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范浚的思想学说及其形象的历史演变

发布时间:2017-10-15 10:31

  本文关键词:范浚的思想学说及其形象的历史演变


  更多相关文章: 范浚 婺学 道统 历史形象


【摘要】:婺学虽以吕祖谦、北山四先生、宋濂等人而兴,然而在吕祖谦之前,金华学术已有端萌。两宋之际,范浚、潘良贵、郑刚中等人传伊洛之学,对北宋理学尤其是洛学的入婺,以及对后世婺学的发展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基于此,本文择取婺学初期的代表范浚,通过探讨其思想学说,以求厘清婺学的来源与早期面貌。范浚服膺思孟学派,又受家学与友朋的影响,形成其思想的心学特征。在他的思想中,“心”具有本体意味,同时主张“天下一性”的心性论、“存心养性”的修养工夫,并秉持以“人心道德”为主轴的经史观,其诗文也透露出浓浓的理学气息。除了心性之学外,范浚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也均有深造自得的见解。然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范浚的形象发生了众多演变。他的《心箴》在南宋除受朱熹赏识外,其他罕有所及,吕祖谦甚至对此颇为不屑;元人视阈中的范浚以“文学”而非“道学”显;范浚在明清被公认为理学家,还一跃升为“婺学开宗”,这归因于婺学传统重建、王学冲击、嘉靖帝御注《心箴》等力量的助推。范浚尽管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均有独到见解,但这并不等于说范浚属于浙东事功学派。因为范浚是在心性之学的基础上,才开展事功经世与“王霸义利”的讨论,与朱熹、陆九渊的心性之学相近,而与陈亮、叶适的浙东事功思想有别。宋明思想家学派划属的一般原则,根本在于对形而上的本体论、心性论的讨论,而非简单的经世思想或者表层的治世行为。范浚在婺学谱系中经历了由微到著的变化,这一现象,在闽学、关学等其他地域理学中也屡见不鲜。这些例子说明地域理学谱系的生成以及乡贤能否进入这一谱系,不独取决于个人学说的殊胜性,还受到学派门户之争、政治权力、现实关怀等诸多非思想因素的干预。
【关键词】:范浚 婺学 道统 历史形象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244.9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5
  • (—) 问题的提出8-9
  • (二) 学术史回顾9-14
  • (三) 研究思路14-15
  • 一、范浚的生平与学术渊源15-21
  • (一) 生平与家世15-16
  • (二) 思想与学术渊源16-21
  • 二、范浚理学思想的心学特征21-34
  • (一) “道”本论与“心”本论21-23
  • (二) “天下一性”的心性论与“存心尽性”的修养工夫23-25
  • (三) 贯人心道德于经史之间25-28
  • (四) 诗文中的理学气息28-34
  • 三、范浚的经世思想34-43
  • (一) “格君心、主更化、慎朋党”的政治思想34-37
  • (二) 统筹备战、作战、善后的军事思想37-40
  • (三) “理财均输,蠲赋惠民”的经济思想40-43
  • 四、从“诗文”、“儒林”到“道学”:范浚形象的历史演变43-57
  • (一) 朱熹、吕祖谦对《心箴》的不同评价43-44
  • (二) “文章名家”——元人视阈中的范浚印象44-46
  • (三) 中晚明范浚入“道学”、“儒林”的反复46-47
  • (四) 清代范浚“婺学开宗”地位的定型47-51
  • (五) 范浚“婺学开宗”地位形成的动因51-57
  • 五、范浚思想的学派归属及评价57-64
  • 余论64-71
  • 附录71-73
  • 参考文献73-78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8-79
  • 致谢79-82
  • 浙江师范大学学位论文诚信承诺书8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金晓刚;;范浚文集版本考述[J];吕梁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2 陈广宏;;王慎中与闽学传统[J];文学遗产;2009年04期

3 周天庆;;论明代福建朱子学派的理学史意义[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秀娟;范处义及其《诗补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366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10366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e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