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环状RNA FAM114A2作为miR-76的分子海绵抑制膀胱癌进展的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5 10:25
  目的:膀胱癌是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高发病率和易复发特征使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虽然外科技术在不断地更新与发展,辅助治疗也在推陈出新,但晚期膀胱癌的5年生存率仍然不理想。膀胱癌的治疗策略仍然是全世界研究者面临的一大严峻课题。膀胱癌的发病因素十分复杂,具体分子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大量证据表明,环状RNA(circ RNAs)在癌症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在膀胱癌中circ RNAs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通过探究circ FAM114A2在膀胱癌中的作用机制,旨在为膀胱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方法:从RNA测序数据中筛选出差异表达的circ RNAs,通过q RT-PCR从膀胱癌组织和细胞中验证其表达量,将差异性表达最明显的circ RNA确定为候选研究目标。并用q RT-PCR检测目标circ RNA相关的mi RNAs和m RNAs在人体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用FISH实验检测circ RNA和mi RNA的表达位置。用RNA pull-down实验和luciferase reporter实验研究特异性circ RNA、mi RNA和m RNA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环状RNA FAM114A2作为miR-76的分子海绵抑制膀胱癌进展的机制研究


膀胱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

膀胱癌,肿瘤,膀胱


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0膀胱癌的分期与其他肿瘤不同,根据肿瘤浸润深度可将膀胱癌分为两种类型:非肌肉浸润性膀胱癌(Tis、Ta、T1)和肌肉浸润性膀胱癌(T2、T3、T4)[4](图2)。图2膀胱癌分期。Tis是发生于膀胱黏膜层的扁平肿瘤,即原位癌;Ta期是肿瘤呈乳头状突起,基地部未突破黏膜层;T1期肿瘤基地深入固有层;T2期肿瘤浸润深度达膀胱逼尿肌(T2a肿瘤浸润深度为浅肌层(内1/2);T2b肿瘤浸润深度为深肌层(外1/2);T3期肿瘤浸润深度超过膀胱全层达膀胱周围脂肪组织(T3a显微镜下发现膀胱周围组织浸润;T3b肉眼可见膀胱周围组织浸润);T4期肿瘤侵犯膀胱外组织或器官(T4a肿瘤侵犯前列腺、精囊、子宫或阴道;T4b肿瘤侵犯盆壁或腹壁)。膀胱癌的侵袭深度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按照国际指南推荐,早期非肌肉浸润性膀胱癌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resectionofbladdertumor,TURBT)辅以膀胱灌注化疗。其中,虽然原位癌(Tis)是非肌肉浸润性膀胱癌,但一般分化较差,属于高度恶性肿瘤,向肌层浸润进展和远处转移风险较高,因此,应将原位癌与其他非肌肉浸润性膀胱癌(Ta、T1)相区别。而肌肉浸润性膀胱癌采用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虽然70%-80%的患者初诊为非肌肉浸润性膀胱癌,但约50%-70%病人将在5年内复发,其中10%-30%可进展为肌肉浸润性膀胱癌,从而导致较差的预后和较低的5年生存率[5]。即使在那些接受手术和化疗等最佳治疗的肌肉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中,由于肿瘤远处转移,5年

过程图,环状,过程,外显子


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1总生存率也只有60%[6]。因此,阐明膀胱癌进展的分子机制,将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对提高患者总体生存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环状RNA(circRNA)是一种新型的非编码小RNA,其特征是不具有3"端和5"末端,首尾相连形成共价闭环结构[7]。1976年Sanger等科学家在植物类病毒中首次发现并证实了circRNA的存在及共价闭合环状结构[8]。随后Hus等[9]在真核生物中也发现了circRNA的存在,但最初这些新的发现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接下来的20多年中科学家们相继从酵母线粒体及哺乳动物中发现了大量circRNA,才逐步认识到广泛存在的circRNA并非是分子剪接过程中偶然产生的“分子垃圾”,而可能具有某些潜在作用[10-12]。在探索其产生机制时发现,与线性RNA不同,circRNA通常起源于外显子或内含子的反向剪接事件,反向互补序列(包括反向重复的Alu对和外显子跳跃)是circRNA形成的关键因素[13-14](图3)[15]。图3环状RNA的剪切形成过程。根据形成组分不同,circRNA可分为4种类型:外显子circRNA(ecircRNA)、内含子circRNA(ciRNA)、外显子-内含子的circRNA(EIciRNA)以及基因间区环状RNA[16](图4)[17]。


本文编号:35522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35522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5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