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蔓荆子化学成分及炮制对其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4 19:14
  蔓荆子为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 L.var.simplicifolia Cham.或者蔓荆Vitex trifolta L.的干燥成熟果实。其药性微寒,味辛、苦,归膀胱、肝、胃经。蔓荆子最初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其分布较为广泛,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沿海沙地,如福建、广东、浙江等省,在国外,则主要分布于日本、印度、缅甸等国。目前,蔓荆子临床上主要有生品和炒制品两种,其中,生品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目赤肿痛,而蔓荆子经过炒制之后,其辛散之性相对缓和,有利于粉碎及提高煎出效率,功效侧重于升清阳之气,祛风止痛,从而较多的用于治疗耳目失聪及风湿痹痛。由此可见,经过炮制之后,蔓荆子的功效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药物发挥疗效是由其物质基础--化学成分决定的,蔓荆子经过炮制之后,其功效的改变必然与其化学成分的变化相关,而通过分析蔓荆子生品和炒品两者之间化学成分的差异,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阐述其炮制机理。因此,本论文从化学成分角度入手,首先对蔓荆子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及鉴定,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采用液相色谱、气相-质谱(GC-MS)联用方法,...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蔓荆子化学成分及炮制对其影响研究


图1-4单叶蔓荆及蔓荆中环烯醚萜类成分(99-109)的结构式??

镁粉,黄酮类,核磁,单糖


(M-5)??粉末,溶于甲醇。盐酸-镁粉反应显红后荧光变强,提示可能为黄酮类化合子和碳信号之外,在W.0-5.0和60-9信号,可能是一个单糖残基结构。端示6?13.56,10.58,?9.92,9.42,四个O]报道的异荭草素的核磁数据比较,基

化合物,文献


HaCO7!]!??OH?0??图2-4化合物5结构??表2-5化合物5的〗3C?NMR数据(DMS0W6,151MHz)??位置?化合物5的<5c?文献值3c??C-2?78.62?79.27??C-3?42.20?43.23??C-4?197.47?196.50??C-5?131.00?131.47??C-6?158.50?158.45??C-7?160.67?160.94??C-8?92.08?91.70??C-9?154.08?155.61??C-10?102.57?103.51??C-T?114.10?112.44??C-2,?129.63?130.60??C-3;?146.46?145.99??C-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HS-SPME-GC-MS联用分析急性子生品和炒制品挥发性成分[J]. 曹利,卢金清,叶欣,王子禹.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7(02)
[2]单叶蔓荆果实中多甲氧基黄酮类成分的分离、鉴定及细胞毒活性分析[J]. 高雪,陈刚.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5(02)
[3]蔓荆子黄素对垂体瘤细胞GH3增殖抑制作用研究[J]. 应广宇,陈高.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03)
[4]蔓荆子药材及其混伪品DNA条形码鉴定研究[J]. 张晓存,徐迪,孙伟,宋明,刘霞.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4(11)
[5]单叶蔓荆的化学成分初探[J]. 陈珍.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20)
[6]鄱阳湖区单叶蔓荆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J]. 朱悦,曹昀,郑林.  福建林业科技. 2014(03)
[7]蔓荆子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J]. 马艳妮,刘红燕.  山东中医杂志. 2014(08)
[8]蔓荆子生物碱体外化学模拟抗氧化活性的研究[J]. 刘红燕.  抗感染药学. 2014(03)
[9]三叶蔓荆提取物对几种害虫的生物活性研究[J]. 高燕,陈婷,齐国君,于永浩.  环境昆虫学报. 2014(04)
[10]蔓荆子挥发油体外化学模拟抗氧化活性的研究[J]. 刘红燕.  抗感染药学. 2014(02)

博士论文
[1]蔓荆子活性成分抗PMS整合作用机制研究[D]. 叶齐.第二军医大学 2010
[2]单叶蔓荆化学多样性与遗传多样性的关系及蔓荆子抗PMS作用机制[D]. 胡园.第二军医大学 2007
[3]中药蔓荆子Vitex trifolia L.抗癌活性成分的研究[D]. 李文欣.沈阳药科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蔓荆子与含羞草决明的化学成分研究[D]. 殷彦鹏.南昌大学医学院 2015
[2]蔓荆子总黄酮对NCI-H446细胞系肺癌干细胞特性的影响[D]. 曹晓诚.湖南师范大学 2014
[3]蔓荆子总黄酮及紫花牡荆素对肺癌A549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D]. 胡晓楠.南华大学 2014
[4]三叶蔓荆子化学成分及紫花牡荆素代谢研究[D]. 朱建勇.第二军医大学 2013
[5]单叶蔓荆果实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 张腾.山东大学 2013
[6]单叶蔓荆叶化学成分及蔓荆子的质量控制研究[D]. 赵利新.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3
[7]蔓荆子黄素诱导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凋亡和对G2/M期阻滞作用[D]. 孟繁敏.辽宁师范大学 2013
[8]Vitexicarpin抑制垂体瘤细胞GH3增殖及其机制研究[D]. 钟平.浙江大学 2012
[9]蔓荆子化学成分及其含量测定方法研究[D]. 管仁军.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
[10]紫花牡荆素抑制体外培养人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增殖的研究[D]. 谢晶.南华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8981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8981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e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