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近红外光谱法对温郁金源3种药材的快速鉴别
发布时间:2021-09-19 18:35
目的建立温郁金源3种药材的近红外快速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近红外光谱法结合主成分分析-马氏距离判别分析方法建立定性鉴别模型,并对鉴别模型进行预测集验证。结果实验选取谱段为9 881.46~4 119.20 cm-1,采用"标准正则变换+原始光谱"组成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主成分数为9,建立定性鉴别模型;并经预测集验证,鉴别准确率达到100%。结论说明建立的近红外光谱结合模式识别方法对温郁金源3种药材的定性鉴别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可以作为对温郁金源3种药材的快速鉴别。
【文章来源】: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0,38(09)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温郁金、温莪术、片姜黄的原始光谱及标准差的光谱图
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一种快速无损的检测方法,样品几乎不需要经过前处理,避免了人为干扰、甚至破坏,使样品之间的微小差异能够最大程度的被保留下来[18-20]。采用近红外光谱漫反射分析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马氏距离法判别分析,建立了温郁金源3种药材的快速鉴别模型。结果表明,运用近红外光谱法对温郁金、温莪术及片姜黄样品能正确分类,结果判断准确,此鉴别方法可行。图3 温郁金、温莪术及片姜黄的近红外鉴别模型
温郁金、温莪术及片姜黄的近红外鉴别模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现状[J]. 范林宏,范文翔,韦志强,谭超群,王蛟龙,魏大能,吴博,吴纯洁,黄永亮.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9(24)
[2]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构建中药材品质的近红外智能评价体系[J]. 白钢,侯媛媛,丁国钰,姜民,高洁,张铁军,刘昌孝. 药学学报. 2019(02)
[3]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研究进展[J]. 白文明,王来兵,成日青,布仁. 药物分析杂志. 2018(10)
[4]温郁金、温莪术、片姜黄饮片的炮制工艺沿革及现代研究[J]. 袁玮,秦宇雯,陆兔林,季德,姜程曦. 中草药. 2018(05)
[5]温郁金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病害研究进展[J]. 曾欣,练美林,毛碧增. 药物生物技术. 2017(06)
[6]郁金、姜黄、莪术、片姜黄鉴别[J]. 张付轩,卢红委.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21)
[7]基于成分及药效差异的江苏省莪术临床应用调查分析[J]. 顾黎云,杜沙莉,张磊,宋珅. 中国药房. 2017(28)
[8]近红外分析技术在中药鉴定和含量测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战皓,柳梦婷,方婧,付梅红.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5(12)
[9]基于近红外光谱主成分分析-马氏距离法的发汗与未发汗续断的快速鉴别[J]. 杜伟锋,贾永强,姜东京,张浩. 中国中药杂志. 2014(23)
[10]近五年我国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J]. 褚小立,陆婉珍.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4(10)
硕士论文
[1]温郁金源三种药材化学成分与药效差异比较研究[D]. 安月伟.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4
[2]中药近红外光谱检测影响因素的研究[D]. 杜敏.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402126
【文章来源】: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0,38(09)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温郁金、温莪术、片姜黄的原始光谱及标准差的光谱图
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一种快速无损的检测方法,样品几乎不需要经过前处理,避免了人为干扰、甚至破坏,使样品之间的微小差异能够最大程度的被保留下来[18-20]。采用近红外光谱漫反射分析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马氏距离法判别分析,建立了温郁金源3种药材的快速鉴别模型。结果表明,运用近红外光谱法对温郁金、温莪术及片姜黄样品能正确分类,结果判断准确,此鉴别方法可行。图3 温郁金、温莪术及片姜黄的近红外鉴别模型
温郁金、温莪术及片姜黄的近红外鉴别模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现状[J]. 范林宏,范文翔,韦志强,谭超群,王蛟龙,魏大能,吴博,吴纯洁,黄永亮.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9(24)
[2]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构建中药材品质的近红外智能评价体系[J]. 白钢,侯媛媛,丁国钰,姜民,高洁,张铁军,刘昌孝. 药学学报. 2019(02)
[3]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研究进展[J]. 白文明,王来兵,成日青,布仁. 药物分析杂志. 2018(10)
[4]温郁金、温莪术、片姜黄饮片的炮制工艺沿革及现代研究[J]. 袁玮,秦宇雯,陆兔林,季德,姜程曦. 中草药. 2018(05)
[5]温郁金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病害研究进展[J]. 曾欣,练美林,毛碧增. 药物生物技术. 2017(06)
[6]郁金、姜黄、莪术、片姜黄鉴别[J]. 张付轩,卢红委.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21)
[7]基于成分及药效差异的江苏省莪术临床应用调查分析[J]. 顾黎云,杜沙莉,张磊,宋珅. 中国药房. 2017(28)
[8]近红外分析技术在中药鉴定和含量测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战皓,柳梦婷,方婧,付梅红.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5(12)
[9]基于近红外光谱主成分分析-马氏距离法的发汗与未发汗续断的快速鉴别[J]. 杜伟锋,贾永强,姜东京,张浩. 中国中药杂志. 2014(23)
[10]近五年我国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J]. 褚小立,陆婉珍.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4(10)
硕士论文
[1]温郁金源三种药材化学成分与药效差异比较研究[D]. 安月伟.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4
[2]中药近红外光谱检测影响因素的研究[D]. 杜敏.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4021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3402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