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基于丹参酮类化合物生源途径的丹参质量标志物研究思路探讨

发布时间:2020-10-26 01:04
   该研究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理论以丹参为研究对象,对丹参毛状根进行诱导实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毛状根中SmCPS,SmKSL,CYP76AH1 3条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采用UPLC和GC-MS技术检测毛状根与药材中丹参酮Ⅱ_A、隐丹参酮、丹参酮Ⅰ、1,2-二氢丹参酮、铁锈醇以及次丹参酮二烯的含量;统计学分析表明:丹参毛状根中次丹参酮二烯与铁锈醇的含量与下游丹参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存在正相关,且丹参酮类化合物生源途径上重要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丹参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在多省份丹参药材中,初步发现铁锈醇与丹参酮类化合物的含量也存在正相关。该研究从丹参毛状根体系可控实验入手,结合丹参药材,以丹参中特有指标性成分丹参酮类化合物的生源途径为研究基础,突出了生源途径上游基因、中游中间体化合物与下游丹参酮类化合物含量之间的重要关系,进而为从生源途径方面理解和研究丹参质量标志物(Q-marker)提供了可能的研究思路,以期建立多元、完整的中药丹参的质量控制体系。
【部分图文】:

丹参酮,途径,现状,质量标志


丹参酮类化合物是由所有二萜的共同前体GGPP(牻牛儿基牻牛儿基焦磷酸)经过多步生物合成反应生成。已知丹参酮类化合物生源途径见图1,次丹参酮二烯(miltiradiene)是形成丹参酮类化合物骨架的第一步,铁锈醇(ferruginol)是第一个CYP450酶修饰生成的化合物,故这2个化合物为丹参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上的重要中间体化合物[12-16]。本研究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理论,结合药材质量的可控性与溯源性,从丹参中特有活性成分丹参酮类化合物的生源途径出发,探究丹参酮类化合物含量与其上游基因表达量、中间体化合物(铁锈醇,次丹参酮二烯)含量的潜在关系,从而以新的思路探究中药丹参的质量控制体系,为完善多元化丹参质量标志物体系提供新的的研究思路。

基因,统计学,荧光定量PCR,诱导子


根据实时荧光定量PCR原始检测结果,按照2-ΔΔCt相对定量计算公式,以诱导0 h的毛状根为对照,计算各样品目的基因相对定量结果,见图2。采用SPSS 21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LSD-t检验验证诱导前后基因表达量的显著性差异,默认α=0.05,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诱导子可以提高以上3种基因的表达量,且在诱导24 h时表达量到达峰值。

丹参酮,铁锈


分析丹参毛状根诱导组次丹参酮二烯、铁锈醇与总丹参酮含量和非诱导组次丹参酮二烯、铁锈醇与总丹参酮含量,均具有正态性,故采用Pearson 相关性分析。诱导组总丹参酮含量与铁锈醇含量相关系数为0.830(P<0.01);非诱导组总丹参酮含量与中间体铁锈醇含量相关系数为0.577(P<0.01)。诱导组总丹参酮含量与次丹参酮二烯含量相关系数为0.509(P<0.01);非诱导组总丹参酮含量与次丹参酮二烯含量相关系数为0.543(P<0.01)。图4 各省份铁锈醇与丹参酮含量(n=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续洁琨;栗原博;郑洁静;江涛;姚新生;;丹参酮类化合物对小鼠应激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药学学报;2006年07期

2 杜志云;覃江克;乔薇;马林;古练权;;丹参酮类化合物对醛糖还原酶抑制作用的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3 王丽莉;刘黄刚;张铁军;;?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0年07期

4 李雪清;于大永;冯宝民;卢轩;;微生物代谢产物中聚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中成药;2016年10期

5 邱琳;王惠国;冯宝民;;海洋放线菌中具有抗肿瘤活性聚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6 黄世亮;简华培;王星元;黄志纾;古练权;;曼宋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8年06期

7 包文芳;席晓红;李斌;;光石韦的两个(口山)酮类化合物[J];西北药学杂志;1989年01期

8 王承学;楚占芳;;吴茱萸次碱和喹唑酮类化合物的合成[J];应用化学;2008年12期

9 李慧;张青;石华月;储婷;毛声俊;;丹参酮类化合物对K56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构效关系探讨[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0年06期

10 罗永明,李诒光,谢一辉;茶色素中两个苯骈?酚酮类化合物的分离和鉴定[J];中药材;2004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翟丹丹;青蒿毛状根中活性化合物的分离分析及其生物合成调控探索[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城锋;丹参酮类化合物结构修饰及其放射增敏活性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2 尹彦超;基于毛状根培养体系的甘草CHS及CHI基因功能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3 王丽;龙葵毛状根诱导及其抑菌活性研究[D];佳木斯大学;2015年

4 宁凝;黄秋葵毛状根的培养及次生代谢产物总黄酮抗疲劳作用的初步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3年

5 张悦;黄秋葵毛状根培养体系的建立及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6 王莉;何首乌毛状根培养及其活性成分的产生[D];沈阳药科大学;2001年

7 刘延上;丹参中丹参酮的提取工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8 陈少兵;丹参有效部位的制备工艺与稳定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9 边婧;转基因何首乌毛状根中多糖类成分的初步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10 董蕊;白花丹参中丹参酮成分的提取分离与含量测定[D];吉林农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8562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8562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a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