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抑素加生长激素与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本文关键词:生长抑素加生长激素与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为胰酶消化自身胰腺及其周围组织所引起的化学性炎症。它是一种发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的严重疾病。经过近30年的研究,我国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已经有了显著的提高,治疗观点也在原则上达成了共识,那就是区分不同病因、不同病期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目前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总体生存率已达83%,其中手术治疗的生存率达70%以上,非手术治疗者达90%左右。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对中医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机理作用进行了广泛研究,实践证明中医药的参与,可以明显降低病死率及中转手术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轻患者的痛苦。中医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已经肯定。目前,临床诊治急性胰腺炎面临的共同目标是防止急性胰腺炎的重型化,它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1)防止轻型胰腺炎向重型化转化;(2)防止重型胰腺炎(SAP)进一步加重、恶化。因此,我们将目前临床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两个热点,联合应用生长抑素、生长激素与中西医结合疗法相对比,为治疗急性胰腺炎,提高疗效进行有意义的探讨。 资料与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于2000年1月~2005年4月收治的4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均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组修订诊断标准。其中25例采用生长抑素结合清胰汤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SS+TCM组);另外19例采用生长抑素(施他宁或善宁)加生长激素方法治疗(SS+GH组)作为对照。比较两组入院情况、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恢复进食及排气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血淀粉酶的变化情况,,并运用APACHEⅡ评分标准于入院第1、3、7、10天对各组疗效进行评价,比较两组疗效的差异、综合效益。 结果:应用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联合治疗、生长抑素结合清胰汤中西医疗法治疗急性胰腺炎,它们对重型胰腺炎的发生都有显著的预防作用,能减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生长抑素 生长激素 中西医结合疗法 APACHE II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R657.5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8
- 英文缩略语8-9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9-24
- 综述一 急性胰腺炎的病理生理研究进展9-16
- 1. 急性胰腺炎的发生9-10
- 2. 急性胰腺炎的发展10-12
- 3. 急性胰腺炎的延续12-13
- 4. 奥迪括约肌的功能与特发性急性胰腺炎13-16
- 综述二 中医学对急性胰腺炎的证候学的研究16-20
- 1. 中医对胰腺解剖及生理功能的论述16
- 2. 古代中医学对急性胰腺炎的证候学研究16-17
- 3. 现代中医学对急性胰腺炎辩证分型的研究17-20
- 综述三 中医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作用机制研究状况20-24
- 1. 中药对急性胰腺炎胰腺组织、细胞及亚细胞器功能的影响20
- 2. 中药对急性胰腺炎血液流变学及胰腺微循环的影响20-21
- 3. 中药对急性胰腺炎机体细胞因子的影响21
- 4. 中药对急性胰腺炎时肠粘膜屏障及细菌移位的影响21-22
- 5. 中药对急性胰腺炎胰腺外分泌功能的影响22
- 6. 中药对胰腺组织再生的促进作用22
- 7. 中药对急性胰腺炎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影响22-23
- 8. 中药对奥迪括约肌的影响23-24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24-53
- 前言24-26
- 临床资料与方法26-36
- 1. 临床资料26-27
- 2. 研究方法27-35
- 2.1 一般临床资料分析27-31
- 2.2 给药方法31-32
- 2.3 观察方法及评分标准32-35
- 3. 统计方法35-36
- 研究结果36-40
- 1. 两组疗效比较36
- 2. 两组临床治疗情况比较36-40
- 2.1 两组转手术、并发症、死亡率、住院天数和费用比较36-38
- 2.2 两组治疗前后急性胰腺炎 APACHE II评分分值比较38
- 2.3 两组治疗对症状、体征缓解时间的影响38-40
- 讨论40-44
- 1.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新观点——预防重型化40
- 2. 急性胰腺炎的非手术临床治疗40-42
- 3. 传统中医药在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42-43
- 4.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43-44
- 参考文献44-53
- 致谢53-54
- 个人简历54-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喜平,谢琦;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治疗急性胰腺炎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5年04期
2 杨珍;;生长抑素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2009年01期
3 周静;陆玲玉;;生长抑素联合生长激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0年12期
4 胡常红;徐慧;;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60例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学;2008年05期
5 张立华;;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30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年11期
6 张莉莉;急性胰腺炎的全肠外营养与生长抑素治疗[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1年04期
7 胡延春;陶敏燕;曲宏伟;;区域性动脉灌注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J];中国厂矿医学;2008年01期
8 许国根,毛伟星,缪群,陈雯,陈颖;急性胰腺炎患者致炎与抗炎因子的变化及生长抑素的调节作用[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3年03期
9 唐晓丹,秦海春,范红;246例急性胰腺炎血气分析[J];云南医药;2003年05期
10 程礼,王兴鹏;急性胰腺炎病因和诊治十年变迁(附725例报道)[J];胃肠病学;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劲峰;;急性胰腺炎合并肝脏损害28例临床分析[A];2007年贵州省消化内镜诊疗及消化系疾病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2 林丽雯;曾根治;;大黄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静脉治疗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诸葛璐;金玲湘;;甲型副伤寒并发急性胰腺炎1例[A];传染病诊治高峰论坛暨2007年浙江省感染病学、肝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林祖朝;董米连;王敏;;胃切除术并发急性胰腺炎13例分析[A];2005年浙江省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5 郑育聪;;SPIO标记兔骨髓间质干细胞急性胰腺炎家兔体内移植的活体示踪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周兵;张齐放;;一例急性胰腺炎儿童行ERCP术的护理体会[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7 吴承智;高晖;何亦工;;89例急性胰腺炎诊断治疗的体会[A];2000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8 李玲;;急性胰腺炎护理[A];全国神经内外科专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周劏;陈焱;;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3例[A];第四届长三角妇产科学术论坛暨浙江省2009年妇产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姜莉芸;耿嘉蔚;;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34例临床观察[A];2004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魏平;生长抑素:阻断急性胰腺炎自我消化路径[N];医药经济报;2011年
2 崔乃强;发生急性胰腺炎的原因[N];农村医药报(汉);2004年
3 杨莹丹;暴食暴饮与急性胰腺炎[N];民族医药报;2006年
4 周芳;“管住嘴”预防急性胰腺炎[N];吉林日报;2007年
5 常山;节假日当防急性胰腺炎[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6 魏开敏;暴饮暴食当心急性胰腺炎[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7 北京天坛医院 朱丽丽;多种因素诱发急性胰腺炎[N];保健时报;2008年
8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科 姜慧卿;暴饮暴食易患急性胰腺炎[N];健康报;2010年
9 付唆林;春节聚餐谨防急性胰腺炎[N];家庭医生报;2007年
10 姜诚;酗酒者易遭遇急性胰腺炎[N];大众卫生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浩铜;急性胰腺炎伴胰周积液向胸腔引流通道的影像解剖学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
2 赵佳正;P物质和硫化氢在评价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中的作用[D];中南大学;2012年
3 李永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中miR-216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李军成;急性胰腺炎急性期的病变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5 刘苓;肠缺血再灌注导致全身炎症反应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机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6 钱祝银;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2年
7 张剑;奶牛产后生殖机能恢复与生长抑素基因免疫[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陈冬利;表皮生长因子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及肠屏障保护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9 王士祺;急性胰腺炎不良预后的风险评估肥胖,脂肪肝与感染[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10 李武;活性氧对生长抑素的调节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刚;生长抑素对急性胰腺炎治疗机制的初步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2 胡玲;急性胰腺炎临床疑点初析[D];四川大学;2007年
3 崔玉顺;延边地区603例急性胰腺炎病因及预后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D];延边大学;2010年
4 江志俊;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与预后的早期评估指标探讨[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5 刘尧;胰蛋白酶原激活肽与高迁徙率族蛋白1在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D];遵义医学院;2010年
6 尹朝;BISAP对急性胰腺炎预后的评估价值[D];山东大学;2010年
7 郭洁;三种评分标准对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的比较[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8 程勇;大鼠急性胰腺炎细胞凋亡异常及Fas/FasL系统表达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9 祁高亮;75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证治回顾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汪国宴;MSCT评价急性胰腺炎病变程度与肝损伤的相关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生长抑素加生长激素与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14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431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