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汤及其类方应用的文献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1 06:45
目的:麻黄汤出自《伤寒论》,为汉代张仲景所立,是治疗太阳伤寒病的主方,其功效为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是八法中“汗”法的代表方。后世类似方剂,师其意,灵活加减变化,衍化出许多新方子,大大扩展了麻黄汤的应用范围。除了传统上治疗风寒外感,还能应用于各种内、外、妇、儿及疑难杂病中。由此可见,麻黄汤作为经典方剂的广泛应用价值。然而近代以来,麻黄汤在临床上的使用状况却日渐式微。究其原因,皆在于医家对麻黄功用的认识上失之偏颇。近代名家祝味菊在《伤寒质难.第十四篇》说“凉药阴柔,隐害不觉;阳药刚暴,显患立见……譬如水火,水寒火热,犹药之有温凉也……水能死人,而人不知畏;火有殊功,而狎之者鲜。”麻黄汤属于典型的“阳药”,在《伤寒论》教材中列为发汗解表之峻剂。以麻黄汤为“开表逐邪发汗之第一峻剂”,故《方剂学》中虽作为风寒表证的代表方,然而在《中医内科学》上,外感风寒的首选方却是荆防败毒散。后人凡论及麻黄汤,或云麻黄汤宜北不宜南;或云宜古人不宜今人。更有甚者,直说南人体质嫩弱,肌腠疏松,不宜麻黄之峻剂;并说江南多湿无伤寒可治。由此可见,医者以其“峻猛”而视麻黄汤为蛇蝎,避之犹恐不及,终使仲景良方珠玉蒙尘。事实...
【文章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伤寒论》、《金匮要略》对麻黄汤及其类方的运用
1.1 麻黄汤原方应用
1.2 麻黄汤的化裁应用
2. 麻黄汤的后世化裁变化
2.1 发汗解表兼清热
2.2 发汗解表兼祛风胜湿
2.3 发汗解表兼祛风止痉
2.4 发汗解表兼止咳化痰
2.5 发汗解表兼活血化瘀
2.6 发汗解表兼温中散寒
2.7 发汗解表兼益气养血
2.8 发汗解表兼泄热通腑
第二部分 麻黄汤及其类方的临床运用综述
1. 麻黄汤的运用
1.1.西医疾病
1.2 中医病证
2. 大青龙汤的运用
2.1 西医疾病
2.2 中医病证
3. 桂枝二越婢一汤的运用
3.1 中医病证
4. 小青龙汤的运用
4.1 西医疾病
4.2 中医病证
5. 桂枝麻黄各半汤的运用
5.1 西医疾病
5.2 中医病证
6. 桂枝二麻黄一汤的运用
6.1 中医内科病证
7. 葛根汤的运用
7.1 西医疾病
7.2 中医病证
8. 麻杏石甘汤的运用
8.1 西医疾病
8.2 中医病证
9.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的运用
9.1 西医疾病
9.2 中医病证
10. 麻黄附子细辛汤的应用
10.1 西医病名
10.2 中医病证
11. 麻黄附子甘草汤的应用
11.1 西医疾病
11.2 中医病证
12. 麻黄升麻汤的应用
12.1 西医疾病
12.2 中医病证
13. 麻黄加术汤的应用
13.1 西医疾病
13.2 中医病证
14. 麻杏苡甘汤的应用
14.1 西医疾病
14.2 中医病证
15. 桂枝芍药知母汤的应用
15.1 西医疾病
15.2 中医病证
16. 乌头汤的应用
16.1 西医疾病
16.2 中医病证
17. 射干麻黄汤的应用
17.1 西医疾病
17.2 中医病证
18. 厚朴麻黄汤的应用
18.1 西医疾病
18.2 中医病证
19. 越婢半夏汤的应用
19.1 西医疾病
19.2 中医病证
20. 小青龙加石膏汤的应用
20.1 西医疾病
20.2 中医病证
21. 越婢加术汤的应用
21.1 西医疾病
21.2 中医病证
22. 甘草麻黄汤的应用
23. 越婢汤的应用
23.1 西医疾病
23.2 中医病证
24. 麻黄附子汤的应用
24.1 中医病证
25. 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的应用
25.1 西医疾病
25.2 中医病证
26. 半夏麻黄丸的应用
26.1 西医疾病
26.2 中医病证
27. 文蛤汤的应用
27.1 西医疾病
27.2 中医病证
第三部分 《伤寒论》、《金匮要略》中麻黄汤及其类方的配伍应用
1. 麻黄配桂枝
2. 麻黄配杏仁、厚朴
3. 麻黄配石膏
4. 麻黄配附子
5. 麻黄配升麻
6. 麻黄配白术、苡仁
7. 麻黄配连翘、赤小豆
8. 麻黄配半夏、射干
9. 麻黄配葛根
10. 麻黄配干姜
11. 麻黄配生姜
12. 麻黄配甘草
13. 麻黄配乌头、黄芪
14. 麻黄配大枣
15. 麻黄配细辛
16. 麻黄配芍药
第四部分 麻黄汤及其类方证治规律研究
1. 资料来源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3. 统计方法
3.1 频次频率计算
4. 研究结果
4.1 麻黄汤及其类方病证统计
5. 讨论
第五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3335672
【文章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伤寒论》、《金匮要略》对麻黄汤及其类方的运用
1.1 麻黄汤原方应用
1.2 麻黄汤的化裁应用
2. 麻黄汤的后世化裁变化
2.1 发汗解表兼清热
2.2 发汗解表兼祛风胜湿
2.3 发汗解表兼祛风止痉
2.4 发汗解表兼止咳化痰
2.5 发汗解表兼活血化瘀
2.6 发汗解表兼温中散寒
2.7 发汗解表兼益气养血
2.8 发汗解表兼泄热通腑
第二部分 麻黄汤及其类方的临床运用综述
1. 麻黄汤的运用
1.1.西医疾病
1.2 中医病证
2. 大青龙汤的运用
2.1 西医疾病
2.2 中医病证
3. 桂枝二越婢一汤的运用
3.1 中医病证
4. 小青龙汤的运用
4.1 西医疾病
4.2 中医病证
5. 桂枝麻黄各半汤的运用
5.1 西医疾病
5.2 中医病证
6. 桂枝二麻黄一汤的运用
6.1 中医内科病证
7. 葛根汤的运用
7.1 西医疾病
7.2 中医病证
8. 麻杏石甘汤的运用
8.1 西医疾病
8.2 中医病证
9.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的运用
9.1 西医疾病
9.2 中医病证
10. 麻黄附子细辛汤的应用
10.1 西医病名
10.2 中医病证
11. 麻黄附子甘草汤的应用
11.1 西医疾病
11.2 中医病证
12. 麻黄升麻汤的应用
12.1 西医疾病
12.2 中医病证
13. 麻黄加术汤的应用
13.1 西医疾病
13.2 中医病证
14. 麻杏苡甘汤的应用
14.1 西医疾病
14.2 中医病证
15. 桂枝芍药知母汤的应用
15.1 西医疾病
15.2 中医病证
16. 乌头汤的应用
16.1 西医疾病
16.2 中医病证
17. 射干麻黄汤的应用
17.1 西医疾病
17.2 中医病证
18. 厚朴麻黄汤的应用
18.1 西医疾病
18.2 中医病证
19. 越婢半夏汤的应用
19.1 西医疾病
19.2 中医病证
20. 小青龙加石膏汤的应用
20.1 西医疾病
20.2 中医病证
21. 越婢加术汤的应用
21.1 西医疾病
21.2 中医病证
22. 甘草麻黄汤的应用
23. 越婢汤的应用
23.1 西医疾病
23.2 中医病证
24. 麻黄附子汤的应用
24.1 中医病证
25. 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的应用
25.1 西医疾病
25.2 中医病证
26. 半夏麻黄丸的应用
26.1 西医疾病
26.2 中医病证
27. 文蛤汤的应用
27.1 西医疾病
27.2 中医病证
第三部分 《伤寒论》、《金匮要略》中麻黄汤及其类方的配伍应用
1. 麻黄配桂枝
2. 麻黄配杏仁、厚朴
3. 麻黄配石膏
4. 麻黄配附子
5. 麻黄配升麻
6. 麻黄配白术、苡仁
7. 麻黄配连翘、赤小豆
8. 麻黄配半夏、射干
9. 麻黄配葛根
10. 麻黄配干姜
11. 麻黄配生姜
12. 麻黄配甘草
13. 麻黄配乌头、黄芪
14. 麻黄配大枣
15. 麻黄配细辛
16. 麻黄配芍药
第四部分 麻黄汤及其类方证治规律研究
1. 资料来源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3. 统计方法
3.1 频次频率计算
4. 研究结果
4.1 麻黄汤及其类方病证统计
5. 讨论
第五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33356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3335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