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治疗老年AML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3 03:37

  本文关键词: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治疗老年AML的临床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地西他滨 CAG 老年 AML 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拟以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治疗老年AML患者,以期达到增强疗效、减轻不良反应的目的,观察老年AML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耐受性,为老年AML患者提供高效、低毒的一线治疗方案。方法:采用实验性研究的方法,根据本研究的纳入排除标准,对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本医院血液科住院治疗确诊的40例AM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AML患者和其家属的意愿,将纳入研究的40例AML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采用病历资料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随访结合的方式完成资料收集,通过进行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治疗老年AML患者的临床研究,收集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治疗老年AML患者的各项资料信息。用Epi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如果符合正态分布,则结果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其比较采用t检验,如果不符合正态分布,则用中位数,四分位数表示,即M(P25,P75),其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分类变量以例数(百分比)(N;%)表示,其比较采用卡方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并绘制生存曲线,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发现,治疗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CR 45.00%,PR 45.00%,NR 10.00%,HI90.00%,15例脱离输血,总有效率为90.00%,甲基化基因突变阳性者CR 41.18%,PR47.06%,总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CR 35.00%,PR 25.00%,NR 40.00%,HI 60.00%,总有效率为60.0%,PLT恢复正常者6例,甲基化基因突变阳性者CR31.25%,PR25.00%,总有效率为56.25%。治疗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CR55.00%,PR 40.00%,NR 5.00%,HI95.00%,17例脱离输血,总有效率为95.00%,甲基化基因突变阳性者CR,占47.06%,PR 47.06%,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CR45.00%,PR25.00%,NR30.00%,HI 70.00%,总有效率为70.0%,PLT恢复正常者7例,甲基化基因突变阳性者CR43.75%,PR18.75%,总有效率为62.50%。经统计学检验发现,治疗1个疗程后及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甲基化基因突变阳性患者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2.治疗组患者失访2例,死亡1例,中位无病生存时间(DFS)和中位总生存时间(OS)分别为12个月和19个月。对照组患者失访3例,死亡2例,中位无病生存时间(DFS)和中位总生存时间(OS)分别为6个月和13个月。经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发现治疗组无病生存时间(DFS)和总生存时间(OS)均明显长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3.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的不良反应包括血液学毒性反应和非血液学毒性反应,血液学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出现骨髓抑制、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非血液学毒性反应主要包括合并肺部感染、发热、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口腔溃疡、心脏受损、败血症、出血、脱发等。治疗组粒细胞缺乏发生率、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组合并肺部感染、脱发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未发现两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组发热、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口腔溃疡、心脏受损、败血症、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亦未发现在两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治疗老年AML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传统CAG治疗方案,明显延长老年AML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DFS)和中位总生存时间(OS),同时并未增加相关不良反应,骨髓抑制的概率和严重程度降低,骨髓抑制时间短,心脏毒性低,耐受性好。随着对白血病发病机制了解的逐渐深入,新药的不断研发并投入到临床试验,老年AML的治疗必将出现新的希望。
【关键词】:地西他滨 CAG 老年 AML 临床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石河子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3.7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英文缩略词10-11
  • 前言11-13
  •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13-18
  • 1 研究对象13-14
  • 2 研究方法14-15
  • 3 调查方法15
  • 4 资料的录入15-16
  • 5 资料的统计分析16
  • 6 质量控制措施16-17
  • 7 技术路线图17-18
  • 第二章 结果18-26
  • 第三章 讨论26-30
  • 第四章 结论30-31
  • 参考文献31-38
  • 综述38-46
  • 参考文献42-46
  • 致谢46-47
  • 作者简介47-48
  • 导师评阅表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地西他滨将在中国上市[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年15期

2 李娟;严鲁萍;许亚梅;;地西他滨配合中药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例[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高冲;陈宝安;刘苒;徐昕;丁家华;王骏;程坚;赵刚;余正平;宋慧慧;鲍文;;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一例报告[J];现代医学;2010年02期

4 宋慧慧;陈宝安;刘苒;高冲;丁家华;孙耘玉;王骏;程坚;赵刚;余正平;鲍文;;地西他滨3d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讨论附两例病例报道[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3期

5 谭振清;罗自勉;周新伏;;低剂量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2年08期

6 李倩;郑智茵;;地西他滨治疗中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例并文献复习[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年12期

7 朱小勤;邱仲川;陈s,

本文编号:7228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7228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4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