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不同表型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本文关键词:乳腺癌不同表型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乳腺癌 上皮间充质转化 RNA-原位杂交 上皮型循环肿瘤细胞 间质型循环肿瘤细胞 上皮间质混合型循环肿瘤细胞 循环肿瘤细胞团
【摘要】:背景: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作为一种全身性疾病,肿瘤发展早期即可发生远处播散转移,而复发转移为导致乳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存在于外周血中的循环肿瘤细胞(CTCs),在乳腺癌的复发、转移中起到重要作用。上皮间质转化(EMT)可使部分肿瘤细胞上皮标志表达下调,间质标志表达上调,使之具有间质细胞特性,其在CTCs的产生、存活,并最终导致转移灶的形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CTCs依据其标志表达情况可分为上皮型CTCs、间质型CTCs及上皮间质混合型CTCs,同时有部分CTCs(3个或3个以上)聚集成团,形成循环肿瘤细胞团(CTM)。基础及动物实验表明,间质型CTCs和CTM具有更强的转移潜能。乳腺癌患者中各种类型CTCs比例及各类型与乳腺癌原发病理特征的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将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的水平及各表型数目与乳腺癌原发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71例乳腺癌患者及10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在首次住院时抽取静脉血10ml,首先红细胞裂解液裂解红细胞,免疫磁珠阴性分离法去除白细胞,之后聚碳酸酯膜截留循环肿瘤细胞,最后采用多重RNA原位杂交技术进行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HER-2)和Ki-67表达情况。研究CTCs水平及各表型计数与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肿瘤分期、远处转移与否、ER、PR、HER-2、Ki-67状态及乳腺癌分子分型的关系。结果:1共有71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61例患者10ml外周血中检出CTCs,总阳性率为85.9%(61/71),各型CTCs中位数分别为:上皮型1个,间质型2个,上皮间质混合型2个;有1例乳腺癌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检测到1个由3个间质型CTCs组成的CTM。对照组10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均未检出CTCs。2共有Ⅰ+Ⅱ期患者25例,Ⅲ期患者18例,2例Ⅳ期患者及26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组)纳入本研究,各期总检出率分别为76%(16/25)、94.44%(17/18)、100%(28/28)。Ⅰ+Ⅱ期患者检出CTCs中位计数分别为:上皮型1个,间质型0.5个,上皮间质混合型1个;Ⅲ期患者检出CTCs中位计数分别为:上皮型1个,间质型3个,上皮间质混合型2个;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组患者检出CTCs中位计数分别为:上皮型1个,间质型3个,上皮间质混合型5.5个。各肿瘤分期组CTCs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肿瘤分期组间质型CTCs计数及上皮间质混合型CTCs计数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2,P**0.001)。28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CTCs水平、间质型CTCs计数、上皮间质混合型CTCs计数高于非复发转移性乳腺癌(Ⅰ、Ⅱ、Ⅲ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6,P***0.001)。3 71例患者乳腺癌组织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ER阳性47例,ER阴性24例;PR高表达(≥20%阳性)35例,PR患者低表达(20%阳性或阴性)36例;HER-2阳性24例,HER-2阴性47例;Ki-67高表达(≥14%)60例,Ki-67低表达(14%)11例。ER阳性组与ER阴性组及PR高表达与PR低表达组CTCs计数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P**=0.002),HER-2阳性组与HER-2阴性组及Ki-67高表达组及Ki-67低表达组CTCs计数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115,P**=0.477)。4 71例乳腺癌患者中,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和TNBC患者分别占8例(11.3%)、39例(55.0%)、11例(15.5%)、13例(18.3%),其中Luminal B型中HER-2阳性型13例(18.3%),HER-2阴性型26例(36.7%);不同分子分型的乳腺癌患者CTCs计数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不同分子分型的乳腺癌患者间质型CTCs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HER-2过表达型及TNBC组患者CTCs水平及间质型CTCs计数高于Luminal A型及Luminal B型组患者。结论:1本研究采用的免疫磁珠法及膜滤过法两种方法联合对CTCs进行富集,并利用多重双色RNA-原位杂交技术检测CTCs,可以对包括CTM在内的所有的CTCs进行分离,并进行全面分型,具有极高的灵敏性及特异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2 CTCs水平与乳腺癌的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分期晚及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CTCs水平及间质型CTCs、上皮间质混合型CTCs计数更高。3 CTCs水平在不同分子分型间有显著差异,HER-2过表达型和TNBC患者间质型CTCs水平高。
【关键词】:乳腺癌 上皮间充质转化 RNA-原位杂交 上皮型循环肿瘤细胞 间质型循环肿瘤细胞 上皮间质混合型循环肿瘤细胞 循环肿瘤细胞团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7.9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英文摘要7-11
- 英文缩写11-12
- 前言12-13
- 材料与方法13-18
- 结果18-20
- 附图20-21
- 附表21-31
- 讨论31-35
- 结论35
- 参考文献35-39
- 综述 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研究进展39-50
- 参考文献44-50
- 致谢50-51
- 个人简历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帅;刘晓强;;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J];医学综述;2010年06期
2 曹璐;徐文;殷正丰;;循环肿瘤细胞分离与检测[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3 董印军;宋平平;张百江;张为迪;;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的研究进展[J];中国肺癌杂志;2009年05期
4 周晴接;杨建民;;循环肿瘤细胞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0年11期
5 平伟;付向宁;;肺癌循环肿瘤细胞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肺癌杂志;2011年06期
6 马琼;周勇;裘秀春;;循环肿瘤细胞自激注入的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11年06期
7 周长春;范传波;宋现让;;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和应用[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年01期
8 宋英健;王正;杨林;;肺癌循环肿瘤细胞的研究进展[J];中国肺癌杂志;2012年10期
9 李慧;崔洪霞;程颖;;循环肿瘤细胞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肺癌杂志;2012年11期
10 ;从400多亿个血细胞中揪出1个循环肿瘤细胞[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倩;崔巍;戈烽;林平;;循环肿瘤细胞和肺癌TNM分期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宋彦龄;安源;张薇婷;朱志;俞春东;杨朝勇;;循环肿瘤细胞捕获检测新方法[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3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3 马丽;文仲光;;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及其在肺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A];中国肿瘤内科进展 中国肿瘤医师教育(2014)[C];2014年
4 张品南;许杨扬;杨小敏;;血循环肿瘤细胞研究进展[A];2008年浙江省病理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彭佳茜;白林灵;赵琼;杨延莲;王琛;;基于多肽的循环肿瘤细胞富集与检测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5分会:纳米生物医学中的化学问题[C];2014年
6 梅林航;;循环肿瘤细胞在乳腺癌中的应用[A];2013年浙江省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7 黄士昂;胡艳洁;范灵灵;刘伟;李欣;郑金娥;贺艳丽;;运用多参数流式细胞计数监测乳腺癌Ⅰ,Ⅱ,Ⅲ和Ⅳ期病人外周血中的循环肿瘤细胞及对其预后的评估[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8 任传利;韩崇旭;薛小平;朱小平;吕炜;周林;;胰腺癌外周血凋亡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和辅助治疗敏感性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9 陈晓霞;任胜祥;李雪飞;张玲;李玮;周菲;高广辉;李帅;周彩存;;循环肿瘤细胞在肺癌诊断中的作用[A];第13届全国肺癌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10 杨卓;付静轩;王斐;崔巍;;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的特性及其检测分析的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医生 殷咏梅;循环肿瘤细胞检测防癌症复发[N];健康报;2012年
2 刘海英;循环肿瘤细胞具有“自激注入”能力[N];科技日报;2009年
3 记者 王雪飞;从400多亿个血细胞中揪出1个循环肿瘤细胞[N];健康报;2012年
4 刘海英;“捕蝇纸”型循环肿瘤细胞检测装置问世[N];科技日报;2009年
5 刘海英;上皮间质转化基因可用于检测循环肿瘤细胞[N];科技日报;2009年
6 张中桥;EGFR mRNA可用于乳癌循环肿瘤细胞检测[N];中国医药报;2005年
7 闻谊;美评出年度十大医疗技术创新[N];中国医药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主亭;肝癌动脉栓塞对循环肿瘤细胞的影响及机制实验与临床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孙文洁;循环肿瘤细胞及功能影像在预测和评估直肠癌放化疗疗效方面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3 黄文涛;胆道肿瘤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及基因组扩增[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4 秦英刚;循环肿瘤细胞与中、西医治疗肺癌患者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5 刘道永;肝细胞癌病人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和临床意义[D];复旦大学;2007年
6 张玉娟;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的方法学建立和改良及在实体瘤中的监测应用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7 于跃;叶酸受体阳性的循环肿瘤细胞可作为新的肺癌辅助诊断标志物[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8 左国华;肝癌患者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及其生物学特性[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9 李世超;循环肿瘤细胞评估乳腺癌手术致微转移风险及辅助治疗疗效的临床初步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
10 柯峰;悬浮阵列技术检测循环肿瘤细胞预测乳腺癌早期复发转移[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志清;结直肠癌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的临床诊疗价值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宋云飞;循环肿瘤细胞对晚期乳腺癌预后影响的初步探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阴丽媛;循环肿瘤细胞新型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临床样本中的应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4 真德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期间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EpCAM表达水平监测的临床意义[D];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2015年
5 朱玲;免疫磁珠法富集肺癌循环肿瘤细胞及临床意义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6 张亮;乳腺癌不同表型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7 高飞飞;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和临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8 张俊哲;循环肿瘤细胞自动化检测设备的研制[D];武汉纺织大学;2014年
9 郑罗凝;循环肿瘤细胞分离方法的建立和临床应用的探索[D];浙江理工大学;2015年
10 李军;食管鳞癌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及临床意义[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831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683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