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驱风止痛散对痛风性肾病及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5 20:01
   目的:痛风是当今发生率不断增高的复杂性代谢性疾病,已经明确痛风与尿酸盐在四肢关节及结缔组织的沉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驱风止痛散对痛风性肾病及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为临床治疗痛风性肾病及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提供新的靶向位点和治疗手段。方法:1、驱风止痛散对大鼠痛风性肾病的作用及机制研究:除空白组以外各组每天10 mL·kg~(-1)酵母粉腺嘌呤混悬液(酵母粉10 g·kg~(-1),腺嘌呤100 mg·kg~(-1))连续灌胃19天,建立痛风性肾病模型。第20天开始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纯净水,其余各组大鼠按1 mL·100g~(-1)给予相应药液,剂量为:别嘌醇组0.01g·kg~(-1)、驱风止痛散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1.6 g·kg~(-1),3.2g·kg~(-1),6.4 g·kg~(-1),连续给药20天。检测各大鼠血清中尿酸(SUA)、肌酐(SCr)、尿素氮(BUN)、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及肾指数(IR);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组织切片中病理变化;PCR检测大鼠肾脏组织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LRP3)、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IL-1β基因的表达。2、驱风止痛散对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各组大鼠每天灌胃1次,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纯净水,其余各组给予相应药液,连续给药7天。第4天给药后1h,采用踝关节腔内注射尿酸钠混悬液(MSU)建立AGA模型。观察测算造模前及造模后4h、10h、24h、48h、72h炎症指数、功能障碍指数及关节肿胀度;检测72h后大鼠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T)、SOD、MDA、IL-1β、IL-6、TNF-α、TGF-β1含量;观察各组大鼠右踝关节滑膜组织切片中病理变化;PCR检测大鼠踝关节软组织中NLRP3、Caspase-1、IL-1βmRNA的表达。结果:1、驱风止痛散能降低痛风性肾病大鼠血清中SUA、SCr、BUN、MDA、IL-1β、IL-6、TNF-α、TGF-β1的含量及IR;升高血清中SOD水平;下调肾脏组织中NLRP3、Caspase-1、IL-1βmRNA的表达;改善肾小管扩张和间质纤维化,减少炎症细胞浸润。2、驱风止痛散能改善急性痛风性大鼠炎症指数、功能障碍指数及关节肿胀度;降低血清中WBC、NEUT、MDA、IL-1β、IL-6、TNF-α、TGF-β1水平;升高血清中SOD水平;下调踝关节软组织中NLRP3、Caspase-1、IL-1βmRNA的表达;改善大鼠关节滑膜组织水肿脱落,炎症细胞浸润及毛细血管壁增生等病理变化。结论:驱风止痛散对痛风性肾病大鼠肾功能损害及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下调NLRP3—Caspase-1—IL-1β炎症通路关键分子基因的表达,减少IL-1β、IL-6、TNF-α、TGF-β1等炎症因子释放而延缓炎症反应进程,也可能与抑制机体氧化应激状态有关。
【学位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285.5
【部分图文】:

驱风止痛散对痛风性肾病及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造模第19天大鼠SCr的水平Fig.2-2ThelevelofSCrinratsonthe19thdayofmodeling

空白图,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肾病,机制研究


痛风性肾病及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硕士学位论量组 3.2 150.40 16.91▲▲136.61 17.81▲▲量组 6.4 146.50 10.98▲▲137.79 15.03▲▲比较:▲▲P<0.01

颜色面,空白,颜色,病理


图 2-3 造模第 19 天大鼠 BUN 的水平Fig. 2-3 The levels of BUN in rats on the 19th day of modeling较:▲▲P<0.01情况观察见,连续给药 20 天后,空白组大鼠肾脏呈暗红色表面光滑。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脏颜色面粗糙,布满白色小点,病变严重。别嘌醇组大,颜色呈暗红色,体积明显减小,且表面较光滑FZTS 各剂量组大鼠肾脏较模型组大鼠肾脏,颜色色小点量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减轻其肾脏的病理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敬超;林燕;;痛风性肾病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19年09期

2 宋万雄;;宋林萱老师应用补脾益肾法治疗痛风性肾病经验[J];中国实用医药;2018年34期

3 陈亚洲;徐延庆;;中医药治疗痛风性肾病概况[J];湖南中医杂志;2019年04期

4 奉继运;;浅析46例痛风性肾病临床表现[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年05期

5 吕少华;;儿童痛风性肾病1例[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年31期

6 陈茂盛;吴宇红;徐业;王捷;李翔;赵俊;;清利瘀结法治疗痛风性肾病36例[J];中医杂志;2008年12期

7 周清 ,楚海峰 ,于嫦琴 ,马守菊;儿童痛风性肾病1例报告[J];临床儿科杂志;2003年10期

8 尚定宣;痛风性肾病10例临床分析[J];河南医药信息;1998年12期

9 朱世平;痛风性肾病36例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年02期

10 洪用森;吴宝森;;痛风性肾病伴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中医治疗[J];中医杂志;1987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蓝伦礼;肾茶对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性肾病肾损害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逸;加味玉肾露配合非布司他片治疗痛风性肾病的临床观察[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8年

2 郭思彤;驱风止痛散对痛风性肾病及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9年

3 李满林;加味四妙散治疗痛风性肾病(脾肾两虚、湿热内蕴证)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年

4 胡寒;鸡矢藤提取物对痛风性肾病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2018年

5 刘亚芮;中药复方痹宁汤治疗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7年

6 柳义明;论痛风性肾病病因非风[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7 范菁;远方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肾病经验总结[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倪艺昕;远方教授治疗痛风性肾病辩证思路及临床经验总结[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3年

9 李莹;肾康降酸颗粒治疗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2008年

10 郭慧静;赵刚教授论治尿酸性肾病的经验总结[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721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8721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6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