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结合艾条灸治疗Bell's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
本文关键词:针刺结合艾条灸治疗Bell's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3年
针刺结合艾条灸治疗Bell's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
钟小平
【摘要】:目的:通过针刺结合艾条灸对Bell's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并结合本疗法对面神经潜伏时和波幅的干预效应,旨在为临床治疗本病总结行之有效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将入选的60例Bell's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微波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艾条灸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针刺取穴以攒竹、阳白、四白、颧髎、颊车、下关、地仓、翳风、合谷为主。艾条灸取穴:翳风、下关,出针后进行艾条灸。对照组针刺取穴与治疗组相同。疗程:每日1次,每6日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日,共计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在H-B十项计分量表、H-B分级量表、面部残疾指数(FDI)、面神经潜伏时及波幅方面的变化。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所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类资料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 结果: 1、3个疗程后,治疗组痊愈17例,显效9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8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67%。经秩和检验,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有显著差异。 2、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前后患者H-B评分及分级、FDIP、FDIS的对比,治疗后明显优于治疗前,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组间比较,两组患者H-B评分及分级、FDIP、FDIS的对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 3、发病第7天和治疗后分别记录患侧上唇方肌处面神经的潜伏时和波幅,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组内比较,治疗后明显优于发病第7天,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1、针刺结合艾条灸治疗Bell's麻痹临床疗效显著,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 2、针刺结合艾条灸可改善患者H-B评分及分级、FDIP、FDIS,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效果较对照组明显。 3、针刺结合艾条灸可明显改善Bell's麻痹患者面神经潜伏时和波幅,对面神经损伤的再生修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246.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阳;;巨刺法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2 宋欣伟;赵青尘;谢新才;;火针治疗周围性面瘫56例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2007年02期
3 钟洪海,谢岳锐;Bell氏麻痹10项记分法的临床应用(附39例对比观察)[J];广东医学;1994年02期
4 李来兴,杨广印,朱雯;针刺结合短期激素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53例临床观察[J];福建中医药;1995年02期
5 徐福新;;透刺加皮肤针叩刺治疗顽固性面瘫58例[J];河北中医;2006年05期
6 李福芝;;电针配合毫火针择期治疗面神经炎90例[J];河北中医;2012年02期
7 刘本立;耳针治疗周围性面瘫105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02年03期
8 孙增银;马纪清;薛迎春;;手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J];解剖与临床;2008年01期
9 黄映君;刁本恕;;灸法与针、药合治面瘫37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06年01期
10 魏宏权,于何,任重,张涛;面神经减压术治疗颞骨骨折性面瘫的手术时机[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3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安源;宋功如;赵夕玉;赵天应;;自拟扶肝康方对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年04期
2 肖炜;陈燕云;王春雷;黄泳;;薄氏腹针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年04期
3 刘新萌;王琦;;刺血疗法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年04期
4 贾瑞芝;;针刺结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85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年03期
5 梁杨祖;周贤刚;;参芪五味子片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证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年05期
6 周丽华;;自拟慢紧汤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1期
7 刘毅斌;程红亮;吴劲松;;针灸治疗贝尔氏面瘫75例时效性临床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3期
8 柳文;;灸药结合治疗顽固性失眠40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5期
9 杨文明;李庆利;;活血化瘀法在急性脑出血治疗中的地位与作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11期
10 邓颖;袁昌文;;止痫汤治疗难治性癫痫30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西;王德军;王留根;宋波;付伟锋;赵幸娜;赵晓乐;王辉;;间歇口腔营养管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A];经济策论(下)[C];2011年
2 陈德仁;;脑梗塞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其影响因素[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22届疗养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李义;罗昌禄;田强;聂志慧;何洪艳;;辨证针刺与药物治疗口僻的临床对比研究[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全国第十九届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孙远征;祝鹏宇;汤颖;刚宝芝;;项针治疗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所致真性延髓麻痹的临床研究[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全国第十九届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孙远征;祝鹏宇;汤颖;刚宝芝;;项针治疗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所致真性延髓麻痹的临床研究[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6 李义;罗昌禄;田强;聂志慧;何洪艳;;辨证针刺与药物治疗口僻的临床对比研究[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7 陈晓军;方针;陈利芳;陈勤;;督脉、膀胱经头部三线排刺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研究[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8 吴永刚;;头穴透刺训练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25例[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9 王卫;刘利霞;郭义;;阿是穴研究进展[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10 刘路遥;马惠芳;;经筋“实质”研究回顾[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丽莉;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文献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胡怀强;复健片促进MCAO大鼠中枢神经再生的机制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3 莫雪安;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4 曾仁宏;鼻部常见病症术语的规范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张鹏;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常见证候、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杞锦政;热敏灸治疗哮喘的对照研究及艾灸量感关系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张瓈云;雷射针灸对腕管综合征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杨娟;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钞建峰;益气活血养阴中药对缺血性中风二级预防的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孙运花;电针促进面神经损伤修复的JAK_1-STAT_3信号转导机制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顺太;高血糖对脑出血大鼠细胞凋亡及Bax、Bcl-2表达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0年
2 边静静;不同产地娑罗子主要成分分析比较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3 蔡艳;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型临床观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何可;头、体针联合应用分期治疗中风病后瘫痪(软瘫期、痉挛期)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宾晓芳;血塞泰治疗脑梗死恢复期风痰瘀阻证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李红伟;电针治疗后天性眼外肌麻痹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贺兴欢;原络配穴加常规取穴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张勇;荥合配穴加常规取穴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杨清;针刺配合中药湿热敷法与单纯针刺法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崔志强;针刺配合中药湿热敷法与单纯中药湿热敷法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颖,王麟鹏,刘志凌;Bell’s面瘫急性期电针灸与激素治疗临床对照观察[J];北京中医;2004年02期
2 骆永珍,钱伟华,白华,冯立秀,王东梅,张发荣;艾灸命门穴对家兔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学报;1990年04期
3 邱建厦 ,童绥君,林晓芳;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73例贝尔麻痹疗效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02年05期
4 杨新营;;中医药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体会[J];光明中医;2010年10期
5 陈平雁,范建中;面部神经肌肉系统功能障碍的一种评价手段——面部残疾指数及其信度和效度[J];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1997年04期
6 李予鲁,高志强,倪道凤;面神经功能分级现状[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4年03期
7 陆静;针灸疗法与免疫功能[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5年03期
8 郑惠慧;;先推拿后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0年02期
9 黄映君;刁本恕;;灸法与针、药合治面瘫37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06年01期
10 孙凌蓉;;周围性面瘫针灸治疗时机的选择[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年18期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针刺结合艾条灸治疗Bell's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80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238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