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灵仙胶囊调控小鼠胆囊结石形成机制中BSEP、NTCP基因表达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2 04:10
目的研究大黄灵仙胶囊调控小鼠肝胆管侧膜细胞上胆盐输出泵(BSEP)、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蛋白(NTCP)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干预胆囊结石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PF级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普食组(P组)、致石组(Z组)、致石+灌水组(Z+S组)、致石+大黄灵仙胶囊组(Z+D组)、致石+熊去氧胆酸组(Z+X组),每组各12只,喂养8周,1天/次。采取小鼠胆囊组织观察造模情况,运用Western Blotting及RT-PCR技术对肝脏组织中BSEP、NTCP的蛋白及mRNA表达量进行分析并对比其差异。结果 Z组结石形成数多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Western Blotting:Z+D组和Z+X组BSEP、NTCP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Z+D组高于Z+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RT-PCR:Z+S组、Z+D组与Z+X组BSEP、NTCP mRNA的转录水平存在差异,Z+S组<Z+D组、Z+S组<Z+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致石性饲料喂养可致小鼠胆囊结石...
【文章来源】: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0年04期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小鼠肝脏组织中BSEP、NTCP蛋白条带图
浓度测定后应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定所提取RNA完整度,结果见图2。紫外灯下可见各组样本28s、18srRNA两条条带,条带清晰、明亮、边缘完整,且28s条带宽度约为18s条带的两倍。所以认定所提取的RNA完整性好,无污染,无降解。1.8 统计学方法
小鼠胆囊内有颗粒状或泥沙状沉积物可判断为结石形成,本次实验显示多为泥沙状沉积物,个别为颗粒状(见表1、图3)。不仅如此,所有致石饲料喂养的小鼠胆囊直径大于对照组(图3:Z为造模组,P为普通喂养组)。通过统计学分析发现:P组与Z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308,P<0.001),造模成功;Z+S组与Z+D组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24,P<0.05),Z+X组与Z+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说明大黄灵仙胶囊、熊去氧胆酸具有防治胆囊结石形成作用,且两种药作用结果相当。2.2 小鼠肝脏组织中BSEP、NTCP的蛋白表达水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黄灵仙胶囊对胆结石防治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J]. 唐乾利,黄炜,黄名威,李泉,俞渊,付军.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2(02)
本文编号:2931107
【文章来源】: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0年04期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小鼠肝脏组织中BSEP、NTCP蛋白条带图
浓度测定后应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定所提取RNA完整度,结果见图2。紫外灯下可见各组样本28s、18srRNA两条条带,条带清晰、明亮、边缘完整,且28s条带宽度约为18s条带的两倍。所以认定所提取的RNA完整性好,无污染,无降解。1.8 统计学方法
小鼠胆囊内有颗粒状或泥沙状沉积物可判断为结石形成,本次实验显示多为泥沙状沉积物,个别为颗粒状(见表1、图3)。不仅如此,所有致石饲料喂养的小鼠胆囊直径大于对照组(图3:Z为造模组,P为普通喂养组)。通过统计学分析发现:P组与Z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308,P<0.001),造模成功;Z+S组与Z+D组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24,P<0.05),Z+X组与Z+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说明大黄灵仙胶囊、熊去氧胆酸具有防治胆囊结石形成作用,且两种药作用结果相当。2.2 小鼠肝脏组织中BSEP、NTCP的蛋白表达水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黄灵仙胶囊对胆结石防治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J]. 唐乾利,黄炜,黄名威,李泉,俞渊,付军.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2(02)
本文编号:29311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931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