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PLC-HDMS代谢组学技术研究马兜铃酸肾毒性及其毒理机制
发布时间:2020-11-17 19:58
马兜铃酸肾病(AAN)是一种服用含有马兜铃酸(AA)中药导致的肾脏疾病,目前AAN机理尚不明确,制约着临床上含AA中药的使用。代谢组学是主要研究生物整体内源性代谢物质变化的学科,代谢组学广泛用于疾病诊断和药物毒性研究。研究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高清质谱(UPLC-HDMS)代谢组学方法,并结合药理学的方法,对AAN不同阶段导致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变化进行系统研究,并阐明病理机制,为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体重为200±10g的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AAN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30只。模型组大鼠按体重每天灌胃20mg/kg的AA溶液(含0.5%NaHC03),对照组大鼠按体重灌胃同等剂量的0.5%NaHCO_3溶液,连续灌胃12周,停止给AA后再观察12周,建立AAN大鼠模型。给AA分别在第4、8、12和24周收集尿液、血清和肾组织样品,用于尿液和血清生化指标、组织病理学分析以及尿液、血清和肾组织的代谢组学研究。结果:1.AAN大鼠的尿液代谢组学研究结果:在第4周、第8周和第12周分别鉴定出16、14和15个生物标示物。生物化学途径分析发现AA导致的肾损伤与柠檬酸循环、肠道微生物代谢、氨基酸代谢、嘌呤代谢和胆汁酸合成等扰乱有关。2.AAN大鼠血清代谢组学研究结果:牛磺鹅去氧胆酸、12-酮脱氧胆酸、溶血卵磷脂(15:0)和二十二碳六烯酸4个代谢产物为早期AAN的血清生物标示物;溶血卵磷脂(22:5)、硫酸吲哚酚、尿酸和肌酐为晚期AAN大鼠血清生物标示物;模型组大鼠血清中溶血磷脂酰乙醇胺(20:2)、胆酸、鹅去氧胆酸、胱硫醚亚砜和溶血卵磷脂(17:0)的含量在各时间点都发生显著改变。生化途径分析发现这些代谢产物主要与脂质、氨基酸和嘌呤的代谢有关。3.AAN大鼠肾组织代谢组学研究结果:甘油三酯、磷脂酰胆碱和溶血卵磷脂等脂质可作为AAN的能区分模型组与正常组的重要代谢产物,AAN不同阶段的发病机理主要与脂肪酸、胆汁酸、甘油脂和磷脂等脂质的代谢异常有关;肾脏的病理组织学考察证明AA肾损伤过程中伴随着炎症和促氧化的激活,导致肾纤维化的发生。结论:代谢组学方法可用于AAN病理机理的研究,在AAN不同阶段伴随着不同代谢产物的改变。AAN的发病机理主要与肠道微生物代谢、氨基酸代谢、嘌呤代谢、胆汁酸代谢和脂质代谢异常有关。
【学位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R285.5
【部分图文】:
分别为0.45%和2.60%,表明UPLC-HDMS方法的精确度高、灵敏度高、重现性良??好,能够满足研宄要求。利用UPLC-HDMS方法,采用负离子模式获得对照组和模??型组在给AA后第4周、第8周和第12周的尿液BPI色谱图(图2)。??0.54??,.v?4n〇?9&9606?…??(A)?1(Xh?I?167.0198?&〇〇?6.95?7.43?Sf??〇_J?IJSU?l1^0242,^,?,?1?15a〇618?_?Jm127-HL?i?Ax-??1.00?ZOO?3J00?4.00?5.00?6.00?7i??8.00?9J00??0.54?aoo?R95?a〇4??(u)’t?二?1T??■沪?llj?H/10;167'0197?2420118?方2^11?.?i?^^ir.0775?i7^187.W63ji_l3^39??1.00?ZOO?3.00?4.00?5.00?6.00?7.00?a〇0?9D0??8.87??fQ?1〇°]?noi?0?96?&13?^?0972??v?;?j?9a°^4197f1i191018G?281?401?侃严?^??U?■?■?■?'?1?1?■???7?1?■?1?r?1?1?■?■?n?r?err?_n.?,?、一prv?r ̄r?pT?1?T'Ti?1?.门厂1.?_?■?.?_?1
R2值分别为0.72,?0.64和0.68,Q2值分别为0.98,?0.91和0.94,说明此分析方法??适应性好,可预测性强。在上述条件下获得的指纹图谱经PCA分析所得Score图显??示从第4周开始模型组沿着//77轴逐渐偏移对照组,第丨2周达到最大偏移(
3给出了己鉴定代谢产物的详细信息以及在AAN大鼠尿液中的变化情况,其中一些??代谢产物如尿酸、犬尿酸、尿囊素、牛磺酸、柠檬酸盐、肌酐等,在我们以前的研究??中己报道。图4是己鉴定的代谢产物硫酸吲哚酯和苯乙酰甘氨酸的MS和MSE信息。??图5A-C是给药后第4周、第8周和第12周以尿液代谢轮廓为研宄对象,经PCA处??理所得的S-plot,图中每一个点代表样品尿液中检测到的一个代谢产物,荷载点离中??心越近,它所代表的代谢产物在模型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就越小;反之,荷载点离中心??越远,它所代表的代谢产物在两组间的差异就越大。图5D-F是对AAN不同阶段所??鉴定的代谢产物的相关分析,显示了不同代谢产物的相关性。??(A)?100-MS?80?212.°°12?(B)100]?MS?,?192?0661??!?!?213.0034?^?1930693??〇l職?叫■,…她??60?80?100?120?140?160?180?200?220?240?60?80?100?120?140?160?180?200?220??<nn???212.0005?1fyi?74i)238??100?^?_2?1VE??79.9557??步?805635?菸??!?!丄?:'?132_?1_?!??.謂、>.1492?」160严?酬1?歷?131.0373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87858
【学位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R285.5
【部分图文】:
分别为0.45%和2.60%,表明UPLC-HDMS方法的精确度高、灵敏度高、重现性良??好,能够满足研宄要求。利用UPLC-HDMS方法,采用负离子模式获得对照组和模??型组在给AA后第4周、第8周和第12周的尿液BPI色谱图(图2)。??0.54??,.v?4n〇?9&9606?…??(A)?1(Xh?I?167.0198?&〇〇?6.95?7.43?Sf??〇_J?IJSU?l1^0242,^,?,?1?15a〇618?_?Jm127-HL?i?Ax-??1.00?ZOO?3J00?4.00?5.00?6.00?7i??8.00?9J00??0.54?aoo?R95?a〇4??(u)’t?二?1T??■沪?llj?H/10;167'0197?2420118?方2^11?.?i?^^ir.0775?i7^187.W63ji_l3^39??1.00?ZOO?3.00?4.00?5.00?6.00?7.00?a〇0?9D0??8.87??fQ?1〇°]?noi?0?96?&13?^?0972??v?;?j?9a°^4197f1i191018G?281?401?侃严?^??U?■?■?■?'?1?1?■???7?1?■?1?r?1?1?■?■?n?r?err?_n.?,?、一prv?r ̄r?pT?1?T'Ti?1?.门厂1.?_?■?.?_?1
R2值分别为0.72,?0.64和0.68,Q2值分别为0.98,?0.91和0.94,说明此分析方法??适应性好,可预测性强。在上述条件下获得的指纹图谱经PCA分析所得Score图显??示从第4周开始模型组沿着//77轴逐渐偏移对照组,第丨2周达到最大偏移(
3给出了己鉴定代谢产物的详细信息以及在AAN大鼠尿液中的变化情况,其中一些??代谢产物如尿酸、犬尿酸、尿囊素、牛磺酸、柠檬酸盐、肌酐等,在我们以前的研究??中己报道。图4是己鉴定的代谢产物硫酸吲哚酯和苯乙酰甘氨酸的MS和MSE信息。??图5A-C是给药后第4周、第8周和第12周以尿液代谢轮廓为研宄对象,经PCA处??理所得的S-plot,图中每一个点代表样品尿液中检测到的一个代谢产物,荷载点离中??心越近,它所代表的代谢产物在模型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就越小;反之,荷载点离中心??越远,它所代表的代谢产物在两组间的差异就越大。图5D-F是对AAN不同阶段所??鉴定的代谢产物的相关分析,显示了不同代谢产物的相关性。??(A)?100-MS?80?212.°°12?(B)100]?MS?,?192?0661??!?!?213.0034?^?1930693??〇l職?叫■,…她??60?80?100?120?140?160?180?200?220?240?60?80?100?120?140?160?180?200?220??<nn???212.0005?1fyi?74i)238??100?^?_2?1VE??79.9557??步?805635?菸??!?!丄?:'?132_?1_?!??.謂、>.1492?」160严?酬1?歷?131.037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文婷;吴勉华;;中药马兜铃酸的肾毒性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5年05期
2 彭金玲;边育红;王丽;李金奎;;马兜铃酸肾毒性的研究进展[J];环球中医药;2013年01期
3 牛效清;陈楠;刘中柱;刘艳姝;张浩;;慢性马兜铃酸肾病患者血清TGF-β1、BMP-7的改变[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2年02期
4 胡玥;江振洲;张陆勇;;中药中马兜铃酸肾毒性研究进展[J];中南药学;2011年06期
5 刘霞;肖瑛;高红昌;任进;林东海;;基于~1H NMR代谢组学方法分析马兜铃酸I诱导的雌雄小鼠急性肾毒性[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0年05期
6 于敏;赵伟;刘晓玲;文娜;史耀勋;田谧;王安娜;;马兜铃酸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防治[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年02期
7 蒋贵仲;陈灵;;中药中马兜铃酸的毒性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8年09期
8 王广基;查伟斌;郝海平;阿基业;;代谢组学技术在中医药关键科学问题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分析[J];中国天然药物;2008年02期
9 张聪;董鸿瑞;谌贻璞;;慢性马兜铃酸肾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关系[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6年01期
10 张晓宇,吴惠丰,裴奉奎,倪嘉缵*;核磁共振技术结合模式识别对中药马兜铃酸亚急性生化效应的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5年06期
本文编号:28878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887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