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防风活性成分及生理作用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1-05-08 00:38
防风主产区为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是常用的中药材之一。该文归纳整理近年来防风活性成分及生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对防风的研究和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文章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2020,28(12)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1 防风活性成分
1.1 色原酮类
1.2 多糖类
1.3 挥发油
1.4 香豆素类
2 防风生理作用
2.1 抗氧化作用
2.2解热镇痛作用
2.3 抗炎作用
2.4 抗肿瘤作用
3 小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防风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窦红霞,高玉兰. 中医药信息. 2009(02)
[2]不同产地防风中多糖含量比较分析[J]. 刘华,罗强,田嘉铭.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8(03)
[3]防风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 钟才宁,陈永辉,杨再波,毛海立,孙成斌,邓维先. 安徽农业科学. 2008(16)
[4]防风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J]. 张泽庆,田应娟,张静. 中药材. 2008(02)
[5]防风有效部位的药理作用研究[J]. 李文,李丽,是元艳,殷小杰,肖永庆.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6(06)
[6]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防风色原酮部位中4种成分含量[J]. 姜艳艳,刘斌,石任兵.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02)
[7]防风CO2超临界萃取物的药效学研究[J]. 杨波,曹玲,王喜军. 中医药学报. 2006(01)
[8]防风的化学成分与药理研究近况[J]. 张宝娣,万山红. 中医药信息. 2003(04)
[9]防风化学成分研究[J]. 肖永庆,李丽,杨滨,黄璐琦. 中国中药杂志. 2001(02)
[10]防风色原酮甙类成分的药理活性研究[J]. 薛宝云,李文,李丽,肖永庆. 中国中药杂志. 2000(05)
本文编号:3174336
【文章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2020,28(12)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1 防风活性成分
1.1 色原酮类
1.2 多糖类
1.3 挥发油
1.4 香豆素类
2 防风生理作用
2.1 抗氧化作用
2.2解热镇痛作用
2.3 抗炎作用
2.4 抗肿瘤作用
3 小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防风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窦红霞,高玉兰. 中医药信息. 2009(02)
[2]不同产地防风中多糖含量比较分析[J]. 刘华,罗强,田嘉铭.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8(03)
[3]防风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 钟才宁,陈永辉,杨再波,毛海立,孙成斌,邓维先. 安徽农业科学. 2008(16)
[4]防风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J]. 张泽庆,田应娟,张静. 中药材. 2008(02)
[5]防风有效部位的药理作用研究[J]. 李文,李丽,是元艳,殷小杰,肖永庆.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6(06)
[6]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防风色原酮部位中4种成分含量[J]. 姜艳艳,刘斌,石任兵.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02)
[7]防风CO2超临界萃取物的药效学研究[J]. 杨波,曹玲,王喜军. 中医药学报. 2006(01)
[8]防风的化学成分与药理研究近况[J]. 张宝娣,万山红. 中医药信息. 2003(04)
[9]防风化学成分研究[J]. 肖永庆,李丽,杨滨,黄璐琦. 中国中药杂志. 2001(02)
[10]防风色原酮甙类成分的药理活性研究[J]. 薛宝云,李文,李丽,肖永庆. 中国中药杂志. 2000(05)
本文编号:31743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3174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