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皮尔斯“三元组合”符号学理论视角下的政治演说分析

发布时间:2016-09-10 14:22

  本文关键词:论符号学三分法对语言哲学和语言逻辑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山东大学》 2009年

皮尔斯“三元组合”符号学理论视角下的政治演说分析

钟玉琴  

【摘要】: 皮尔斯的两个三元组合为政治演讲研究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手段。本文旨在从皮尔斯的符号学理论分析乔治·布什的四篇政治演说。 作为当代社会科学领域的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符号学为各种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具有方法论意义的认识工具,其研究范围涉及事物符号的本质、特征和变化发展规律、符号的意义以及符号与人类的关系。皮尔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哲学家、逻辑学家,实用主义的创始人。符号学的研究领域广泛,近来对这门学科急剧增长的兴趣也最终证明了皮尔斯的真正地位。 皮尔斯指出符号学旨在研究一切符号,不仅仅局限于语言符号。皮尔斯符号学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两个相互交叉的“三元组合”。首先是“符号媒介”、“指称对象”以及“符号意义”三者的结合。另一个三元组合讨论的是符号的分类问题。皮尔斯把三个“普遍范畴”(universal categories)应用于符号媒介与指称对象之关系的具体分析,进而得出三种符号类型:图像(icon)指示(index)象征(symbol)。他关于图像符号(icon)、指示符号(index)和象征符号(symbol)的划分,对符号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皮尔斯看来,符号的丰富性就在于图像、指示、象征成分的有机结合。 美国总统演说堪称英语语篇的典范,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政治演说是政治家面向大众所做的有关内政外交的言语交际活动。就其所涵盖的内容来说,分为就职演说、国内演说、军事演说和外交演说四种类型。政治演说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目的性极强的言语活动,而要促成这种目的的完成,讲话人就要重视与听众建立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是双向、互动的。 通过总结,作者发现在符号学领域的研究中真正做到利用符号学的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并不多。作者选取了美国第43届总统George W.Bush所做的这四类演说中的各一篇,用以本文分析语料,从皮尔斯的符号学角度对政治演说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作者认为皮尔斯的符号学理论在研究政治演讲中是更具解释力的理论框架。通过本文研究,一方面有助于从符号学角度深化对政治演说的认识---动态的符号指号过程,另一方面对政治家的语言符号技巧也有管窥的作用。表征、对象及解释三位一体的符号观为政治演说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解释项的提出大大提升了听众在演说中的地位。本研究扩张了皮尔斯符号学理论的应用范围,有力地证明了三元关系理论和符号三分法在分析总统演讲中的解释力,同时本研究对政治语言研究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H315
【目录】:

  • Abstract in English9-11
  • Abstract in Chinese11-13
  • List of Figures13-14
  • List of Tables14-15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5-19
  • 1.1 Reasons for the Study15-16
  • 1.2 Purpose of the Study16-17
  • 1.3 Layout of the Thesis17-19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9-31
  • 2.1 An Overview of Semiotic Theory19-25
  • 2.1.1 Features of the Research on Semiotics19-21
  • 2.1.2 General Research Situation of Semiotics in China21-22
  • 2.1.3 Deficiencies of Chinese Semiotic Study22-24
  • 2.1.4 Main Arguments about Semiotics in the Academic Field24-25
  • 2.2 An Overview of Political Speech25-31
  • 2.2.1 Definition of Political Speech25-27
  • 2.2.2 Previous Studies of Political Speech27-31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the Thesis31-43
  • 3.1 Brief Introduction to C. S. Peirce31-33
  • 3.2 Basis of Peirce's Semiotic Theory33-35
  • 3.3 Peirce's Theory of Triadic Relation35-38
  • 3.4 Peirce's Trichotomy of Sign38-40
  • 3.5 C. S. Peirce in China40-43
  • Chapter Four Analyzing Political Speech from Peirce's Two Semiotic Triads43-69
  • 4.1 Choice of Data43-45
  • 4.2 Bush's Political Speeches under Peirce's Triadic Theory45-60
  • 4.2.1 Triadic Semiosis and Political Speech Analysis45-50
  • 4.2.2 Sign Growth Theory50-55
  • 4.2.3 Interpretant and Main Bodies55-60
  • 4.3 The Analysis of Political Speeches under the Trichotomy60-69
  • 4.3.1 Icon, Index and Symbol Distributing in Bush's Four Speeches60-67
  • 4.3.2 The Trichotomy and Political Intention67-69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69-73
  • 5.1 Major Research Findings69-70
  • 5.2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70-73
  • Bibliography73-79
  • Appendix79-91
  • Acknowledgements91-93
  • List of Published Papers93-94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94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曙山;;论符号学三分法对语言哲学和语言逻辑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卢德平;皮尔士符号学说再评价[J];北方论丛;2002年04期

    3 谈媛;;从皮尔斯符号学的角度分析英语委婉语[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4 胡壮麟;当代符号学研究的若干问题[J];福建外语;1999年01期

    5 向容宪;符号学与语言学和逻辑学[J];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6 卢德平;论符号的分类问题——皮尔斯研究札记[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7 王铭玉;对皮尔斯符号思想的语言学阐释[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8年06期

    8 陈治安,文旭;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三届研讨会综述[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9 翟丽霞;刘文菊;;皮尔斯符号学理论思想的语言学阐释[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10 胡瑞娜;王姝慧;;皮尔士符号学的实用主义特征及其后现代趋向[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文旗;换一个角度打量语文——言语教学探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2 仝国斌;;汉字性质的符号学观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刘雅虹;;空间形象的格雷马斯符号学解读——以《永别了,“小羊羔”!》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杨增宏;;甲骨文会意字的象似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嵇晨頔;;符号、商品与制度——论超级英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6 乔小六;;对索绪尔“语言任意性”的再认识[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张昕;;商标显著性的基本理论分析[J];中华商标;2009年02期

    8 魏哲峰;CBI教学模式与《新视野大学英语》[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9 毕青;;从格雷马斯叙事学视角解读《三次奇遇》[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周薇;朱乐红;罗炜;;汉语语序的“顺序象似性”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征;翁立伟;;男性气质展示:《非诚勿扰》男嘉宾呈现的男性形象分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健刚;董静;;从符号学看标点在语音文本中的技术实现[A];2011'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铭玉;;谈语言符号学理论系统的构建[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4 张学立;甘进;;贵州逻辑研究三十年[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张静;;宋词的象似性微探[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6 李健;;《天使与魔鬼》:对科学与宗教关系的再思考[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7 王丽;;技术中的符号[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8 金科芳;;符号学视角下的英语词条结构[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舒红;;关于地理空间认知[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10 刘玮琳;;廊桥信仰文化的社会功能——以寿宁廊桥为研究对象[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洁;建构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曹磊;翻译的修辞符号视角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唐斌;《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的话语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黄德先;文化途径翻译研究:争议与回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张喆;英语言语幽默的图式特征及解读难题探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王春秀;现代俄语同义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龙金顺;英语写作修辞的符号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原雪;二语/外语语境下的批判性阅读理论构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萍;英语政治演讲的评价性分析[D];河北大学;2009年

    2 崔玲玲;英语政治新闻中意识形态的批评语篇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刘欢;儿童绘本的表意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潘红英;时政深度报道的传播符号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梁爽;关于网络符号作为一种新兴的视觉文化现象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朴明实;关于纹章对现代标志设计影响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邹玲;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敏;符号学视野下的城市文化元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袁敏;非传统商标的法律保护[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孟斌;考研培训班招生手册的批评话语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德平;皮尔士符号学说再评价[J];北方论丛;2002年04期

    2 张良林;索绪尔与皮尔士符号学观差异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3 王少娣;;翻译“求同”更需“存异”——从语言发展和读者包容性的视角看翻译[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张德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J];当代语言学;2004年01期

    5 贺川生;乔姆斯基语言天赋思想的皮尔士哲学根源:溯因逻辑[J];当代语言学;2004年02期

    6 李廷揆;;略述罗朗·巴尔特的符号学[J];法国研究;1986年02期

    7 李巧兰;皮尔斯与索绪尔符号观比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胡壮麟;当代符号学研究的若干问题[J];福建外语;1999年01期

    9 曲跃厚;皮尔斯哲学中的“信念”概念[J];国外社会科学;1995年11期

    10 向容宪;符号学与语言学和逻辑学[J];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宏伟;英汉委婉语对比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甘露;;浅析英语政治演讲中的概念隐喻[J];青年文学家;2011年04期

    2 蓝小燕;;从象似性看政治演讲的文体效果[J];山东外语教学;2008年03期

    3 姚兆宏;曹艳琴;;象似性理论观照下的奥巴马竞选胜利演说解读[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4 孙静;;英语政治演讲中情态动词的人际意义研究[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5 何咏梅;;英语政治演讲语篇中情态动词的人际功能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6 杨智慧;;皮尔士的三分法符号及符号象似性[J];学理论;2009年28期

    7 姜志伟;;中、英政治演讲中礼貌原则对比研究——胡锦涛、布什高校演讲个案研究[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年11期

    8 潘月玲;;对奥巴马就职演说的批评性话语分析[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年02期

    9 刘萍萍;;政治演讲中的文化语境策略[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周静敏;;中美政治演讲中旅途隐喻的对比认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红阳;程春松;;英语政治演讲和学术演讲的情态对比研究[A];全球化中的英语演讲:挑战与创新——首届全国英语演讲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贺春燕;王有科;李捷;张广忠;;氮磷钾配比对景电灌区枸杞生长及产量的影响[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9 木本粮油产业化论文集[C];2009年

    3 郭传甲;李清宏;;猪杂种优势利用专题研究回顾与浅见[A];养猪三十年记——纪念中国改革开放养猪30年文集(1978-2007)[C];2010年

    4 汪天云;;从廉政影视作品认识当今社会心理的抉择[A];激浊扬清——廉政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李步高;李根银;王效京;薛尚君;石建中;刘宏;曹果清;周忠孝;;山西白猪三元杂交组合肥育性能和胴体及肉质性状的研究[A];中国动物遗传育种研究进展——第十五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月;[N];中国信息报;2003年

    2 严泽胜/文;[N];社会科学报;2003年

    3 郭静;[N];中国工业报;2005年

    4 姜赫;[N];光明日报;2003年

    5 韩歌;[N];中国工业报;2005年

    6 北京华都种猪繁育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服务部 张志国;[N];中国畜牧报;2002年

    7 郎楷淳 编译;[N];国际商报;2003年

    8 包国红;[N];华夏时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玉琴;皮尔斯“三元组合”符号学理论视角下的政治演说分析[D];山东大学;2009年

    2 马涛;就克林顿在北大的演讲的个案分析试论政治演讲语篇中的人际意义[D];苏州大学;2002年

    3 马建和;英语政治演讲的功能文体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4 刘惠玲;英语政治演讲语篇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何平;英语政治演讲的体裁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6 赵文博;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的人际功能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7 周静敏;中美政治演讲中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8 姚雪丽;英语政治演讲语篇隐喻功能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尚海燕;语篇与意识形态对政治演讲语篇的批评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刘姗姗;美国总统布什针对9.11事件发表演说的态度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论符号学三分法对语言哲学和语言逻辑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29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1129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d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