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都塞不同时期哲学定义的文本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9 11:42
本文关键词:阿尔都塞不同时期哲学定义的文本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阿尔都塞在两个不同的思想阶段中分别给“哲学”下的定义之间的差异与联系,从这个方面考察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这两个阶段分别是:从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叶,阿尔都塞创作论文文集《保卫马克思》与合著《读资本论》;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他在自我批评中进一步发展思想,写作《答约翰·刘易斯》、《哲学和科学家的自发哲学》和《列宁和哲学》等大量文章。阿尔都塞的思想在这两个阶段中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许多先前的观点被推倒重建,甚至被赋予了完全相反的形式。 “哲学”就是这样一个概念。原本在《读资本论》和《保卫马克思》中阿尔都塞把“哲学”定义为:在内容上是对科学的对象及其方法之间关系的考察,在功能上是对科学和意识形态的区分。这个定义本身包含一个矛盾:一方面“哲学”在内容上是关于理论何以成为理论的理论,是一门特殊的科学活动;另一方面“哲学”与关于科学合法性的斗争区分不开,在这里它又是一种特殊的政治活动。在60年末期,阿尔都塞承认之前并没有彻底地区分哲学与科学,犯了笛卡尔式的唯心主义错误。在自我批评的基础上,起先阿尔都塞重新定义“哲学”为“对理论的政治干预”,后来又修改为“理论中的阶级斗争”。 看似阿尔都塞纯粹是对原先的定义做了一次减法,但事实上这涉及到他对哲学、科学进而意识形态的各自范畴和关系的重新思考。如果说第一阶段中阿尔都塞确认了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差异、哲学在其中承担对两者界限的划定,那么在第二阶段中看似对这条界限更为激进的坚持反倒把哲学归属为介于科学和意识形态之间再生产关系的范畴。这样,阿尔都塞一方面坚持了“哲学”立足于理论范畴,不同于一般的政治活动;另一方面“哲学”又是科学与政治相互支持的关键。因此,对阿尔都塞思想史的考察就拥有了两个线索:1、起一定政治功能的哲学活动;2、关于意识形态的科学和政治科学的建设。 这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言具有重大的意义。就辩证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而言,阿尔都塞的“哲学”定义解释了科学与政治活动密切相关的必然性,特别是坚持和证明了列宁所说的在理论活动中存在的“党性”;就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科学而言,阿尔都塞的“哲学”定义在明确马克思应用于政治经济学上的科学原则的基础上,为关于意识形态和政治的科学开辟了道路。 因此,对“哲学”定义的考察证明了阿尔都塞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本质。阿尔都塞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分析和科学原则,坚持把政治立场建立在相关科学活动的基础上。 本文贯彻的是文本比较和症候阅读的研究方法。文本比较是对关于同一对象的不同文章和不同章节进行细致的比较,把握其中的差异和联系。从本质上来说它是从属于症候阅读法的。所谓症候阅读法,就是寻找文章中存在的矛盾,考察这一矛盾是得到进一步的解决还是被拖延甚至忽视。具体来说,我们在围绕“哲学”定义梳理阿尔都塞的术语群时,并不先验地认为它们是牢不可破的整体,而是认为术语定义的变化的动力正是原先存在在它身上的矛盾。这种方法是进行思想史分期和建立相应历史动力理论的核心方法。
【关键词】:阿尔都塞 哲学 科学 意识形态 政治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565.59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引言8-16
- (一)阿尔都塞的写作背景与理论意义8-9
- (二)阿尔都塞思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9-14
- (三)阿尔都塞哲学定义研究的意义和创新点14-16
- 一、阿尔都塞早期的哲学概念及矛盾16-32
- (一) 方法论与认识论17-23
- 1. 症候阅读17-19
- 2. 两种对象19-21
- 3. 理论与意识形态21-23
- (二) 哲学与科学、意识形态的关系23-32
- 1. 马克思主义不是历史主义24-27
- 2. 马克思主义不是人本主义27-32
- 二、阿尔都塞对哲学的新定义及矛盾的解决32-38
- (一) 科学与哲学是特殊的关系32-36
- (二) 哲学与政治的关系36-38
- 三、阿尔都塞哲学概念的延生:再生产38-42
- (一) 单个资本的再生产和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38-40
- (二)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40-42
- 四、对阿尔都塞哲学定义的评价42-48
- (一) 阿尔都塞哲学定义的合理价值42-43
- 1. 对科学活动的合理价值42-43
- 2. 对政治活动的合理价值43
- (二) 阿尔都塞哲学定义的失误43-48
- 1. 对阿尔都塞的典型批评模式43-46
- 2. 阿尔都塞真正的问题与失误46-48
- 五、阿尔都塞哲学定义在当代的理论意义48-54
- (一) 对全球化条件下哲学的认识的启示48-50
- (二) 对重新评估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启示50-51
- (三) 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启示51-54
- 结论54-56
- 参考文献56-59
- 致谢59-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一兵;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经验主义认识概念批判[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迈克尔·哈特;陈越;;非物质劳动与艺术生产[J];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02期
3 陈杰;瞿薇;;阿尔都塞和他的理论创新[J];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02期
4 赵文;;阿尔都塞的晚期写作[J];国外理论动态;2009年01期
5 尹捷;;相遇的哲学:阿尔都塞晚期作品集导言(上)[J];国外理论动态;2009年01期
6 尹捷;;相遇的哲学:阿尔都塞晚期作品集导言(下)[J];国外理论动态;2009年02期
7 陈越;赵文;;阿尔都塞晚年的唯物主义思想[J];国外理论动态;2009年10期
8 艾蒂安·巴里巴尔;霍炬;;阿尔都塞与尤里姆街[J];国外理论动态;2011年02期
9 邓子纲;;快速转型期社会矛盾、冲突及治理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3年04期
10 闫月梅;;奇尔科特谈“新结构马克思主义”[J];国外理论动态;1993年2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驰巍;对《资本论》的认识论考察[D];复旦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000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1000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