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药用胶质菌中光敏毒性成分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8 20:52
胶质菌作为我国重要的药用菌物资源之一,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近年来,常有胶质菌引发的光敏中毒事件的报道,但毒性物质基础及其毒性机制不明确。本论文对6种常见药用胶质菌:胶陀螺Bulgaria inquinans(Pers.)Fr.、黑木耳Auricularia heimuer F.Wu,B.K.Cui et Y.C.Dai、榆耳Gloeostereum incarnatum S.Ito et Imai、玉木耳Auricularia cornea cv.Yu Muer、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 Berk.和血耳Tremella sanguinea Y.B.peng进行光敏毒性成分的研究,旨在明确胶质菌中光敏毒性物质基础及其毒性机制。本文在对药用胶质菌的传统功效、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开展了以下实验研究:对胶陀螺子实体中光敏毒性成分的研究,将胶陀螺子实体粉末用丙酮回流提取,浓缩得到浸膏,加吐温-80溶解后灌胃昆明种小鼠,进行光敏活性试验。把出现光敏反应的小鼠处死后,取下红肿的小鼠耳朵用甲醇索式提取得活性组分,进行薄层色谱层析和柱层析,得到一个活性单体化合物...
【文章来源】: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苯并[j]荧蒽类
-hydroxy-3-methyl-9,10-anthraquinone ( 1- 羟 基 -3- 甲 基 -9,10- 蒽 醌 , 9,3,6,8-tetrahydroxy-9,10-anthraquinone(1,3,6,8-四羟基-9,10-蒽醌, 10),lunatin(1基-6-甲氧基-9,10-蒽醌, 11),emodin(大黄素, 7)和 chrysophanol(大黄酚, 8)图 1.3.单核蒽醌Fig.1.3.Single-coreanthraquinone核蒽醌 Ning 等[19]在胶陀螺氯仿层中得到 2 种新二蒽醌化合物并命名为,bulga(M)-1,8,1’,3’,8’-五羟基-3,6,6’-三甲氧基-[2,4’]-9,10,9’,10’-二蒽醌, 13)和 bulgaM)-1,8,1’,3’,6‘,8’-六羟基-3,6-二甲氧基-[2,4’]-9,10,9’,10’-二蒽醌, 14)。
图 1.2 嗜氮酮类Fig.1.2.azaphilone醌类是天然产物中一种重要的活性成分,多为橙色、红色或黄色的结晶,蒽醌中基多为甲氧基、羧酸、羟基等。从胶陀中分离得到的醌类化合物,可以按母核不同 醌 、 双 蒽 核 类 和 单 蒽 核 类 。 张 鹏[18]在 胶 陀 螺 氯 仿 层 提 取 物 中 分 离 得-hydroxy-3-methyl-9,10-anthraquinone ( 1- 羟 基 -3- 甲 基 -9,10- 蒽 醌 , 9 ),3,6,8-tetrahydroxy-9,10-anthraquinone(1,3,6,8-四羟基-9,10-蒽醌, 10),lunatin(1,3基-6-甲氧基-9,10-蒽醌, 11),emodin(大黄素, 7)和 chrysophanol(大黄酚, 8)。图 1.3.单核蒽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黑木耳露地高产栽培技术[J]. 胥国武. 种子科技. 2019(03)
[2]黑耳成金 润泽东宁——全国最大黑木耳产业基地诞生记[J]. 刘志成,陈学泉. 中国老区建设. 2019(03)
[3]复方黑木耳汁食疗降血脂的效果观察[J]. 赖丽芳,胡爱珍.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9(01)
[4]玉木耳乳饮料对缓解人体疲劳功能的研究[J]. 花楠. 中国食用菌. 2019(02)
[5]银耳粗多糖糯米保健醋的工艺研究[J]. 陶瑞霄,邓林,朱克永. 食品工业. 2019(01)
[6]血耳多糖的提取工艺、微观结构及其抗炎症作用[J]. 王昭晶,曹森,曾亚威,罗巅辉. 中国食品学报. 2019(01)
[7]蒲公英银耳茶饮料的研制[J]. 张祖旺,杨娜娜,张力,周荣雪,王子天,张伟,杨倩,贾丽娜. 饮料工业. 2018(06)
[8]黑木耳多糖提取、功能及应用研究进展[J]. 孔祥辉,于德水,陈鹤,张介驰. 黑龙江科学. 2018(22)
[9]胶陀螺光敏毒性成分[J]. 包海鹰,李志军,杨树东,马伟才,白璐,王新斌,图力古尔,李玉. 菌物学报. 2019(01)
[10]“耳”中新贵——玉木耳[J]. 余姚. 农村新技术. 2018(11)
硕士论文
[1]榆耳的成分鉴定及其水提物对免疫提升活性的研究[D]. 李倩.吉林大学 2018
[2]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经口暴露对小鼠过敏性皮肤炎症的影响[D]. 沈世萍.华中师范大学 2017
[3]榆耳子实体多糖的提取与纯化及抗肿瘤活性研究[D]. 王红.吉林农业大学 2017
[4]胶陀螺的化学成分和光敏活性组分研究[D]. 王新斌.吉林农业大学 2014
[5]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皮肤暴露对小鼠过敏性皮肤炎症的影响[D]. 李俐.华中师范大学 2014
[6]胶陀螺个体发育及光敏活性成分的研究[D]. 白璐.吉林农业大学 2013
[7]胶陀螺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生物活性初探[D]. 李明玉.东北师范大学 2008
[8]胶陀螺光敏活性及生药学的研究[D]. 杨树东.吉林农业大学 2007
[9]细胞因子在银屑病病人皮损和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疗效关系的研究[D]. 李海燕.吉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2944387
【文章来源】: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苯并[j]荧蒽类
-hydroxy-3-methyl-9,10-anthraquinone ( 1- 羟 基 -3- 甲 基 -9,10- 蒽 醌 , 9,3,6,8-tetrahydroxy-9,10-anthraquinone(1,3,6,8-四羟基-9,10-蒽醌, 10),lunatin(1基-6-甲氧基-9,10-蒽醌, 11),emodin(大黄素, 7)和 chrysophanol(大黄酚, 8)图 1.3.单核蒽醌Fig.1.3.Single-coreanthraquinone核蒽醌 Ning 等[19]在胶陀螺氯仿层中得到 2 种新二蒽醌化合物并命名为,bulga(M)-1,8,1’,3’,8’-五羟基-3,6,6’-三甲氧基-[2,4’]-9,10,9’,10’-二蒽醌, 13)和 bulgaM)-1,8,1’,3’,6‘,8’-六羟基-3,6-二甲氧基-[2,4’]-9,10,9’,10’-二蒽醌, 14)。
图 1.2 嗜氮酮类Fig.1.2.azaphilone醌类是天然产物中一种重要的活性成分,多为橙色、红色或黄色的结晶,蒽醌中基多为甲氧基、羧酸、羟基等。从胶陀中分离得到的醌类化合物,可以按母核不同 醌 、 双 蒽 核 类 和 单 蒽 核 类 。 张 鹏[18]在 胶 陀 螺 氯 仿 层 提 取 物 中 分 离 得-hydroxy-3-methyl-9,10-anthraquinone ( 1- 羟 基 -3- 甲 基 -9,10- 蒽 醌 , 9 ),3,6,8-tetrahydroxy-9,10-anthraquinone(1,3,6,8-四羟基-9,10-蒽醌, 10),lunatin(1,3基-6-甲氧基-9,10-蒽醌, 11),emodin(大黄素, 7)和 chrysophanol(大黄酚, 8)。图 1.3.单核蒽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黑木耳露地高产栽培技术[J]. 胥国武. 种子科技. 2019(03)
[2]黑耳成金 润泽东宁——全国最大黑木耳产业基地诞生记[J]. 刘志成,陈学泉. 中国老区建设. 2019(03)
[3]复方黑木耳汁食疗降血脂的效果观察[J]. 赖丽芳,胡爱珍.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9(01)
[4]玉木耳乳饮料对缓解人体疲劳功能的研究[J]. 花楠. 中国食用菌. 2019(02)
[5]银耳粗多糖糯米保健醋的工艺研究[J]. 陶瑞霄,邓林,朱克永. 食品工业. 2019(01)
[6]血耳多糖的提取工艺、微观结构及其抗炎症作用[J]. 王昭晶,曹森,曾亚威,罗巅辉. 中国食品学报. 2019(01)
[7]蒲公英银耳茶饮料的研制[J]. 张祖旺,杨娜娜,张力,周荣雪,王子天,张伟,杨倩,贾丽娜. 饮料工业. 2018(06)
[8]黑木耳多糖提取、功能及应用研究进展[J]. 孔祥辉,于德水,陈鹤,张介驰. 黑龙江科学. 2018(22)
[9]胶陀螺光敏毒性成分[J]. 包海鹰,李志军,杨树东,马伟才,白璐,王新斌,图力古尔,李玉. 菌物学报. 2019(01)
[10]“耳”中新贵——玉木耳[J]. 余姚. 农村新技术. 2018(11)
硕士论文
[1]榆耳的成分鉴定及其水提物对免疫提升活性的研究[D]. 李倩.吉林大学 2018
[2]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经口暴露对小鼠过敏性皮肤炎症的影响[D]. 沈世萍.华中师范大学 2017
[3]榆耳子实体多糖的提取与纯化及抗肿瘤活性研究[D]. 王红.吉林农业大学 2017
[4]胶陀螺的化学成分和光敏活性组分研究[D]. 王新斌.吉林农业大学 2014
[5]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皮肤暴露对小鼠过敏性皮肤炎症的影响[D]. 李俐.华中师范大学 2014
[6]胶陀螺个体发育及光敏活性成分的研究[D]. 白璐.吉林农业大学 2013
[7]胶陀螺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生物活性初探[D]. 李明玉.东北师范大学 2008
[8]胶陀螺光敏活性及生药学的研究[D]. 杨树东.吉林农业大学 2007
[9]细胞因子在银屑病病人皮损和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疗效关系的研究[D]. 李海燕.吉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29443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944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