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南、北五味子多糖的理化性质及生物活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1 23:02
   五味子是我国传统中药,已有两千多年的用药历史,在许多古籍中均有记载。《中国药典》收录的五味子包括南五味子和北五味子。多糖是五味子重要的活性成分,本研究主要对南、北五味子多糖的理化性质、抗氧化活性及免疫作用进行比较研究,区分其理化性质及活性的差异,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进而对五味子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提供参考与依据。采用传统水提醇沉法提取南、北五味子多糖,分别命名为SSP和SCP;接着对二者的理化性质、抗氧化活性和免疫作用进行了体外试验。理化性质测定结果表明:SSP的糖含量、蛋白含量、糖醛酸含量、多酚含量分别为51.04%、35.35%、12.81%、3.43%;SCP的分别为78.45%、12.55%、4.78%、3.28%。SSP和SCP除多酚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外,糖含量、蛋白含量、糖醛酸含量均具有显著性差异。SSP主要由半乳糖(34.6%),阿拉伯糖(22.3%),葡萄糖(15%),半乳糖醛酸(11.5%)组成;SCP中葡萄糖含量最高,达到67.6%,其次为甘露糖(11.7%),半乳糖(8.6%)。SSP和SCP分子量分别分布在1.7×10~5 Da和1.7×10~4 Da,相差较大。红外光谱图分析发现,SSP和SCP均具有多糖的特征吸收峰。活性研究结果表明:SSP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对生物大分子的保护作用(对Cu~(2+)/H_2O_2诱导的BSA蛋白氧化损伤的抑制作用)以及对H_2O_2诱导的人正常肝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均显著强于SCP。以RAW264.7细胞为模型,对SSP和SCP处理免疫细胞后,其细胞活力、中性红吞噬能力、NO分泌量以及酸性磷酸酶活性比较,结果发现SCP的免疫活性强于SSP。对免疫活性较强的SCP用DEAE-52纤维素柱分离纯化,共得到三个组分,分别命名为SCP-I(0.436%)、SCP-II(0.08%)和SCP-III(0.126%);单糖组成测定结果表明:SCP-I只有葡萄糖,SCP-II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SCP-III是一种酸性杂多糖;对得率与纯度最高的SCP-I组分GC-MS分析,发现该组分为1,4-连接的葡萄糖,淀粉碘化钾实验鉴定其为淀粉。对SCP去淀粉后测定单糖组成发现,去淀粉后的北五味子多糖(DS-SCP)中葡萄糖相对摩尔百分比减少了55.9%,而甘露糖、阿拉伯糖、半乳糖分别增加了19.7%、17%和14.8%。免疫活性结果表明,DS-SCP的免疫作用强于SCP。
【学位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284;R285
【部分图文】:

北五味子,图片,南五味子


简介为我国传统中药材,已经有数千年的用药历史。据唐朝古籍《新,皮肉甘酸,核中辛苦,因其五味俱全,故名五味子,又称“五辽五味”等[1]。的分布于木兰科,全世界共收录有 50 种,其中属于我国特有的达 12典》仅记载了北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 bail),如子)(Schisandrasphenantherarehd.etwils.)也被列入其中。南、地理分布上彼此不同,南五味子(图 1.1 A)偏棕色,略微在西南、长江流域以南各个省份;北五味子(图 1.1 B)为紫满,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日本、朝鲜部分地区,北五味子比南五味子质量优,效果佳。

流程图,北五味子,流程图,糖含量测定


图 2.1 南、北五味子多糖的提取流程图Fig.2.1 Flow chart of Schisandra sphenanthera/S. chinensis polysaccharide extraction2.1.4.2 糖含量测定SSP 和 SCP 的糖含量的测定采用经典的苯酚硫酸法[81]。a. 准确配制 0.12 mg/mL 的葡萄糖溶液作为标准储备液;b. 按如下加样进行标准曲线的建立:标准液(mL) 0 0.2 0.4 0.6 0.8 1.0 1.2 1.4蒸馏水(mL) 2 1.8 1.6 1.4 1.2 1.0 0.8 0.680%苯酚(μL) 50浓硫酸(mL) 2.5c. 以上每个浓度设置 3 组平行,在振荡器上轻轻振荡后,室温反应 20 min;d. 同时以 0 管作为空白对照,中间值(0.7mL)作为校准,测定 490nm 处的紫外

标准曲线,糖含量测定,标准曲线,准曲线


图 2.2 糖含量测定标准曲线2 Standard curve of total sugar content determin准曲线方程为:y=7.3431x-0.0176,R2=0.999线,计算得到 SSP 和 SCP 的糖含量分别的蛋白含量测定0 0.05 0.1 0.15 葡萄糖质量 (mg)y = 0.2654x + 0.0034R2= 0.99610.10.150.20.25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文杰;;北五味子丰产栽培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2018年06期

2 武国岳;;北五味子繁育管理技术[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9年01期

3 赵峻生;;试述北五味子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种子科技;2019年05期

4 赵时泳;张凤萍;;北五味子种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8年02期

5 张阳;张玉姣;郑英杰;杨元超;叶强;;北五味子人工栽培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2018年01期

6 李兴国;;北五味子的发展前景分析与展望[J];黑龙江科学;2018年10期

7 郑太坤;;北五味子的栽培[J];中草药通讯;1979年06期

8 党常顺;毕连东;刘克武;;北五味子规范化培育生产技术标准[J];中国林副特产;2016年06期

9 牛春艳;解净云;;北五味子多酚提取工艺的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年21期

10 胡彦鹏;;北五味子育苗技术[J];现代园艺;2015年2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高晓旭;北五味子多糖理化性质、结构及活性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9年

2 朱力杰;北五味子总三萜、木脂素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4年

3 马春慧;北五味子活性成分高效分离纯化技术及资源多级利用工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4 孙丹;不同基因型北五味子资源的鉴定及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D];沈阳农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肖祎;南、北五味子多糖的理化性质及生物活性研究[D];西北大学;2019年

2 黄翌磊;南、北五味子药材的闪蒸—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3 邓力;南、北五味子及其标准提取物的质量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4 黄嘉欣;北五味子普鲁兰多糖涂膜对豇豆采后保鲜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7年

5 李倩;北五味子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抗氧化作用的机制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年

6 张爽;北五味子产业基地项目财务评价与风险分析[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召帅;南北五味子多糖的比较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8 王金杰;复方北五味子片质量标准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杨锐南;中药北五味子有效部位的化学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10 王慧清;南北五味子化学成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798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8798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4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