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帛书》的政治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6 12:22
本文关键词:《黄老帛书》的政治思想研究
【摘要】: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大批文物。其中三号汉墓最为引人注目,出土帛书共计28种,12万余言。其中,《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经法》、《十六经》(或称《十大经》)、《称》、《道原》四篇引起学术界极大兴趣。对此,学术界目前有《黄老帛书》和《黄帝四经》这两种最为主流的称名,笔者采取《黄老帛书》这一名称。此出土文献历经40余年的研究,可谓硕果累累。《黄老帛书》在“道”论的基础上融合阴阳、儒、墨、名、法等各家学术优长,其借“阴阳剖判”区分了形上本体之“道”与自然规律之“天道”(或曰“天地之道”),从而保证了“道”作为世界本原的本体地位,当“道”体具化为“天地之道”时又展现为“阴阳”两个方面,“人”效法“天地之道”就获得了人类社会秩序的合理性,如此,天、地、人就统一于“道”,世界的统一性被保证了。在此基础上,帛书建立了“以法为符、皆断于法”的法治观念、“文武并用、刑德兼施”的治国之术、“贵贱有恒位”的等级秩序和以武力兼并统一的战争观等一整套的政治主张。分析了帛书“无为而治”的本质是一种“抱道执度”的无为术,也看到其政治理想“太上无刑”是一种从“有为”而进于“无为”的路径,显示出与《老子》的很大不同。笔者主要采用逻辑分析的方法对《黄老帛书》思想进行梳理,并与《老子》思想进行了比较,以便于看出《黄老帛书》对原始道家思想的发展,将其置于战国中期至末期这段历史中进行考察。可以说,《黄老帛书》从“道”的形上本体层面来寻求人类社会秩序合理性是有巨大意义的,其以“法”治国的思想意义重大,“文武并用、刑德兼施”的治国之术对中国政治思想影响深远,其融贯诸家对中国学术的价值不可忽视。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22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增田;“道”何以“生法”——关于《黄老帛书》“道生法”命题的追问[J];管子学刊;2004年02期
2 张增田;《黄老帛书》成书年代的新假说[J];管子学刊;2005年02期
3 张增田;《黄老帛书》法治思想初探[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龙晦;;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前古佚书探原[J];考古学报;1975年02期
5 崔永东;帛书《黄帝四经》中的刑法思想[J];法学研究;1998年03期
6 乔健;;论《黄帝四经》对老子思想的修正[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9期
7 樊建武;;因性而施刑德相养守名分——《黄帝四经》德育思想探微[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8 董英哲;《经法》等佚书是田骈的遗著[J];人文杂志;1982年01期
9 吴光;;关于黄老哲学的性质问题——对《黄老帛书》和《淮南子》道、气理论的剖析[J];学术月刊;1984年08期
10 刘笑敢;庄子后学中的黄老派[J];哲学研究;1985年06期
,本文编号:12585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1258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