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LC法测定地耳草中槲皮苷和异槲皮苷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发布时间:2021-09-30 05:49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地耳草中槲皮苷和异槲皮苷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外标法测定地耳草中槲皮苷和异槲皮苷的含量并建立数学模型,分析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结果HPLC外标法测定地耳草中槲皮苷和异槲皮苷的含量分别为0.40%和0.39%。置信概率为95%时,槲皮苷与异槲皮苷的扩展测量不确定度分别为5.06×10-4和9.12×10-4,含量测定结果分别为(0.40±0.05)%和(0.39±0.09)%(k=2)。结论本文建立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可用于HPLC法测定地耳草中槲皮苷和异槲皮苷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分析,对地耳草的质量控制有指导意义。
【文章来源】: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0,51(07)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对照品溶液槲皮苷、异槲皮苷色谱图
采用双样平行法测定,每份供试品溶液进样2次,色谱图见图2。供试品溶液1的槲皮苷、异槲皮苷色谱峰峰面积分别为1 403.50,1 401.90,722.30,717.20。供试品1中槲皮苷、异槲皮苷的极差分别为Rq1=1.6和Riq1=5.1,平均值分别为1 402.70和719.75。供试品溶液2的槲皮苷、异槲皮苷色谱峰峰面积分别为1 377.20,1 375.10,712.80和706.20,两者的极差值分别为Rq2=2.1和Riq2=6.6,平均峰面积分别为1 376.15和709.50。采用极差法计算[1],当n=2时,极差系数C=1.33,槲皮苷与异槲皮苷对照品色谱峰峰面积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分别为:供试品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分别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槲皮苷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J]. 陈龙云,周艳艳,徐安莉,赵敏,黄敏,陈会敏.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9(19)
[2]异槲皮苷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陈燕,詹羽姣,李晨阳,徐芳,赵军. 中国现代中药. 2018(12)
[3]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不确定度的评定[J]. 朱静,丰杰,贾毓宁. 中成药. 2017(10)
[4]ICP-MS法同时测定地耳草药材中21种无机元素的含量[J]. 马丽娟,韩乐,刘训红,吴启南,傅兴圣,许虎. 中国药房. 2017(15)
[5]HPLC法测定比沙可啶肠溶片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J]. 孙婷,姜建国,张菁,耿韫. 中国药房. 2016(24)
[6]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评定[J]. 刘肃,苏广海. 中国药物评价. 2016(03)
[7]槲皮苷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 杨琳. 亚太传统医药. 2015(06)
[8]地耳草质量标准研究[J]. 夏玉吉,鲍家科,郑丽会,许乾丽,王珍珍,欧恒熙.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3(11)
[9]田基黄的研究进展[J]. 王晓炜,张大威,魏小龙,王乃利,姚新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22)
[10]格列吡嗪片高效液相法含量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J]. 金鹏飞,邹定,姜文清,马捷. 药物分析杂志. 2008(07)
本文编号:3415253
【文章来源】: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0,51(07)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对照品溶液槲皮苷、异槲皮苷色谱图
采用双样平行法测定,每份供试品溶液进样2次,色谱图见图2。供试品溶液1的槲皮苷、异槲皮苷色谱峰峰面积分别为1 403.50,1 401.90,722.30,717.20。供试品1中槲皮苷、异槲皮苷的极差分别为Rq1=1.6和Riq1=5.1,平均值分别为1 402.70和719.75。供试品溶液2的槲皮苷、异槲皮苷色谱峰峰面积分别为1 377.20,1 375.10,712.80和706.20,两者的极差值分别为Rq2=2.1和Riq2=6.6,平均峰面积分别为1 376.15和709.50。采用极差法计算[1],当n=2时,极差系数C=1.33,槲皮苷与异槲皮苷对照品色谱峰峰面积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分别为:供试品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分别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槲皮苷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J]. 陈龙云,周艳艳,徐安莉,赵敏,黄敏,陈会敏.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9(19)
[2]异槲皮苷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陈燕,詹羽姣,李晨阳,徐芳,赵军. 中国现代中药. 2018(12)
[3]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不确定度的评定[J]. 朱静,丰杰,贾毓宁. 中成药. 2017(10)
[4]ICP-MS法同时测定地耳草药材中21种无机元素的含量[J]. 马丽娟,韩乐,刘训红,吴启南,傅兴圣,许虎. 中国药房. 2017(15)
[5]HPLC法测定比沙可啶肠溶片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J]. 孙婷,姜建国,张菁,耿韫. 中国药房. 2016(24)
[6]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评定[J]. 刘肃,苏广海. 中国药物评价. 2016(03)
[7]槲皮苷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 杨琳. 亚太传统医药. 2015(06)
[8]地耳草质量标准研究[J]. 夏玉吉,鲍家科,郑丽会,许乾丽,王珍珍,欧恒熙.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3(11)
[9]田基黄的研究进展[J]. 王晓炜,张大威,魏小龙,王乃利,姚新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22)
[10]格列吡嗪片高效液相法含量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J]. 金鹏飞,邹定,姜文清,马捷. 药物分析杂志. 2008(07)
本文编号:34152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3415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