、生物碱、聚炔、亚精胺、木脂素、倍半萜、有机酸、甾醇和烷基二醇等;生地黄主要含有苷类、糖类及氨基酸、挥发油类、甾醇类以及无机元素等;熟地黄主要含有苷类、糖类、氨基酸、无机离子及微量元素;当归主要含有多糖、有机酸、挥发油、氨基酸等;炙甘草主要含有黄酮类成分、三萜类成分、生物碱、香豆素和糖类成分;升麻主要含有三萜及其苷类(升麻醇)、酚酸类及其衍生物(阿魏酸、异阿魏酸、咖啡酸)、色原酮、挥发油及其他化合物(升麻酰胺、异升麻酰胺)等。三、明确了通幽汤的功能及临床应用1、通幽汤主治因饮食伤胃,劳倦伤脾,导致瘀热内结,阻于食道,阴津枯涸。瘀血内结,日久化热,郁热伤津,津少不能濡养食道,则出现胸膈疼痛,纳入胃中的食物不能下达,反而气逆上冲,甚至水饮难下,或吐出物如赤小豆汁;由于病久阴血更伤,肠道失润,则大便坚如羊屎;日久气血生化乏源,出现形体消瘦,肌肤枯燥,舌红少津,脉细涩。2、通幽汤在临床中主要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幽门梗阻、食道癌、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多种类型便秘、晚期前列腺癌、口腔扁平苔藓、脑梗塞、不稳定性心绞痛等疾病。
【学位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289
【文章目录】: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通幽汤的组方、药物品种考证
第一节 本草考证与基源确定
第二节 熟地黄及炙甘草炮制方法的考证
一、熟地黄
二、炙甘草
第二章 通幽汤的剂量、溶剂用量及现代药理学作用、化学成分考证
第一节 通幽汤剂量考证
一、宋金元时期药用计量单位考证
二、药用计量单位古今换算考证
第二节 煎煮溶剂用量考证:
第三节 单味药的现代药理作用
一、桃仁的现代药理作用
二、红花的现代药理作用
三、生地黄的现代药理作用
四、熟地黄的现代药理作用
五、当归的现代药理作用
六、炙甘草的现代药理作用
七、升麻的现代药理作用
第四节 化学成分分析
一、桃仁
二、红花
三、生地黄
四、熟地黄
五、当归
六、炙甘草
七、升麻
第三章 通幽汤的功能及临床应用考证
第一节 通幽汤的功能考证
一、金元时期(原方创立时期)
二、南宋时期
三、明代时期
四、清代时期
五、近现代时期
第二节 通幽汤临床应用考证
一、金元时期(原文出版时期)
二、明代时期
三、近现代时期
结果
讨论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畅;;培本通幽汤对便秘小鼠胃肠蠕动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2010年02期
2 刘畅;;培本通幽汤对便秘小鼠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年33期
3 丁玉纯;;自拟通幽汤治疗婴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11例[J];中医临床与保健;1992年04期
4 赵树民;张茵州;;新通幽汤治疗十二指肠并发幽门梗阻24例[J];辽宁中医杂志;1987年06期
5 李济民;;温中通幽汤治疗幽门梗阻60例[J];湖南中医杂志;1988年04期
6 阎从俭;;加味通幽汤治牛皱胃阻塞[J];中兽医医药杂志;1989年01期
7 ;通幽汤[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04年09期
8 宋洋;康舒宇;张喜武;孟鑫;王喜军;;通幽汤的组方及功能考证[J];中医药学报;2017年06期
9 焦德智;;自拟通幽汤治疗老年慢传输型便秘41例[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年03期
10 刘利利;马忠金;石国娟;;通幽汤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瘀血内结型食道癌的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7年2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陈皓;加味通幽汤对缺氧诱导的mTOR/HIF-1α调控食管癌ECA109细胞血管生成拟态的影响[D];华北理工大学;2018年
2 宋洋;经典名方通幽汤的组方及功能考证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8年
3 徐向宇;通幽汤及其拆方抑制人食管癌细胞EC9706 EGFR-PLC-γ1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D];河南中医学院;2006年
4 杨天;加味通幽汤治疗血瘀气滞型老年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詹红霞;温阳通幽汤治疗老年慢性便秘阳虚型临床观察[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6年
6 林颖岚;解郁通幽汤结合生物反馈治疗盆底失弛缓所致便秘的临床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
28405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840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