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批评与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建构
本文关键词:“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批评与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建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_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_哲学批评与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建构
管建华:“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批评与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建构
家错误地将“音乐是什么”和“音乐作品是什么”的问题混为一谈,这也使音乐教育对音乐的关注过于狭隘,因而低估了音乐的过程方面,以及艺术性的和有创造力的音乐创造活动过程。由于审美概念是对事物的感知,而不是音乐的创造,因为看、听、读谱不是创造;再则,将音乐作为作品客体的审美观念促使了对音乐消费的教育的强调,而不是主动的艺术的音乐创造;因此,按其审美目标,是发展每个学生的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从审美角度聆听音乐
[3]
的能力。
理的任何攻击就是对体系本身的攻击;假如其中一个原理被抛弃,那么,它所有的原理也必然如此。因此,体系的地位越高,整个理念体系的反面论证就越重要……因此,
[6]
一个系统化的理念体系受到它最薄弱的元素的支配。”
以上我们简单勾画出埃里奥特对音乐客体、音乐审美感知、音乐审美体验所作的最直接的批判,以下我们将哲学解释学已经完成的对审美意识批判的成果展示给读者,以便进一步揭示将音乐及艺术作为客体概念,以及审美感知概念的审美体验概念的问题所在。而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认清作为审美的音乐教育哲学的认识论基础(主客相分)与哲学解释学的根本差别。
二、伽达默尔对审美意识的批判与审美的音乐教育的关系
伽达默尔是著名的哲学解释学家,《真理与方法》(1960)是他哲学解释学的重要代表作,它代表了对艺术审美研究的自然科学方法转向人文科学研究哲学的语言学转向。这一哲学解释学的重要著作,对于中国许多持审美的音乐教育观念的倡导者们来说是毫无所知的,但这本著作对于音乐教育哲学的研究以及音乐教育哲学的未来的重要性,几乎是不可逾越的。
《真理与方法》所提出的解释学艺术经验是从对审美意识的批判开始,也就是对近代康德主观主义的美学的批判开始的,以便捍卫那种通过艺术作品而获得真理的经验,反对那种被科学的真理概念弄得很狭窄的美学理论。伽达默尔试图发展一种与解释学经验相适应的认识和真理的概念来阐明艺术经验真理。伽达默尔主张以艺术经验真理来替代审美经验,因此,该书一开始也涉及了对审美主
[7]客体、普遍性审美感知和审美体验的批判。
(二) 音乐审美感知概念的批判
由于音乐是一种客体存在,主观是客体的反映,这就限制着音乐的理解和体验,因为“审美感知”坚持听者总是从审美角度聆听,带着对音乐作品(19世纪浪漫主义的感受方式)曲式结构的专注。按雷默的说法,为了体验确保是音乐性的,听者必须独自感知和反映音乐的审美特征。按此观点,聆听音乐的形式,与道德的、社会的、文化的、历史的、政治的、现实的,或其它非音乐结构性之间的联系就是“非音乐性”的聆听,审美聆听是一种纯粹的感知。一切文化中都有各种音乐,都应通过狭隘的方式来聆听。这种审美的音乐教学存在“欧洲中心”的问题,因为,“那些教学音乐的学生从审美角度”感知和反应,“相当于灌输过去岁月的种族优越感的意识形态。它通过以下三个途径来均质化世界各地的音乐感受和音乐产品的差异:(1)将所有音乐归于一个单一的目标;(2)强加给所有听众以单一的反应模式;(3)将世界各地所有的音乐创造者和听众归于一种单一的动机,对所有时代和地点的音乐强行使用同一性的听赏方法。审美的音乐教育认为从审美角度聆听音乐是最有价值、最合适的或最有音乐性的聆听,这种观点是一种标准化的假设,而不是对世界各种音乐过程的真实描述。”
[4]
(一)审美主客体的批判
在《真理与方法》第一部分“艺术经验是真理问题的展现”一开始,伽达默尔便指出 :“随同19世纪精神科学实际发展而出现的精神科学逻辑上的自我思考完全是受自然科学的模式所支配……对精神学科选择性质的描述仍
[8]
然是一种基于自然科学方法论理想的、消极的描述。”所
(三)音乐审美体验概念的批判
按照雷默的审美体验的观点,,“体验的价值来源于它自身的、内在的、自给自足的本质,审美体验为非功利性的目的服务,它是一种本质上自为的体验。”依此观点,审美感知和审美体验都要求听者去除他们所有个人的、社会的和现实的思考,它是审美参与者对音乐作品客体的一种主观态式反映,它是受音乐作品客观规律统治的或控制的。按照审美体验的理论基础,如苏珊 朗格所声称:音乐作品是一种特殊的表现情感作用的普遍形式的符号,甚至也是审美的音乐教育的关键性论据之一,音乐教育就是人类情感的教育。但音乐教育是否能够引发听者真实的情感?音乐能做的就是反映感觉的普遍形式吗?
[5]
谓自然科学模式的精神科学方法论,就是主观与客观认识论的二元分离。因为,作为人类对自然的研究就是建立在一种主观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研究上的。可以说,在19世纪,许多哲学家如赫尔姆霍茨、康德、黑格尔等,他们无一不是在这种主客观方法论模式基础上来考虑美学理论的。但作为精神科学的人文性来讲,它根本不会认为自己单纯从属于自然科学。于是,精神科学在对德国古典文学遗产的继承中,发展了一种要成为人道主义真正继承人的带有傲气的自我感,同时还以一种崭新的内容赋予人性概念这一启蒙理性的理想,从根本上是这首先表现在赫尔德身上,他以其“达到人性的教育”这一新的理想超过了启蒙运动的至善论。当时上升为主导地位的教化概念或许就是18世纪最伟大的观念,这一概念表现了19世纪精神科
埃里奥特认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作为审美的音乐教育的传统哲学已经发展成为一套高度体系化的理念。然而,审美的音乐教育哲学的一些基本假设和原理,如果不是无效的,在逻辑上也是有问题的。他借用伯赫克和科德斯的观点来讲:“对于高度理性化的理念,对于其任何原
本文关键词:“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批评与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建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002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100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