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三维荧光结合几种二阶校正方法测定中药中阿魏酸、白鲜碱、红景天苷的含量

发布时间:2020-10-14 13:16
   化学计量学是一门重要的化学分支学科,主要由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化学有效结合形成的,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与化学量测有关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学。其中二阶校正方法凭借它自身的“二阶优势”成为化学计量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以数学分离代替了“物理和化学分离”,即在待测样本中含有校正样中不包含的未知干扰的情况下,也能直接对感兴趣组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中药中化学成分复杂多样,其活性成分也大多能发荧光。本文采用三维荧光结合不同的二阶校正方法分别测定中药中阿魏酸、白鲜碱、红景天苷的含量。第二章:镁离子作为增敏剂,大大提高了阿魏酸的荧光强度,从而实现了荧光法的分析。利用三维荧光结合不同的二阶校正方法测定了三种中药和三种中药复方制剂中阿魏酸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虽然中药体系基体复杂,但平行因子法(PARAFAC)和交替三线性分解法(ATLD)依然能从中药中快速、准确地分辨出阿魏酸的荧光光谱。为进一步验证定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合理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样本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PARAFAC,ATLD和HPLC方法的定量结果之间的相对误差很大且不可接受。然而,展开偏最小二乘法结合残差双线性分解法(U-PLS/RBL)的预测结果更满意,相对误差较小,等于或小于9.7%,表明U-PLS/RBL方法具有良好的定量能力,并且六种中药基本通过了t-检验,说明这两种方法没有统计学差异。然后使用该方法对六种真实样本中阿魏酸的回收率进行解析,回收率接近100%。PARAFAC和ATLD方法适用于快速筛选分析物进行定性分析,而U-PLS/RBL方法主要用于精确定量分析,同时应用上述二阶校正方法可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第三章:收集了不同产地的白鲜皮,采用三维荧光结合不同的二阶校正方法对白鲜皮中白鲜碱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虽然中药白鲜皮中有与白鲜碱极其相似的组分,平行因子法(PARAFAC)依然获得了白鲜碱的解析光谱,且与白鲜碱的真实光谱十分吻合。此外,比较了PARAFAC方法,展开偏最小二乘法结合残差双线性分解法(U-PLS/RBL)和多维偏最小二乘法结合残差双线性分解法(N-PLS/RBL)对不同产地白鲜皮中白鲜碱的定量结果,并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验证。结果显示,U-PLS/RBL方法和N-PLS/RBL方法的解析结果与色谱结果基本一致,且基本通过了t检验。同时用这两种方法对不同产地白鲜皮中白鲜碱的回收率进行解析,回收率结果良好。?第四章:中国药典将红景天苷的含量作为评价中药红景天的质量标准,本章选用不同的二阶校正法结合三维荧光对红景天中红景天苷的含量进行了直接测定,同时测定了来自不同地区红景天中红景天苷的含量,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荧光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PARAFAC方法和ATLD方法都得到了与真实光谱基本一致的解析光谱,但与液相的定量结果相比,个别产地的定量结果偏大。而U-PLS/RBL法和N-PLS/RBL法对所有产地的红景天中红景天苷的解析结果都较好,同时用这两种方法对回收率进行了解析,回收率结果可以接受。令人满意的解析结果表明三维荧光结合二阶校正法方法是一种快速,高效,实用前景广阔的量测手段。
【学位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284.1;O657.3
【部分图文】:

荧光光谱,阿魏酸,荧光强度,金属离子


实际样品分别由一定浓度的上述中药组成。制备回收样品中加入已知量的标准溶液。在规定的色谱条件下,依次将 0L 的阿魏酸标准溶液,一定量实际样本,回收率测定样本注入均经 0.45μm 滤膜过滤,然后进入高效液相色谱系统进行分析。验结果与讨论魏酸的荧光光谱荧光强度非常弱。研究了不同 pH 值对阿魏酸荧光强度的影响。,阿魏酸的荧光强度达到最大值,且保持不变。为了达到最佳的行了优化。研究了金属离子 Ba2+、Cr3+、CO2+、Al3+和 Mg2+在强度的影响。如图 2.1 所示,Ba2+,CO2+和 Al3+对阿魏酸的荧阿魏酸的荧光有猝灭作用,Mg2+对阿魏酸的敏化作用具有专度提高了数百倍。图 2.2 显示了阿魏酸样品敏化前后的三维荧

敏化,阿魏酸,组分数,光谱


(nm)80390mEExcitation wavelength (nm)330340350360370380390化前(A)和敏化后(B)的三维荧光图谱apes of fluorescence EEMs for the FAsamples beensitization. c=0.0378μg/mL, pH=11.6合成样的解析结果。对于二阶校正方法,精确数量的组分数将导核一致诊断(CORCONDIA)来估计组分的为 100,37.94,表明最佳组分数为 1,这与实D 方法分析 A,B 和 C 矩阵,其中 B 和 C 矩U-PLS/RBL 方法是定量分析方法,不能显示定阿魏酸的激发和发射光谱与真实的激发和发酸的解析光谱与真实光谱完全吻合。ATLD 方

光谱图,光谱,阿魏酸,统计参数


图 2.3 PARAFAC 解析光谱和实际光谱(a 是真实光谱,b 是解析光谱)ig.2.3. The PARAFAC-resolved spectra and actual spectra of FAin validation sampleand b represent the actual spectra and the resolved spectra respectively)表 2.3 三种算法对验证样本的定量结果和统计参数.3 The quantitative results and the statistical parameters for validation samples by thralgorithms编号阿魏酸的实际浓度(μg/mL)解析浓度(μg/mL)PARAFAC ATLD U-PLS/RBP1 0.0101 0.0112 0.0112 0.0111P2 0.0151 0.0151 0.0151 0.0150P3 0.0202 0.0209 0.0209 0.020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士峰;;三维荧光技术在水质监测方面的应用与发展[J];山东工业技术;2015年07期

2 廖艳阳,谢渝湘,李国林,印大中;前表面三维荧光技术检测鼠尾胶原蛋白中老年色素类物质随龄的变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年12期

3 汤金伟;庄美琪;邢学联;张锡辉;关芳;;用三维荧光谱图分析原水输送过程中藻类和有机物的变化[J];水科学进展;2007年04期

4 曹佳佳;徐永群;陈小康;黄冬兰;韩晓玉;;三类饮料三维荧光等高线特征谱规律研究[J];分析科学学报;2010年04期

5 田广军,尚丽平,史锦珊;油类三维荧光谱测量及其指纹图统计特征[J];仪器仪表学报;2004年S1期

6 雍克岚;三维荧光指纹技术及其在石油地球化学勘探中的应用[J];石油实验地质;1992年04期

7 刘欢;刘文;韩东海;王世平;;三维荧光指纹技术在牛乳兽药残留检测与受热程度判别中的应用研究(英文)[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8年05期

8 彭进湖;钟惠舟;何嘉莉;巢猛;;三维荧光评估不同净水工艺中有机物去除效果[J];供水技术;2018年01期

9 姚杰;魏永巨;孙体健;;三维荧光指纹图谱用于鉴别真伪厚朴的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年12期

10 王小平;张飞;杨胜天;阿依努尔·玉山江;陈芸;;基于三维荧光技术的艾比湖流域地表水盐分快速诊断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8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田广军;基于三维荧光谱参数化及模式识别的水中油类鉴别与测定[D];燕山大学;2005年

2 聂瑾芳;二阶张量校正新算法研究及其在三维荧光分析中的应用[D];湖南大学;2010年

3 李卫华;废水生物处理过程的紫外与荧光光谱解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4 李勇;化学计量学二阶校正方法若干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5 王惠新;基于三维荧光光谱的水中矿物油检测技术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6 王建瑶;植物油和体液等复杂体系中二阶校正法定量分析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7 边平凤;生物大分子与小分子相互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安晓娜;三维荧光结合几种二阶校正方法测定中药中阿魏酸、白鲜碱、红景天苷的含量[D];河北师范大学;2019年

2 吴梓坚;前表面三维荧光技术应用于超滤及其工艺中膜污染物表征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3 张威;基于荧光光谱研究茶叶的品质检测和神经保护功能[D];安徽农业大学;2018年

4 王甜甜;基于三维荧光技术的多孔含水介质中腐殖酸迁移转化特征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7年

5 廖艳阳;应用前表面三维荧光技术探讨老年色素的荧光特性及来源[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赵佳佳;三维荧光结合二阶校正法在中药有效组分分析中的应用[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7 周昀;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有机物的三维荧光特征及应急处理[D];浙江工业大学;2016年

8 郑连军;基于三维荧光检测水中油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7年

9 刘小静;地表饮用水源污染物的三维荧光特性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2年

10 王淑香;三维荧光分析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407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8407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5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