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并内伤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发布时间:2017-10-18 02:21

  本文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并内伤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更多相关文章: 中西医结合治疗 骨质疏松 内伤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并内伤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宋氏正骨科住院就诊的142例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8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 142例患者经系统治疗后,随访中显效130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7.18%。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并内伤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经济、安全、临床疗效显著并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单位】: 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甘肃中医学院;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 骨质疏松 内伤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疗效
【基金】: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基金(GZK-2013-37)
【分类号】:R580;R681.53
【正文快照】: 随着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的改变,人口结构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与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作为老年性疾病已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临床中有关研究表明,骨质疏松症已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高危因素[1],而内伤性腰椎间盘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郑晓黎;;运动和骨质疏松的早期预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2 崔伟;阮学广;王慧明;郭俊林;彭俊红;;老年骨质疏松症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性研究[J];放射学实践;2012年04期

3 朱建民,方浩,陈新刚,曾明,金蔚芳,王洪复;降钙素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影响[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1年02期

4 黄力,李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5年01期

5 程晓光;;国际临床骨密度学会共识文件(2005年版)[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6年02期

6 刘忠厚;中国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试行)[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999年01期

7 曹月龙,张戈,史万忠,石印玉;“坐如钟、站如松”的生物力学再认识[J];中医正骨;2000年06期

8 姜劲挺;刘保健;曾昭洋;刘建军;宋贵杰;;新三步八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操作方法及其原理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7年2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岩,蔡红,卓铁军;针刺背俞穴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椎骨密度的影响[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1年01期

2 窦家庆;章秋;;骨质疏松症的诊断[J];安徽医学;2009年11期

3 张洁,张菊;肝硬化患者骨密度及钙磷代谢的研究[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李毅;蔡文品;胡永文;徐仲翔;安漫红;;益骨饮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5 杨希秀;赵鑫;毛红宇;迟流萤;肖正大;王淑芳;;2型糖尿病患者六项性激素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7年04期

6 胡海燕;张荣标;柏受军;;神经网络在骨密度超声波检测中的应用[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7年02期

7 刘锐;何成彦;徐冬岩;刘波;;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相关因素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2期

8 冯秉玮,高雨仁,杨桂姣;维甲酸致雌性大鼠骨质疏松的形态学实验研究[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胡一梅;林砚铭;楚福明;谭从娥;;综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42例临床观察[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10 张海燕;任钧;张高东;彭明;吕虹洁;;产后妇女骨密度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J];重庆医学;2011年2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汪煌;史哓林;;密盖息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A];2011年浙江省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学术年会暨《骨质疏松症诊治进展》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刘臻;赖建强;谷秀芳;巩建厂;刘海滨;颜世义;严秀丽;王茵;;视黄醇营养状况与中老年女性骨密度关系的研究[A];妇幼与青少年营养进展学术研讨会及《中国孕妇、乳母和0-6岁儿童膳食指南》宣传推广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肖强;熊龙;杨庆秋;董谢平;;降钙素对骨质疏松性骨折修复过程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A];江西省第二届中西医结合灾害医学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周耀军;奚月星;;152例骨质疏松者的肾虚表现研究[A];全国第七届农村基层中西医结合学术暨工作交流会论文汇编集[C];2002年

5 龚玲;王明月;曹俊卿;徐芳;周佩卿;胡杰;;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临床观察51例[A];全国老年骨质疏松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6 龚玲;王明越;夏蓓;曹俊卿;周佩卿;胡杰;;中药益肾壮骨合剂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的临床研究[A];第八届全国骨质疏松年会暨第五届全国钙剂年会会议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野;密骨颗粒剂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2001年

2 刘文亚;新疆汉维哈三个民族人群骨密度定量CT测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2年

3 刘文军;骨质疏松症的相关物理问题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4 阮曰甘;龟鹿补肾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5 冯永淼;过量维生素A对肉仔鸡骨骼钙磷代谢影响及机理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年

6 邓士琳;体力活动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及运动干预模式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关海山;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相关生物力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8 万世勇;胸椎膨胀式椎弓根螺钉的研制及其在骨质疏松椎体内生物力学和钉道界面组织学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9 单威;不同健身、生活方式对高教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和体质健康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10 许凯亮;超声导波评价长骨状况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涛;基于DR骨密度分析系统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杨永利;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椎压缩骨折疗效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陈立刚;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与中医体质分类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郑光明;补肾活血方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的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张楠;骨代谢生化指标在绝经后骨质疏松诊治中的临床应用[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6 唐正午;绝经后女性股骨近端骨密度与骨质疏松性骨折相关性研究[D];南华大学;2011年

7 邱蕾;双能X射线骨密度测量方法分析研究[D];南华大学;2011年

8 李刚;金匮肾气丸联用葡萄糖酸钙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沈晶;跑台运动训练和停训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体成分及骨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D];首都体育学院;2011年

10 谢海霞;1年健骨操运动对绝经后女性骨量的影响[D];首都体育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强;;雌激素与绝经后的骨质疏松[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1998年03期

2 郭洪敏;;细胞凋亡与骨质疏松[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1999年02期

3 谭清武,陈俊文;补肾健脾法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47例[J];湖北中医杂志;2000年11期

4 顾军,毕大卫,费骏,刘耀升,谢水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J];浙江临床医学;2001年09期

5 陈发胜,魏爱生,郎江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32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1年11期

6 李卫平,张艳,明亮,方明,陈敏珠,邢景云;糖皮质激素诱导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及依扑拉芬对其作用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1999年05期

7 邵敏,黄宏兴,庄洪,刘庆思;骨康防治骨质疏松拆方的初步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0年02期

8 喻永新,冯新送,刘庆思,庄洪;骨质疏松的防治研究近况[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1年02期

9 夏振信,李秋华,陈友香,万琨;补肾壮骨方抗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2年06期

10 赵文海,黄丹奇,郝东明,李新建,刘雪涛,王本祥;注射用鹿茸生长素对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长平,刘新涛,于发来;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后期断端骨质疏松52例[J];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0年06期

2 任惠敏;邓亚丽;冯强;;中西医结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脾肾阳虚证57例[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9年09期

3 于向东,崔军;骨质疏松症的中西医结合研究热点与思考[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年03期

4 王志刚;何承建;曹逸;白书臣;;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0年06期

5 卜云风,马绥;老年骨质疏松发病因素的研究概况[J];内蒙古中医药;1998年02期

6 潘伟军;;中西医结合治疗Sudeck骨萎缩32例[J];中医正骨;2007年07期

7 常小霞;吴洁;任慕兰;马戎;许萍;;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去卵巢大鼠骨生物力学的影响[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7年12期

8 陈虹;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妇女骨质疏松症[J];福建中医药;1998年01期

9 王兴国,曲彦龙;原发性骨质疏松的中西医药物防治[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10 贺秀莲;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症[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惠敏;李云萍;范国洪;;绝经后女性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A];全国老年骨质疏松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2 王玉东;李大金;朱影;;补肾宁心方及脱氢表雄酮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A];全国中西医结合生殖健康学术研讨会论文及摘要集[C];2004年

3 温成平;范永升;曹灵勇;李永伟;李学铭;王新昌;吴华香;;系统性红斑狼疮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研究[A];全国第七届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金鸿宾;;中国接骨学的走势和前景[A];全国中西医结合微创骨科新技术学习班讲义[C];2005年

5 高齐健;;糖尿病下肢疼痛的原因及中西医诊治特点[A];第七次中国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陈博来;宁飞鹏;;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伴发症状的疗效分析[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围手术期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医学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程志安;杨文斌;林定坤;陈倩;许树柴;陈海云;;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髋部骨折10年回顾[A];第十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暨中西医结合手法治疗骨伤科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8 李灿杨;侯军杰;;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炎186例疗效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第四届第二次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9 范永升;温成平;李永伟;吴华香;谢志军;李学铭;王新昌;;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增效减毒作用的研究[A];全国第七届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张自强;段木生;张建林;;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A];第11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刘又文邋刘燕玲 整理;中西医结合治股骨转子间骨折[N];健康报;2008年

2 江懿;减轻激素副作用 中药可帮忙[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5年

3 张华;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玉峰;择时电针足少阳经穴对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骨组织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10523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10523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a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