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越鞠丸治疗抑郁症的分子机制

发布时间:2023-01-15 17:05
  目的通过分析越鞠丸的有效化学成分,研究其治疗抑郁症的分子机制。方法将越鞠丸中的5味中药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数据库检索化学活性物质,筛选出药物作用于人体的靶点蛋白。应用基因组注释数据库平台(Genecards)预测抑郁症的作用靶点。将所得活性成分与靶点应用uniprot数据库查询出相对应的基因名称,形成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应用String数据库平台形成蛋白互作网络,然后分别通过Bioconductor平台、R语言GO富集分析、KEGG富集分析,形成靶点-通路网络图,分析越鞠丸治疗抑郁症的分子机制。结果越鞠丸治疗抑郁症的关键化学成分主要有26个,共同靶点90个,通过PPI蛋白互作关系,得到15个核心基因,分别为MAPK1、AKT1、HSP90AA1、IL6、FOS、MAPK14、MAPK8、ESR1、NR3C1、STAT1、VEGFA、EGF、IL1B、AR、IL2;GO富集分析结果包括调节神经递质水平、营养...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筛选越鞠丸中的化学成分
    1.2 筛选越鞠丸与抑郁症的共同作用靶点
    1.3 关键化学成分-靶点的网络可视化
    1.4 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PPI)的构建
    1.5 GO(Gene ontology)、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富集分析
2 结果
    2.1 越鞠丸化学成分的筛选
    2.2 药物-疾病靶点预测
    2.3 药物关键化学成分-靶点网络构建
    2.4 PPI蛋白互作网络分析
    2.5 GO功能富集分析
    2.6 KEGG通路富集分析
    2.7 靶点-通路网络构建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越鞠丸联合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抑郁症临床研究[J]. 兰建萍,蒋晁明,郑顺.  新中医. 2020(03)
[2]Balb/c和129/S1小鼠的抑郁与气虚证共易感差异性及越鞠丸干预作用的分子研究[J]. 徐联调,李文佳,陈茵,李筱琪,杨青青,吴颢昕,陈刚,周欣.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9(11)
[3]西药联合越鞠丸对抑郁症患者神经递质5-羟色胺及血清BDNF水平的影响[J]. 牛春甫.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11)
[4]越鞠丸对皮质酮模型小鼠抑郁样行为和神经新生的影响[J]. 马瑶,周童,张海楼,严瑶瑶,王薇,薛文达,王福顺.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9(02)
[5]山奈酚对CUMS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过度自噬和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J]. 张胜,张尧,李彪,许超,王鹏.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9(02)
[6]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及其受体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关系的研究进展[J]. 徐新,章秋.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9 (01)
[7]越鞠丸治疗气郁体质抑郁症患者及改善血清BDNF水平的临床对照研究[J]. 张煜萱,崔博,邹之璐,任荔,陈刚.  辽宁中医杂志. 2018(05)



本文编号:37312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37312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4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