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YB-1蛋白和P53蛋白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发布时间:2017-09-01 20:40

  本文关键词:YB-1蛋白和P53蛋白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Y-box结合蛋白(YB-1蛋白) P53蛋白 宫颈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摘要】:目的:检测YB-1蛋白、P53蛋白在慢性宫颈炎、CINI级、CINII-III级及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YB-1蛋白、P53蛋白在宫颈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分析二者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相互关系。方法:收集15例慢性宫颈炎、15例CINI级、30例CINII-III级和45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采用Envision免疫组化法检测YB-1蛋白和P53蛋白在上述标本中的表达情况。采用SPSS17.0分析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用于计数资料的比较,秩和检验用于等级资料的比较,Spearman秩相关用于两者的相关性分析。结果:1、YB-1蛋白阳性染色主要表达在细胞核,部分表达在细胞浆,呈棕褐色。P53蛋白阳性染色表达于细胞核,呈黄褐色。2、YB-1蛋白在慢性宫颈炎中无表达,在CINI级、CINII-III级、宫颈鳞状细胞癌中呈阳性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7%、20.00%、62.20%。3、YB-1蛋白在4组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3.45,P=0.000)。其中,慢性宫颈炎组与宫颈鳞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71,P=0.000);CINI级组与宫颈鳞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49,P=0.001);CINII-III级组与宫颈鳞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49,P=0.000)。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得出:YB-1的表达与宫颈病变程度之间呈正相关(rs=0.559,P=0.000)。4、P53蛋白在慢性宫颈炎、CINI级、CINII-III级、宫颈鳞状细胞癌中呈阳性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7%、13.33%、53.33%、66.67%。5、P53蛋白在四组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0.41,P=0.000)。其中,慢性宫颈炎组与CINII-III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52,P=0.018);慢性宫颈炎组与宫颈鳞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31,P=0.000);CINI级组与CINII-III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61,P=0.054);CINI级组与宫颈鳞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90,P=0.001);CINII-III级组与宫颈鳞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25,P=0.062)。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得出:P53的表达与宫颈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s=0.502,P=0.000)。6、YB-1蛋白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病灶大小和分化程度无关,而与临床分期和间质浸润深度有关,且宫颈鳞状细胞癌II期组的阳性表达强于I期组(Z=-1.729,P=0.084),深肌层和全层浸润组的阳性表达强于浅肌层浸润组(Z=-1.820,P=0.069)。7、P53蛋白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间质浸润深度、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病灶大小和分化程度无关,而与临床分期有关,且宫颈鳞状细胞癌II期组的阳性表达强于I期组(Z=-1.83,P=0.067)。8、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YB-l蛋白与P53蛋白阳性表达无相关性(rs=-0.142,P=0.351)。结论:1、YB-1蛋白和P53蛋白的表达随宫颈病变的加重而增强,提示二者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2、YB-1的表达与患者临床分期、间质浸润深度有关,与患者年龄、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无关。3、P53的表达与患者临床分期有关,与患者年龄、间质浸润深度、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无关。4、YB-1蛋白与P53蛋白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无相关性。
【关键词】:Y-box结合蛋白(YB-1蛋白) P53蛋白 宫颈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7.33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9
  • 前言9-12
  • 材料与方法12-17
  • 结果17-28
  • 讨论28-37
  • 结论37-38
  • 参考文献38-45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45-47
  • 致谢47-48
  • 综述48-60
  • 参考文献54-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益美;洪晓华;;13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的术前、术后护理[J];中外医疗;2010年19期

2 张丹;唐良萏;;鳞状细胞相关抗原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3年13期

3 罗贤勇,普苹;脾转移性宫颈鳞状细胞癌一例[J];中华病理学杂志;1994年05期

4 徐兴钊,,李劲松,丁吉远,张霞;宫颈鳞状细胞癌癌前及癌变病变图像分析[J];中华物理医学杂志;1995年03期

5 李光,张海峰,王军梅,徐妙生,王全红;宫颈鳞状细胞癌细胞核的形态定量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6 毛建英,乔惠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5年02期

7 刘金峰;李盛;李伟;彭琛;;IGF-1、VEGF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海南医学;2013年20期

8 晋红中,王家璧,刘跃华;宫颈鳞状细胞癌和尖锐湿疣中细胞凋亡的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年06期

9 乐美兆;李桂梅;张佃乾;李祥周;殷正进;;伴大量嗜酸细胞浸润的宫颈鳞状细胞癌[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8年08期

10 张凡;王晓云;张素贞;张斌;陈江平;舒丽莎;常永霞;;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动员与宫颈鳞状细胞癌浸润前沿关系的研究[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真;岳瑛;;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A];东北三省第四届妇产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2 娄阁;钱素娟;隋丽华;高庆玉;马宝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细胞凋亡调控机制的研究[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3 温黎;付静;吕维;李新功;;宫颈鳞状细胞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及意义[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4 王晖;罗春芳;张北华;;COX-2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的表达及意义[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王晖;罗春芳;张北华;;COX—2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的表达及意义[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病理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汪雯雯;阿比丹吐尔汗江;王恬;栗妍;刘丽江;王世宣;;SNIP1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肿瘤会场(妇科肿瘤学组、妇科病理学组)论文汇编[C];2012年

7 平金良;;宫颈鳞状细胞癌发生和演进中Maspin的表达及其意义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日程及论文汇编[C];2010年

8 隋丽华;娄阁;钱素娟;高庆玉;马宝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细胞凋亡及相关调控蛋白的表达[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9 李宁;孙洋;余琦;;HIF-1α及E2F6蛋白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的表达及其意义[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日程及论文汇编[C];2010年

10 龚沂;;XIAP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表达及动脉介入化疗对其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术大会论文及摘要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晋红中;人类乳头瘤病毒与细胞因子相互作用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9年

2 安菊生;中晚期宫颈鳞状细胞癌同步放化疗敏感性相关基因的初步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3 胡金龙;中晚期宫颈鳞状细胞癌同步放化疗敏感性相关microRNAs的初步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海霞;食管鳞状细胞癌和宫颈鳞状细胞癌中9号染色体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的比较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2 李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D];吉林大学;2008年

3 郭万峰;宫颈鳞状细胞癌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表达与放射敏感性间的相关性[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4 赵静妮;NEDD9在宫颈鳞状细胞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兰州大学;2015年

5 金丹;宫颈鳞状细胞癌中NQO1蛋白过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D];延边大学;2014年

6 杨静;KDR、TSP-1与宫颈鳞状细胞癌血管生成的关系[D];郑州大学;2010年

7 朴今万;基因芯片检测宫颈鳞状细胞癌HPV DNA基因类型[D];延边大学;2006年

8 李雪婷;宫颈鳞状细胞癌中高危型HPV感染及其相关基因C-myc的研究及意义[D];山西医科大学;2013年

9 邢春瑶;CDK8和β-catenin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吉林大学;2014年

10 牛丽满;宫颈鳞状细胞癌同步放化疗的血液学毒性及相关因素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743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7743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e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