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基于头部CT的三维重建在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前规划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7 10:27

  本文关键词:基于头部CT的三维重建在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前规划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内翻性乳头状瘤 鼻窦 手术规划 逆向工程 手术设计 三维重建


【摘要】:目的:内翻性乳头状瘤是鼻腔和鼻窦常见的良性肿瘤。瘤体多发生在鼻腔;其次是上颌窦和筛窦,额窦和蝶窦的最少见。临床表现为鼻塞、流涕和出血。临床检查可见肿瘤外观呈乳头状,粉色红,质地较硬,触碰容易出血。治疗以手术切除为首选,要求切除要彻底,对于肿瘤的基底部和肿瘤浸润的部分要求完全切除,否则容易复发。内翻性乳头状瘤对放疗效果不佳。常用的方法为鼻外侧入路手术、鼻内镜手术以及鼻内镜联合柯-陆氏入路手术。本研究基于个体化的CT图像进行手术规划,对复杂的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病人经鼻内镜手术完成肿瘤的切除,规划和设计手术切除的范围、注意事项、术中的对比分析等,在保证面部最少影响的情况,彻底完全地切除肿瘤,防止复发。方法:1获取图像:本实验选取患者,65岁,体重70kg,身高170cm。无头部外伤史、手术史以及颅脑疾病家族史。以听眦线为扫描基线,行SIEMENS 64层螺旋CT从颅底部扫描至额结节平面,扫描范围包括头部的颅骨及周围的软组织。64排螺旋CT扫描厚度为0.7mm,层间距0.7mm,扫描范围为头部,得到CT图像序列166张。2建立三维立体模型:将患者的CT扫描图像数据以Dicom格式输出到光盘中贮存。在逆向工程软件Mimics 15.0中,利用图像导入功能模块读取CT原始图像,软件自动配准。然后,利用软件的图像分割工具,对感兴趣部位,包括骨组织、肿瘤组织和鼻窦进行域值划分和图像分割分别生成掩膜,通过软件三维重建得到相应的三维模型。3术前规划:在3-Matic软件中,将mimics生成模型文件导入,借助于软件简单方便的移动、旋转、测量等工具进行术前规划、设计和测量。4术前测量和术后观察对比:将手术仿真成功的三维模型组件在3-Matic 7.0进行测量,鼻窦和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形状、各个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体积等。术中病理诊断为内翻性乳头状瘤。结果:1建立了头部颅骨及鼻窦的三维立体模型,其中颅骨模型包括、双侧上颌骨、颧骨、鼻骨、颞骨、蝶骨、额骨、枕骨等,鼻窦模型包括额窦、上颌窦、筛窦以及蝶窦。三维模型图像清晰、外观逼真。经测量三维模型鼻窦,与ct图像测量结果一致。2建立了头部皮肤的三维立体模型,皮肤连续性好,能直观地反映患者本人的外部形态。3建立了鼻部通道和肿瘤的三维模型,鼻部通道是手术仿真和手术设计的入路,内翻性乳头状瘤是术中需要切除的部分。4完成了复杂鼻部肿瘤的手术设计。由于肿瘤侵及双侧额窦,并且在三维重建的图像上看出,两侧额窦相互连通,故行鼻内镜手术时,应该开放额窦,尽量彻底切除肿瘤;肿瘤又累及到筛窦,但是三维重建时,观察到筛窦壁不完整,特别是筛窦的外侧壁,骨质非常少,使手术变得更为复杂,如果误入眶内后果严重。5鼻窦肿瘤手术根除后的评估。术中观察肿瘤的形态、大小与术前分析一致。术中切除的肿瘤组织测量其高度、长度、宽度和体积与术前三维重建的肿瘤体积基本一致,说明术后较彻底地切除了病变。结论:1个体化鼻窦肿瘤的手术设计指导临床彻底切除肿瘤组织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通过个体化颅骨、鼻窦、呼吸通道以及肿瘤组织的三维立体模型分析得出的数据,并没有推广及类比的作用,只是针对个别复杂病例设计和规划手术。但是,该方法可以推广,进行个体化、定制化的手术设计。2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术前和术中对比分析。按照术前设计与规划的手术方案,在术中实施能够顺利完成手术,避免并发症,节约了手术时间,术前设计与规划收集到鼻窦术中切除的肿瘤,测量其体积,与术前测量基本一致。3通过ct扫描图像序列行三维重建,对骨组织和空气成像清晰,重建效果好,适合术前的设计和规划。4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i期和ii期是鼻内镜的手术适应证,不借助于头部ct的三维重建技术,也可以顺利进行手术。但是,对于iii期和iv期的病例,如果术前能够进行充分的规划和设计,有一部分病例经鼻内镜也可以顺利完成手术。
【关键词】:内翻性乳头状瘤 鼻窦 手术规划 逆向工程 手术设计 三维重建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9.62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英文摘要7-10
  • 前言10
  • 材料与方法10-15
  • 结果15-16
  • 附图16-22
  • 讨论22-29
  • 结论29-31
  • 参考文献31-33
  • 综述 鼻窦的数字化分析及应用进展33-44
  • 参考文献41-44
  • 致谢44-45
  • 个人简历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瑞云,王德文,张振声;全国形态定量和三维重建讲习班在北京举办[J];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1997年03期

2 万明;;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年08期

3 赵安东;连国云;刘志刚;;三维重建技术在寄生虫研究中的应用[J];热带医学杂志;2012年03期

4 王素梅,陈巨坤,蔡祖龙;颅底病变的CT三维重建[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7年11期

5 方驰华,钟世镇,原林,唐雷,王博亮,王兴海,吴坤成,黄文华,张刚庆;数字化虚拟肝脏图像三维重建的初步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2004年02期

6 潘展鹏;杨国敬;丘海胜;戴鸣海;李阳;;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在胫骨Pilon骨折中的应用[J];浙江临床医学;2006年04期

7 胡荣慧;巫北海;张绍祥;谭立文;王健;陆明;;髋关节CT三维重建与可视化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7年14期

8 马卫华;张树栋;王诗军;盖青竹;赵中原;王维光;刘克贵;;骨盆CT三维重建下髋臼形态的初步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09年01期

9 刘明海;方智鹏;高江平;;单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泪道造影中的应用[J];江西医药;2012年06期

10 刘凯;张学燕;;3D打印机与CT三维重建的结合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1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颖颖;张伟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三维重建技术[A];第三届全国数字成像技术及相关材料发展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彭贞;汪时机;;岩土体CT图像三维重建方法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3 陈昊;焦红杰;康晓鹏;原建荣;周平;胡熙;梅舒婷;;螺旋CT三维重建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术前应用[A];第六届西部骨科论坛暨贵州省骨科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曹治;;多层螺旋CT二维和三维重建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A];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CMIT-2004)论文汇编[C];2004年

5 李佳;罗月童;龙鹏程;黄善清;闫锋;孔维华;吴宜灿;FDS团队;;三维放射治疗计划系统中快速三维重建方法的研究与应用[A];第二届全国核技术及应用研究学术研讨会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杨玉模;梁玮;;多视角体三维重建中的分层可视性[A];第十五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胡霞;朱虹;;基于生物图像的三维重建技术研究[A];2007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张爱东;李炬;陈发;孙灵霞;;基于面操作的工业CT图像的三维重建[A];2004年CT和三维成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胡罢生;谭欢庆;曲华丽;邱士军;张雪林;昌仁民;;多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后逐层显示解剖结构及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10 刘帅;陈军;;一种基于物体横向切片的可量测三维重建方法[A];中国测绘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质坚 刘海君;航测局申报“国家863计划”专项课题喜获成功[N];中煤地质报;2011年

2 深圳商报记者 肖晗;“博士后创新讲堂”场场精彩[N];深圳商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王星;还原洞窟佛像[N];文汇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向军;场景三维重建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2 王剑;果树枝干三维重建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3 刘道明;利用“中国虚拟人”的三维重建构建外科三维诊疗平台[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4 高剑;三维重建应用系统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刘勇;基于非定标图象的三维重建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6 杨宇;水下多通道真彩色三维重建与颜色还原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7 吴恩启;微细管道内表面检测及三维重建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朱新勇;肝脏及其内部血管64排螺旋CT扫描数据三维重建及虚拟手术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9 王宇宙;计算机视觉三维重建理论与应用[D];西北大学;2004年

10 吕滨;电子束CT冠状动脉造影及三维重建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晔;基于MRI序列的鲨鱼影像三维重建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D];燕山大学;2015年

2 倪海明;基于多重分形频谱理论的野生东北虎头骨三维重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3 方程骏;基于双目视觉的自由曲面三维重建研究[D];江南大学;2015年

4 张建;基于双目视觉的三维重建研究与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5 王伟;基于TerraSAR-X影像的城市建筑物的三维重建[D];长安大学;2015年

6 李琛;基于Kinect的三维重建与形态识别[D];长安大学;2015年

7 钱文秀;基于PAL相机的三维重建[D];长安大学;2015年

8 陈峥嵘;基于RGBD传感器的室内三维重建[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9 应兆平;采用光学和图像方法的三维重建[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10 马福建;蝙蝠翅膀的三维重建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885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6885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b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