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淡紫拟青霉菌胞外多糖激活巨噬细胞的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9 08:51
  目的:胞外多糖(EPS)是微生物在生长代谢过程中分泌到细胞外的一类多糖物质,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海南医学院裴华老师等人从海南红树林热带湿地海洋环境中分离到一株淡紫拟青霉菌,我们从中提取得到了该菌的胞外多糖(称为PH-EPS)。巨噬细胞作为机体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及肿瘤免疫的主要效应细胞之一,在机体的免疫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课题主要研究PH-EPS对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活性及其机制。方法:本研究选用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株作为试验对象,将不同浓度的PH-EPS和巨噬细胞共培养24 h后用MTT检测巨噬细胞存活率,获得作用于RAW264.7细胞的最佳浓度范围;将不同浓度的PH-EPS作用于RAW264.7细胞后检测培养液中NO的含量;不同浓度PH-EPS作用于RAW264.7细胞后将其裂解并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IκB-α及MAPK通路的蛋白磷酸化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RAW264.7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浓度;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RAW26... 

【文章来源】:海南医学院海南省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淡紫拟青霉菌胞外多糖激活巨噬细胞的机制研究


PH-EPS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

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炎症介质


海南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的影响,本研究后面的实验选用 PH-EPS 0 μg/ml ~ 600 μg/ml 的浓度AW264.7 细胞进行后继的相关实验。图 1 数据的均值、标准差和 P 值等详见 1。.2 PH-EPS 诱导 RAW264.7 细胞 NO 生成及 iNOS 的表达巨噬细胞能被脂多糖(LPS)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激活,激活后的巨噬细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及 NO 等多种炎症介质[16, 17]。NO 作为细胞内一种重要的信使分子,在清除物和杀死肿瘤细胞中起重要作用。NO 是由 NO 合成酶(NOS)催化产生,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是诱导 NO 产生的主要酶分子[42]。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巨噬细胞,多粘菌素


其中 200 μg/ml、600 μg/ml 时 NO 的含量分别为 LPS 处理组的 1/2,2/3,说明PH-EPS 作用较 LPS 温和。图 2 数据的均值、标准差和 P 值等详见附表 2。由于细菌内毒素(LPS)污染也可以引起巨噬细胞 NO 表达的增多,因为PH-EPS 分离于淡紫拟青霉菌,理论上可能含有一定数量的 LPS,为了排除PH-EPS 诱导 NO 的生成与内毒素污染相关,我们使用 LPS 的抑制剂-多粘菌素 B(PMB)来了解 PH-EPS 处理巨噬细胞时是否受到了 LPS 的干扰。将 50 μg/ml多粘菌素 B 预处理 RAW264.7 细胞后再加入 PH-EPS 和 LPS 处理 RAW264.7 细胞,24 h 后同样用 Griess 试剂盒检测培养液中 NO 的含量。结果如图 2 所示,PMB预处理后,LPS 诱导的 RAW264.7 巨噬细胞 NO 生成受到明显抑制,NO 水平接近没有任何处理的正常细胞水平,相反 PMB 预处理后并没有影响 PH-EPS 诱导的 NO 生成的水平。这些结果说明导致巨噬细胞生成 NO 的主要原因是 PH-EPS本身,而与内毒素污染无关。图 2 数据的均值、标准差和 P 值等详见附表 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灵芝多糖对脂多糖诱导的巨噬细胞TLR4/NF-κB通路调控及下游炎症因子的影响[J]. 杨燕燕,谢金东,周建华,林玮,王训立.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8(06)
[2]阿里红多糖组分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 米仁沙·牙库甫,祖丽胡玛尔·阿卜杜合力力,木尼萨·迪力夏提,丛媛媛,帕丽达·阿不力孜.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8(16)
[3]多糖的研究进展[J]. 刘德文,刘秀波,丰绪霞.  林业科技情报. 2018(03)
[4]香菇多糖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 万茜淋,任雨贺,刘淑莹.  中国药房. 2018(08)
[5]巨噬细胞真菌多糖受体研究进展[J]. 苗月,任桂红,金周雨,赵飞,宋慧.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2017(05)
[6]红树林淡紫拟青霉胞外多糖对小鼠DCs表型成熟的影响[J]. 胡海岩,王华民,林英姿,常彩红,杨文,王永霞.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7(02)
[7]红树林淡紫拟青霉EPS提取物体外抗HSV-1机制研究[J]. 王永霞,胡海岩,杨文,牛莉娜,裴华,常彩红,饶朗毓,王丽欣,林英姿.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7(01)
[8]淡紫拟青霉菌的研究进展[J]. 李叶,李有志.  华中昆虫研究. 2016(00)
[9]猪苓多糖诱导M2亚型巨噬细胞向M1巨噬细胞转化[J]. 江泽波,赵晋,李思明,胡金萍,曾星.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5(08)
[10]药用真菌多糖抗肿瘤免疫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李六文,赵刚.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5(14)

硕士论文
[1]南极海洋菌胞外多糖对巨噬细胞免疫活性及其机制的研究[D]. 李晶.皖南医学院 2014
[2]南海滩涂红树林海洋木生真菌分类研究[D]. 彭红艳.广东海洋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202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32202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1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