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早期评价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疗效的临床研究
本文关键词:超声造影早期评价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疗效的临床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转移性结直肠癌 贝伐单抗 化疗 超声造影 疗效评价
【摘要】:背景与目的: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如贝伐单抗,Bevacizumab)联合化疗药物目前作为一线方案可用于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 CRC)。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的疗效已得到肯定,但对其疗效的早期预测仍缺乏统一的检测指标或手段。对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疗效的评估,目前多使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它主要根据患者接受治疗2-3个月后肿瘤大小的变化进行疗效判定。肿瘤血灌受到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影响而发生坏死,这是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对肿瘤产生的主要作用,在治疗早期对肿瘤大小的作用不明显,所以主要根据肿瘤大小变化的RECIST标准对于早期评价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疗效就不是最佳方法;另一方面,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费用昂贵、需长期使用且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故急需一种可早期预测其疗效的有效手段,以期可代替目前这种治疗2-3个月后进行的疗效评价手段。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CEUS)可较好的显示病灶血灌情况而展示了其在早期预测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疗效的良好应用前景。基于此,我们设计了本研究,旨在探索无创性的CEUS在早期预测m CRC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通过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伦理批件号:KY20150330-1号),并于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nes Clinical Trial Registry,Chi CTR)进行注册(注册号:Chi CTR-DOD-15006262)。方法:纳入2015年4月-2016年3月在我中心经内镜、病理组织学及影像学检查证实的3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is,CRLM)患者为试验对象,其中14例行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贝伐联合组),另16例仅行化学治疗(化疗组)。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时(即第1、2周期治疗前一天)接受CEUS检查,利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软件得出肝转移靶病灶的四个血灌参数:峰值强度(Peak Intensity,PI)、上升斜率(Wash In Slope,Pw)、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及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根据RECIST 1.1评价标准的评估结果将所有患者分成有效者或无效者,采用t检验等统计方法分别比较分析两治疗组中有效者与无效者两次CEUS的定量参数的差异,并比较CEUS在早期评价贝伐联合组和单纯化疗组疗效的应用价值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30例研究对象在治疗15天时的肝转移靶病灶最长径较基线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值平均值为0.09±0.25cm,P=0.274),但病灶的血流灌注已发生明显变化。贝伐联合组中有效者肝转移靶病灶的Pw基线水平值明显高于相应组别中的无效者(1.25±0.57vs0.55±0.25d B/s,P=0.039);且贝伐联合组中有效者和无效者的肝转移靶病灶在治疗前后的PI差值百分数和Pw差值百分数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2和0.01)。这两个定量参数(PI、Pw)在单纯化疗组的有效者和无效者之间未呈现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均P0.05)。余CEUS的定量参数值(TTP、AUC)在两治疗组的有效者和无效者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别。结论:超声造影可于治疗2周,在肿瘤大小变化之前即可早期预测转移性结直肠癌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的疗效;超声造影对于早期评价转移性结直肠癌单纯化疗疗效的应用价值不大。
【关键词】:转移性结直肠癌 贝伐单抗 化疗 超声造影 疗效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5.34
【目录】:
- 缩略语表5-8
- 中文摘要8-10
- 英文摘要10-13
- 前言13-16
- 文献回顾16-28
- 1 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16
- 2 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的多学科综合治疗16-22
- 2.1 外科手术治疗17
- 2.2 全身系统性化学治疗17-19
- 2.3 病灶局部治疗19-21
- 2.4 新型分子靶向治疗 — 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21-22
- 3 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疗效的评价22-28
- 3.1 微血管密度测定(Microvascular Density, MVD)22-23
- 3.2 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RECIST)23-24
- 3.3 影像学检查24-28
- 引言28-30
- 研究对象与方法30-35
- 1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30-31
- 2 治疗方法31-32
- 3 超声造影(CEUS)及造影定量分析32-33
- 4 RECIST疗效评估33-34
- 5 统计学方法34-35
- 结果35-43
- 1 试验对象整体情况35-36
- 2 超声造影(CEUS)36-42
- 3 造影定量参数临界值的选择42-43
- 讨论43-48
- 1 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方案疗效的评估43-44
- 2 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效果的预测44-45
- 3 早期预测疗效的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临界值及其早期预测治疗疗效的最佳时间45
- 4 回顾本研究结果45-46
- 5 本研究的局限性46-48
- 小结48-49
- 参考文献49-61
- 附录61-64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64-65
- 致谢65-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垠;黄欣;朱翔;;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中医用药思路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年07期
2 马虹;柯杨;刘涛;李秋慧;毕建平;张涛;;欧洲肿瘤内科学会指南应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1例[J];癌症进展;2013年04期
3 蒙燕;杨建伟;;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维持治疗[J];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13年05期
4 沈琳;;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进展[J];循证医学;2006年05期
5 李进;;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化疗进展[J];中国处方药;2007年11期
6 徐建波;何裕隆;;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治疗进展[J];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2010年04期
7 徐建明;葛飞娇;;转移性结直肠癌内科治疗进展[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0年02期
8 于鹏;马进元;朱步东;;转移性结直肠癌全身治疗原则、现状和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年09期
9 相洪琴;;转移性结直肠癌不同治疗方案的比较[J];国外医学情报;1993年22期
10 薛丽英;南景龙;李卉;东丽;蔡智慧;张翠英;;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于丁;吴辉菁;;重视转移性结直肠癌分子靶向治疗的优化[A];中国肿瘤内科进展 中国肿瘤医师教育(2014)[C];2014年
2 阮善明;沈敏鹤;王轶辉;吴霜霜;单飞瑜;;健脾益气法提高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化疗耐受性的临床研究[A];2013年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浙江省抗癌协会中医肿瘤专委会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文集[C];2013年
3 庄荣源;刘天舒;;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老年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分析[A];中国肿瘤内科进展 中国肿瘤医师教育(2014)[C];2014年
4 徐忠法;;爱必妥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临床介绍[A];山东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协作分会第二次学术年会山东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定向治疗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9年
5 金时代;冯锋;吴魏芹;黄普文;张智弘;束永前;卢凯华;;Intratumoral Microvessel Density as a Predictor of Bevacizumab Therapeutic Efficiency in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A];中国肿瘤内科进展 中国肿瘤医师教育(2014)[C];2014年
6 刘韬;杨樱;徐月红;陈倩超;林子超;黄红兵;;奥沙利铂两组化疗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成本-效果分析[A];广东省药学会2009学术年会优秀论文[C];2010年
7 刘珊;周艳;;贝伐单抗联合化疗用于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的观察及护理[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新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8 刘燕燕;;贝伐单抗联合化疗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A];2012年河南省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培训班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2年
9 周俊翔;余文韬;徐s,
本文编号:7672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767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