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针加药物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康复与血浆纤溶系统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3 02:10

  本文关键词:颅针加药物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康复与血浆纤溶系统影响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探讨针刺颅骨缝区(颅针)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临床神经功能康复及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1)的影响。 方法:根据1995年成都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所拟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选择40例年龄在45~75岁之间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颅针加药物组(A组)和单纯药物组(B组),各20例。A组在采用神经内科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颅针疗法。针刺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额颞诸缝。B组采取与A组相同的西医用药原则,包括调整血压、防治脑血管痉挛;抗血小板聚集;防治脑水肿:改善脑循环:脑代谢活化剂及维持水、能量、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对症处理。治疗1个疗程后,对照观察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与血浆t-PA、PAI-1含量及其比值T/P的变化。 结果:(1)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血浆t-PA含量明显降低,PAI-1含量明显增高,T/P明显降低;(2)单纯药物组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针加药物组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降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单纯药物组血浆t-PA、PAI-1含量及T/P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颅针加药物组血浆t-PA、PAI-1含量及T/P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血浆t-PA含量明显增高,PAI-1含量明显降低,T/P明显升高;颅针加药物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及血浆t-PA、PAI-1水平和T/P较单纯药物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与血浆t-PA及T/P值呈中度负相关,与PAI呈中度正相关。
【关键词】:脑梗塞/针灸疗法 头针/方法 神经系统/针灸效应 侧支循环/针灸效应 纤溶酶原激活剂/血液 纤溶酶原灭活剂/血液 针药并用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中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R246
【目录】:
  • 摘要3-7
  • 前言7-10
  • 材料与方法10-14
  • 研究结果14-21
  • 分析与讨论21-31
  • 小结31-32
  • 参考文献32-35
  • 致谢35-37
  • 附录37-48
  • 参考文献48-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长星;综合治疗脑梗塞45例临床分析[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8年05期

2 张茁;欧洲卒中临床研究进展(一)(第十届欧洲卒中会议介绍)[J];北京医学;2002年04期

3 谢丽明;脑梗死患者血浆t-PA和PAI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2001年04期

4 赵海霞;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1995年01期

5 徐玉玲;蝮蛇抗栓酶配合针刺治疗急性脑梗塞60例[J];国医论坛;1997年04期

6 赵晶,戚基萍,王德生;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和脑血栓[J];黑龙江医学;2002年02期

7 王元业,王峰,李林文,巩力,胡屹伟,郭洪志;脑梗死患者血浆t-pA活性、D-二聚体含量变化与临床意义[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3年01期

8 孙琦,张颖冬,陈月琴;脑梗死患者血纤溶系统活性指标的改变和预后的关系[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0年02期

9 董强,吴笃初,吕传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比较研究──193例资料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0年03期

10 周毓玲,李秀玲,战梅,刘澎,王一,李妍涵,韩忠朝;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脑梗塞发病中的作用[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3年03期


  本文关键词:颅针加药物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康复与血浆纤溶系统影响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26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2626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d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