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病机研究与提高中西医结合临床水平

发布时间:2018-05-26 23:33

  本文选题:中医病因病机 + 病因病机研究 ; 参考:《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03期


【摘要】:正病因病机研究是提高中医药临床水平的重要方面。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即有"夫百病之所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的病因认识,强调辨证治疗过程中应"审察病机,无失气宜";并将特定病因致病的病理变化归纳为"病机十九条",以执简驭繁,指导临床。金元四大家之一
[Abstract]:The study of positiv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is an important aspect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level of TCM. As early as 2,000 years ago, the "Yellow Emperor's Internal Classic" had the etiology knowledge that "the living place of the disease must arise from dampness, cold and heat, wind and rain, yin and yang, anger, diet, residence", emphasizing that the pathogenesis should be "examined in the process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specific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are classified as "Nineteen articles of Pathogenesis", so as to guide clinical practice. One of the four great families of gold and yuan
【作者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病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81030063/H27)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No.2006CB5044803)
【分类号】:R2-0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张艳;杨关林;于睿;柳士博;;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虚瘀痰毒病因病机实质研究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07年06期

2 史大卓;徐浩;殷惠军;张京春;陈可冀;;“瘀”、“毒”从化——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病因病机[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8年11期

3 徐中环,王承平;中医“内毒”论[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年05期

4 徐浩;陈可冀;;从对动脉粥样硬化认识转变看中西医结合的优势与切入点[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年01期

5 徐浩;史大卓;殷惠军;张京春;陈可冀;;“瘀毒致变”与急性心血管事件:假说的提出与临床意义[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年10期

6 陈可冀;史大卓;徐浩;殷惠军;张京春;;冠心病稳定期因毒致病的辨证诊断量化标准[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勇;郑志杰;;《内经》中脉诊法的探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年03期

2 孙娟;王键;郜峦;;健脾化湿法理论溯源[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3 谢清果;;道家的生态意识管窥[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徐大鹏;大黄釳虫丸治疗干血证治法探幽[J];北京中医;2002年06期

5 郑峰;周明学;徐浩;陈可冀;;活血解毒中药对稳定期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症标记物及血脂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年09期

6 张波;苏奎国;岳利峰;姜良铎;;痹证用麻黄浅识[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年07期

7 陈斌;庞永诚;顾力华;;三生调脂舒(丸剂)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变化的影响[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8 张溪媛;张艳;;心主血脉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9 蔡鸿彦;;《伤寒杂病论》中有关麻黄配伍的初步探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10 赵红霞;毛颖秋;汪文来;鞠大宏;;论中医对“骨痿”的认识[J];中国医药导刊;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陈可冀;赵福海;蒋跃绒;;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A];2011·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徐浩;史大卓;殷惠军;张京春;陈可冀;;“瘀毒致变”与急性心血管事件:假说的提出与临床意义[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医师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3 陈可冀;史大卓;徐浩;刘剑刚;;动脉粥样硬化防治技术平台及中药干预作用的系统研究[A];全国中西医结合发展战略研讨会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张仁岗;张军平;张伯礼;;重视清热解毒通络法在血管性痴呆治疗中的作用[A];2005全国中医脑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5 彭君梅;;钟远洋《伤寒括要》校勘、献疑及商榷[A];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张向农;王学芬;王芬娟;宋林宏;;基于古代文献的胃癌相关病证的体质特征分析[A];2009年首届全国中西医肿瘤博士及中青年医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张艳;;心、脑粥样动脉硬化中医证型分布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精选[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吉全;《黄帝内经》五行学说源流及应用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李鸥;中药配伍优化干预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作用的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年

3 吴秀芹;清毒活血化痰法对脑血管内皮细胞拟痴呆模型的作用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胡承军;“八法”在《伤寒杂病论》中的运用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吴同启;宁心痛颗粒干预模型兔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于晓红;养心汤干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研究及代谢组学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张维骏;生态医学思想下的中西医病因学比较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谢菁;基于认知语言学的中医病因病机概念隐喻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9 孙亚男;中风病“毒损脑络”临床症状与实验室指标的关联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10 李卫真;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中医临床诊断基础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牟立楠;气、血、精辨证理论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何苗苗;参蛭通脉软胶囊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及血清IL-6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韩耀军;经方汗法治疗皮肤病的规律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苏战豹;经方桂枝汤及其类方治疗皮肤病的规律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李景君;解毒祛瘀化痰方对热毒痰瘀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C反应蛋白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李文豪;益脑补肾推拿法治疗肾气不足型小儿遗尿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张富智;《黄帝内经》中河图五行模式初探[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宋奎全;炎症因子等指标与闭塞性动脉硬化症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汪铁铮;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李四维;冠心病稳定期患者中医证候演变规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书文,李晓,李运伦,陈守强;心系疾病中的热毒学说[J];中国医药学报;2004年10期

2 王承平,徐中环;论恶血的形成机理及其致病特点[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3 宁晓暄;孙世仁;;感染、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2000年04期

4 姜良铎,张文生;从毒论治初探[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年05期

5 李澎涛,王永炎,黄启福;“毒损脑络”病机假说的形成及其理论与实践意义[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6 魏江磊;中风热毒论[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7 雷燕,黄启福,王永炎;论瘀毒阻络是络病形成的病理基础[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8 王健,杨关林;化瘀祛痰颗粒剂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05年05期

9 卢笑晖;丁书文;;黄连解毒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10 于俊生,王砚琳;痰瘀毒相关论[J];山东中医杂志;2000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大卓;高铸烨;;病因病机研究与提高中西医结合临床水平[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03期

2 韩宪伟;马天明;王丽;;荨麻疹中医病因病机的探讨[J];中医药信息;2006年05期

3 杨柱;唐东昕;于浩;;中西医对颈性心绞痛病因病机的认识[J];国医论坛;2008年05期

4 董宏利;董少龙;刘泰;;中医对失眠病因病机的认识[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5 刘艳红;王秀宝;;细菌性阴道病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甘肃中医;2008年10期

6 胡美兰;脂肪肝的中医病因病机探讨[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年12期

7 甘欣锦;蒋楠;;浅议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病因病机[J];国医论坛;2006年01期

8 吕立国;古炽明;王昭辉;代睿欣;潘明沃;范燕兰;;陈志强教授对晚期前列腺癌中医病因病机的探讨[J];新中医;2007年02期

9 陈琼;;论肝旺脾虚泄泻[J];甘肃中医;2008年04期

10 周莉;;浅谈肝纤维化的中医治疗[J];中外医疗;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蔡皎皓;庄海峰;沈建平;;月经过多导致缺铁性贫血中医病因病机浅析与治疗[A];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张晗;侯丽辉;;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病因病机现代研究[A];第十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方路;段呈玉;杨玉琪;李钦;贺铮铮;;艾滋病中医病因病机的探讨[A];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第八次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姜枫;符林春;马建萍;周青;彭勃;谢世平;郭会军;董永新;马秀兰;郭选贤;谢忠礼;胡研平;李青雅;李华伟;金艳涛;;病位证素在艾滋病中医病因病机中分布特点及演变[A];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第八次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郭会军;李鹏宇;;艾滋病咳嗽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第八次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郭选贤;孙林;苏芳静;;艾滋病中医病因病机研究概况[A];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学术研讨会暨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窦攀;王学美;;糖尿病前期中医病因病机和证候的研究进展[A];内分泌代谢病中西医结合研究——临床与基础[C];2010年

8 杨丽华;刘彦晶;于志洋;白静丽;杨戈;;参附注射液治疗冠心病150例临床观察[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刘玉祁;佘延芬;宋佳杉;陈寅萤;郑媛媛;马增斌;陈旭;杨欢;解秸萍;苑鸿雯;朱江;;基于女大学生问卷调查的中重度原发性痛经中医病因病机探讨[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10 郑宏岭;;干燥综合证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治疗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2010年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程百元;冠心病的辨证施治[N];家庭医生报;2008年

2 高华;冠心病诊疗误区[N];健康报;2004年

3 王开珍;冠心病的合理用药[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4 ;什么样的人容易患冠心病[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5 ;颜德馨治疗冠心病的经验[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6 古飞;小心吸烟引发冠心病[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7 李文;从心肾入手治疗冠心病[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8 桑德智;尿酸高易得冠心病[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9年

9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陆宗良;血脂康调整血脂防治冠心病成共识[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10 彭博;认识冠心病[N];上海中医药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爱娟;ApoAI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和冠心病关系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2 张源明;慢性牙周炎和冠心病相关性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4年

3 金修才;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其背向散射积分和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在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中的诊断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4 刘宏斌;冠状动脉造影随访Cypher DES和Taxus DES治疗冠心病疗效的临床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5 马晓昌;冠心病心绞痛冠脉病变及中医证型与血小板膜糖蛋白、溶血磷脂酸的研究[D];福建中医学院;2005年

6 张颖;西洋参茎叶总皂苷对冠心病胰岛素敏感性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年

7 侯爱洁;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组织微灌注的冠脉造影评价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8 王嵩;邪毒内侵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及清热解毒法的干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9 王s,

本文编号:19394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19394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1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