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魏晋狂狷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8 12:01

  本文关键词:魏晋狂狷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狂狷 儒道 魏晋狂狷 《世说新语》


【摘要】:自《论语·子路》首次提出“狂狷”,狂狷思想开始逐渐成为中国文化领域里一个独特的精神符号。狂和狷最初是儒家相对于“中行”和“乡愿”提出的两种人格典型,经过不断演变狂和狷逐渐合并作为一个整体的思想形态而存在。魏晋时期,中国知识分子个性解放,也是狂狷思想的发展时期,先秦儒家提出的狂狷在魏晋思想大融合的环境中也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精神风貌。本文拟从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的视角来解读魏晋狂狷思想,在关注传统主流思想的同时将注意力投向异端思想,以期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在中国古代思想发展进程中,魏晋思想独树一帜,其中魏晋狂狷上承先秦儒家思想同时又融合道家等思想,在魏晋极其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发展起来,这些特殊性使其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本论文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关于“狂狷”的探源。首先,从文字训诂的角度分析“狂”“狷”以及“狂狷”等相关概念的内涵,以此作为“狂狷”释义的基础。其次,探究“狂狷”的思想渊源,尤其是探寻“狂狷”的先秦儒道思想渊源。第二部分:重在论述魏晋狂狷的特殊成因。首先,立足于魏晋的时代背景,分析魏晋时期的生存状态,探寻魏晋狂狷思想形成的现实土壤。再结合当时整个魏晋思想大融合的背景,分析其对魏晋狂狷产生的突出作用。最后,分析汉魏六朝时期人物品评标准的转变对士人风貌的影响。第三部分:以《世说新语》中的人物为参照论述魏晋狂狷形态,探究其思想实质。《世说新语》作为魏晋思想风貌的一面镜子,对魏晋士人精神风貌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精彩的展现,是了解魏晋人物群体和社会思潮的最佳读本,尤其《栖逸》、《任诞》、《简傲》、《忿狷》等篇目更是可以作为探究魏晋狂狷的切入点。本文将以《世说新语》人物为主要参照,分析魏晋士人在言行风貌上的狂狷表现,再分析狂狷思想对魏晋文学的影响,从而对本文中心论点进行概括总结,梳理出魏晋狂狷的形成渊源和发展演变。
【关键词】:狂狷 儒道 魏晋狂狷 《世说新语》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23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3
  • 研究价值及意义8-9
  • 研究现状与成果9-13
  • 1 有关狂狷的考辨13-36
  • 1.1“狂狷”文字探源13-20
  • 1.2 狂狷思想探源20-36
  • 1.2.1 儒家思想中的狂狷因子20-28
  • 1.2.2 道家思想中的狂狷因子28-36
  • 2 魏晋狂狷思想的特殊成因36-44
  • 2.1 魏晋士人的生存环境36-39
  • 2.1.1 自然灾害与社会动乱36-38
  • 2.1.2 士人的焦虑和恐慌38-39
  • 2.2 魏晋的思想环境39-42
  • 2.3 人物品评标准的改变42-44
  • 3 魏晋狂狷思想的表现44-55
  • 3.1 魏晋狂狷在言行上的表现44-50
  • 3.1.1 饮酒裸裎、任诞狂放44-48
  • 3.1.2 蔑视礼法、任情自然48-50
  • 3.2 魏晋狂狷在文学上的体现50-55
  • 3.2.1 骋情51-53
  • 3.2.2 慷慨任气53-55
  • 结语55-57
  • 参考文献57-60
  • 后记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志熙;评徐公持的《魏晋文学史》[J];文学评论;2001年02期

2 窦绍静;;从才气品评风尚看魏晋文学新变[J];河西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3 罗宏梅;王林;;魏晋文学的特征[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4 李光摩;;“魏晋文学自觉论”的迷思[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李德辉;;著作局与魏晋文学[J];学术论坛;2012年01期

6 宋秋安;《庄子》与魏晋文学[J];许昌师专学报;2000年04期

7 宋文涛;读《魏晋文学史》札记[J];社科纵横;2001年06期

8 王一涵;琴音与诗意——试论魏晋时期琴与文学的相互关系[J];理论界;2003年06期

9 芮宏明;“这是我讲文学史的最大观点”——试述钱穆关于魏晋文学观念自觉的阐释[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10 陈蒲清;执着追求,令人瞩目——谈《玄学与魏晋文学》[J];长沙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高级编辑 王琪森;开埠前上海并非东海边“小渔村”[N];解放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孙宝;魏晋文学与儒学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兰宇冬;物色观形成之历史过程及其文学实践[D];复旦大学;2006年

3 吕玉霞;魏晋时期儒佛道思想互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家玲;魏晋拟代诗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2 谢晋洋;魏晋南北朝怀思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杨阳;魏晋南北朝贵游文学研究[D];湘潭大学;2014年

4 张凯;魏晋诗歌重言词研究[D];西藏民族大学;2016年

5 徐红霞;魏晋狂狷思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

6 陶士云;玄学观照下的魏晋文学嬗变[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种光华;魏晋文学楚辞接受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8 马燕华;魏晋南北朝岁时赋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周光玲;梁启超对魏晋文学的接受[D];南昌大学;2012年

10 林媛;论魏晋文学的悲情特征[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081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11081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f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