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拉非尼联合放疗对肝癌患者血清VEGF及PDFG水平的影响分析
本文关键词:肿瘤中血管生成信号通路相关药物临床转化研究现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目的 探究血清及水平的。方法 选取102例肝癌患者,随机均分为药物组、放疗组和综合组(n=34)。药物组服用索拉非尼,放疗组采用,综合组采用索拉非尼联合放疗治疗,对比治疗后3组患者的VEGF及PDFG水平及情况。结果 治疗后药物组与放疗组的VEGF、PDGF水平分别与综合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放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与综合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索拉非尼联合放疗治疗肝癌的疗效均明显好于其中任何一种单一治疗的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 索拉非尼;放射治疗;肝癌;VEGF;PDFG
肝癌是外科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肝脏恶性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1]。对一般情况较好,肝功能尚好,不伴有,无黄疸、腹水、无脾功能亢进和食管静脉曲张,癌肿较局限,尚无远处转移而又不适于切除或手术后复发者,可采用放射为主的综合治疗[2]。索拉非尼是一种新型多靶向性的治疗肿瘤的口服药物。其首要开发目标为,用于治疗对标准疗法没有响应或不能耐受之胃肠道基质肿瘤和转移性肾细胞癌[3]。据相关报道[4],索拉非尼联合放疗对肝癌患者较两者任何单一治疗的疗效明显更好,对此,本院对索拉非尼联合放疗对肝癌患者血清VEGF及PDFG水平的影响进行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吉林省吉林市北华大学附属肿瘤治疗中心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2例肝癌患者,其中男64例,女38例,年龄39~76岁,平均(58.9±10.2)岁,临床分期Ⅰ期30例,,Ⅱ期29例,Ⅲ期25随例,Ⅳ期18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药物组、放疗组和综合组(n=34)。3组病患年龄、性别、临床分期等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药物组 所有患者口服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拜耳先灵医药,进口药品注册标准JX20060053)(以一杯温开水吞服)0.4g/次,2次/d,持续治疗3周。空腹或伴低脂、中脂饮食服用。
1.2.2 放疗组 采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对该组患者进行全肝移动放照射治疗,剂量为30~50Gy,持续治疗3周。
1.2.3 综合组 在放疗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服用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服用方法与药物组相同,持续治疗3周。
1.3 观察指标 治疗3周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3组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及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水平,并统计3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正态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患者的VEGF、PDGF水平对比 3组患者治疗前后VEGF、PDGF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药物组与放疗组的VEGF、PDGF水平分别与综合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5
19
1
97.06%a
注:与放疗组及药物组治疗后相比,aP<0.05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治疗肝癌主要是根据肝癌的不同阶段酌情进行个体化综合治疗,治疗方法包括手术、肝动脉结扎、肝动脉栓塞、射频、冷冻、激光、微波以及化疗和放射治疗等方法[5]。药物治疗和放射治疗相较于其他几种治疗方法来说其价格低,操作难度小,适用分期也更广,是国内治疗肝癌常用的两种手段。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综合组的VEGF、PDGF水平均显著低于药物组与放疗组,该结果与陈路锋,苏洪英,徐克[6]等人的研究报告相同,这表明索拉非尼与放疗均能降低肝癌患者血清VEGF及PDFG水平,但索拉非尼联合放疗治疗肝癌对患者血清VEGF及PDFG水平的降低能力高于单一一种治疗方案。索拉非尼是一种多激酶抑制剂,具有双重抗肿瘤效应,它不仅能够通过抑制RAF/MEK/ERK信号传导通路来直接抑制肿瘤生长,而且它还能够通过抑制VEGFR和PDGFR而阻断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由于放射治疗能够使肿瘤缩小,降低肿瘤的负荷,从而使肿瘤分泌VEGF、PDGF较少,表现为患者的VEGF、PDGF水平降低,达到治疗的目的[7-8]。在孙恒,韩文杰的报道[9]中也有相似报道。但是随着放疗时间增加,血管内皮细胞会因放射线凋亡导致患者体内VEGF、PDGF反弹回高水平状态,影响治疗。而索拉非尼作为一种多激酶抑制剂,根据其抑制VEGFR和PDGFR而阻断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的特性刚好可以辅助患者在因放疗时间长而引起的VEGF、PDGF反弹问题,提高治疗效果[10]。综上所述,索拉非尼联合放疗治疗肝癌的疗效均明显好于其中任何一种单一治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常中飞,王茂强,刘凤永,等.综合治疗巨大肝癌的及因素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2014,36(1):59-62.
[2]谢占涛,孙建军,魏思东,等.索拉非尼在肝细胞癌肝移植患者术后肿瘤复发中的临床[J].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2014,28(1):21-24.
[3]Kazuya,Shiogama Ken-Ichi,Inada Michinori,et al.Demonstration of hepatitis C virus RNA with in situ hybridization employing a locked nucleic Acid probe in humanized liver of infected chimeric mice and in needle-biopsied human liver[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patology,2013,24(9):535-540.
[4]胡明明,胡瑛,李宝兰,等.肿瘤中血管生成信号通路相关药物临床转化研究现状[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4,21(1):86-94.
[5]陈路锋,苏洪英,徐克,等.索拉非尼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疗效和[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4,36(1):33-36.
[6]Yun-Ju,Chen Pei-Hsuan,Chien Wen-Shu,et al.Hepatitis B Virus-Encoded X Protein Downregulates EGFR Expression via Inducing MicroRNA-7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J].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eCAM,2013,68(23):80-84.
[7]卢宇璇.索拉非尼联合用药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进展[J].医学综述,2014,20(7):1212-1214.
[8]芦东徽,郝文胜,费振乐,等.索拉非尼治疗19例晚期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4,1(4):241-244.
[9]孙恒,韩文杰.索拉非尼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疗效的研究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4,29(4):442-444.
[10]孙恒,韩文杰.TACE联合索拉非尼对不能手术切除肝细胞肝癌的疗效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4,23(5):486-488.
本文关键词:肿瘤中血管生成信号通路相关药物临床转化研究现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47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84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