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天麻、乌天麻及其杂交天麻的PCR鉴别
发布时间:2021-06-09 06:55
天麻作为我国名贵中药材,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中国植物志》中将天麻分为红天麻(原变型)Gastrodia elata f.elata、乌天麻G.elata f.glauca、绿天麻G.elata f.viridis、黄天麻G.elata f.flavid和松天麻G.elataf.alba等5个变型,其中红天麻与乌天麻的天麻素和多糖含量均较高,为栽培的优良品系。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天麻商品多为红天麻、乌天麻或杂交天麻,但其传统性状鉴别特征并不明显,无法快速、准确区分。该研究旨在建立一种能够高效、准确鉴别红天麻、乌天麻及其杂交天麻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根据天麻重测序结果,筛选获得特异性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变异位点,并利用变异位点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W291-F/W291-R和H255-F/H255-R。分别采集红天麻、乌天麻及其杂交天麻样品,建立并优化PCR鉴别方法,并对其耐受性和适用性进行考察与验证。使用特异性引物H255-F/H255-R、退火温度为48℃、循环数...
【文章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2020,45(1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不同条件对红天麻、红乌杂交天麻特异性PCR鉴别结果的影响
不同仪器对红天麻、乌天麻、红乌杂交天麻特异性PCR鉴别结果的影响
根据3.1和3.2项下确定的最优PCR 鉴别体系和条件(红天麻:95 ℃预变性5 min;95 ℃变性30 s,48 ℃退火30 s,72 ℃延伸30 s,33个循环;72 ℃再延伸5 min。乌天麻:95 ℃预变性5 min;95 ℃变性30 s,51 ℃退火30 s,72 ℃延伸30 s,31个循环;72 ℃再延伸5 min),对采集的天麻样品进行PCR扩增,产物经2%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显示,样品1~18号红天麻与41~43号红乌杂交天麻在255 bp处均出现单一明亮条带;样品19~40乌天麻与41~43号红乌杂交天麻在291 bp处均出现单一明亮条带,表明该体系能稳定准确鉴别红天麻、乌天麻及其杂交天麻,见图4。4 小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沙氏鹿茸草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筛选[J]. 郭军,张慧,郭巧生,朱再标,施咏滔,田汉卿,黄志刚. 中国中药杂志. 2020(08)
[2]高卢蜜环菌PCR-RFLP快速鉴别方法研究[J]. 梁宇庭,蒋超,周骏辉,胡启跳,袁媛. 中国中药杂志. 2019(17)
[3]特异性PCR鉴别蜈蚣及其混伪品[J]. 田娜,袁媛,金艳,杨全,赵玉洋,蒋超.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9(17)
[4]鹿茸、鹿角的位点特异性PCR鉴别[J]. 钱润,田娜,张雪艳,蒋超,袁媛.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9(17)
[5]基于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金龙胶囊配方中守宫投料量的初步研究[J]. 叶浩婷,李晓蕾,晁志. 中国中药杂志. 2018(23)
[6]特异性PCR方法鉴别鳖甲药材和饮片[J]. 程素倩,袁媛,刘富艳,蒋超,金艳,赵玉洋. 中国中药杂志. 2018(23)
[7]西洋参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鉴别方法的建立[J]. 黄永辉,徐淼锋,权永兵,迟远丽,林伟,廖力,张卫东. 中国中药杂志. 2018(20)
[8]基于COI与SRY序列建立梅花鹿、马鹿及其杂交鹿茸的分子鉴别方法[J]. 魏艺聪,蒋超,袁媛,赵玉洋,金艳,黄璐琦. 中国中药杂志. 2017(23)
[9]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十年成就和未来发展[J]. 邢朝柱,郭立平,李威,吴建勇,杨代刚,戚廷香,马雄风,张学贤. 棉花学报. 2017(S1)
[10]多重位点特异性PCR鉴别人参、三七、西洋参掺杂[J]. 蒋超,罗宇琴,袁媛,黄璐琦,金艳,赵玉洋. 中国中药杂志. 2017(07)
博士论文
[1]中国近代水稻育种科技发展研究[D]. 夏如兵.南京农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20168
【文章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2020,45(1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不同条件对红天麻、红乌杂交天麻特异性PCR鉴别结果的影响
不同仪器对红天麻、乌天麻、红乌杂交天麻特异性PCR鉴别结果的影响
根据3.1和3.2项下确定的最优PCR 鉴别体系和条件(红天麻:95 ℃预变性5 min;95 ℃变性30 s,48 ℃退火30 s,72 ℃延伸30 s,33个循环;72 ℃再延伸5 min。乌天麻:95 ℃预变性5 min;95 ℃变性30 s,51 ℃退火30 s,72 ℃延伸30 s,31个循环;72 ℃再延伸5 min),对采集的天麻样品进行PCR扩增,产物经2%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显示,样品1~18号红天麻与41~43号红乌杂交天麻在255 bp处均出现单一明亮条带;样品19~40乌天麻与41~43号红乌杂交天麻在291 bp处均出现单一明亮条带,表明该体系能稳定准确鉴别红天麻、乌天麻及其杂交天麻,见图4。4 小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沙氏鹿茸草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筛选[J]. 郭军,张慧,郭巧生,朱再标,施咏滔,田汉卿,黄志刚. 中国中药杂志. 2020(08)
[2]高卢蜜环菌PCR-RFLP快速鉴别方法研究[J]. 梁宇庭,蒋超,周骏辉,胡启跳,袁媛. 中国中药杂志. 2019(17)
[3]特异性PCR鉴别蜈蚣及其混伪品[J]. 田娜,袁媛,金艳,杨全,赵玉洋,蒋超.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9(17)
[4]鹿茸、鹿角的位点特异性PCR鉴别[J]. 钱润,田娜,张雪艳,蒋超,袁媛.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9(17)
[5]基于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金龙胶囊配方中守宫投料量的初步研究[J]. 叶浩婷,李晓蕾,晁志. 中国中药杂志. 2018(23)
[6]特异性PCR方法鉴别鳖甲药材和饮片[J]. 程素倩,袁媛,刘富艳,蒋超,金艳,赵玉洋. 中国中药杂志. 2018(23)
[7]西洋参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鉴别方法的建立[J]. 黄永辉,徐淼锋,权永兵,迟远丽,林伟,廖力,张卫东. 中国中药杂志. 2018(20)
[8]基于COI与SRY序列建立梅花鹿、马鹿及其杂交鹿茸的分子鉴别方法[J]. 魏艺聪,蒋超,袁媛,赵玉洋,金艳,黄璐琦. 中国中药杂志. 2017(23)
[9]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十年成就和未来发展[J]. 邢朝柱,郭立平,李威,吴建勇,杨代刚,戚廷香,马雄风,张学贤. 棉花学报. 2017(S1)
[10]多重位点特异性PCR鉴别人参、三七、西洋参掺杂[J]. 蒋超,罗宇琴,袁媛,黄璐琦,金艳,赵玉洋. 中国中药杂志. 2017(07)
博士论文
[1]中国近代水稻育种科技发展研究[D]. 夏如兵.南京农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201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3220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