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微针技术联合微乳型凝胶对黄芪多糖经皮渗透率影响的考察

发布时间:2021-04-09 00:46
  分别制备了黄芪多糖的微乳、水凝胶及基于微乳的凝胶。继而以经微针技术处理的大鼠离体皮肤为屏障,使用Franz扩散池进行体外渗透试验,考察微针技术联合微乳型凝胶对黄芪多糖经皮渗透的影响。所得黄芪多糖微乳平均粒径(31.2±0.8)nm,多分散系数0.168±0.082。体外透皮试验结果显示,对照组(微乳型凝胶,未经微针处理)、水凝胶组(经微针处理)和微乳型凝胶组(经微针处理)的稳态渗透速率分别为50.08、74.08和110.83 μg·cm-2·h-1,12 h累积渗透量分别为(601.28±15.76)、(889.00±25.16)和(1 330.07±29.06)μg/cm2。可见,在微针技术辅助给药基础上,基于微乳的凝胶能显著促进黄芪多糖的透皮吸收,为透皮给药系统的开发及应用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文章来源】: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20,51(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微针技术联合微乳型凝胶对黄芪多糖经皮渗透率影响的考察


专属性试验HPLC图

粒度分布,微乳,专属性,皮肤


空白微乳(A)和载药微乳(B)的粒度分布图

时间曲线,单位面积,时间曲线,微乳


有学者研究认为,基于微乳的凝胶与水凝胶相比,两者的药物渗透速率无差异[9]。还有学者报道,基于微乳的凝胶在体外试验中的药物渗透率比微乳有所降低,并推测降低的原因是由于药物需要先从微乳内扩散到凝胶网络中,再从凝胶网状结构中渗透出来[10]。而在本研究中,微乳型凝胶的稳态渗透速率和12 h累积渗透量均优于水凝胶,推测可能与下列原因有关:①适量的表面活性剂增加了药物的溶解度,提升了皮肤两侧的药物浓度,利于药物透皮扩散;②微乳表面张力低,通过浸润皮肤和增加角质层脂质双分子的流动性,促进了药物吸收;③生物相容性的水凝胶与微乳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较小,并对微乳流变学性质产生影响[11]。还有报道称,卡波姆的加入会导致微乳转变为更高秩序的微结构,例如结晶结构[12],这为进一步研究1微乳型凝胶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思路。综上所述,在微针技术辅助给药基础上,将微乳技术与凝胶技术结合,能显著促进1的透皮吸收,为其透皮给药系统的开发及应用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本文编号:31265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31265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2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