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从习惯性立场看胡塞尔超越性的缺陷

发布时间:2017-12-21 07:30

  本文关键词:从习惯性立场看胡塞尔超越性的缺陷 出处:《浙江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主客二元 习惯性立场 超越性


【摘要】:超越性在胡塞尔的思想中意味着获得自身和向自身之外的事物超越两个层面,前者悬搁经验之物,后者则是对经验之物包容的超越,由此,胡塞尔才得以建立以先验自我为基础的哲学体系。尽管经验之物在这个过程中并非不起作用,但在胡塞尔看来,正是由于对经验之物的剥离、超越、对立,才最终使先验自我获得了自身。所以说,胡塞尔认为的先验自我是最纯粹、彻底的基础,因而不带有一丝经验的内容,而通过先验自我向外在超越的方式,先验自我又必然与经验的世界联系在一起,因而胡塞尔得以建立以先验自我为基础的主客二元合一的世界。 但是,本文通过对西方哲学史的梳理后认为,虽然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哲学家都试图通过剥离经验或合理地超越经验以获得最明白无误的基础,可最终带来的却是整个理论的失败。也就是说,理论的产生源于先验与经验的共同作用,经验总是在时空中展现出新的内容,不断地迫使先验去“约束”这些新的内容,迫使理论不断地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先验与经验的内容总是混杂着出现在我们意识的对象中,让我们分不清到底什么是“意向对象”和“意向行为的对象”。 逻辑、思维规律、本体、世界的基础……无论何种我们曾自信地认定为纯粹的东西,必定包含着先验与经验的两面性——通过经验显现但又高于经验,它必定只能在先验与经验交互运动发展的过程中将自己推向更高的目标,这样的观点,使本文产生了一种习惯性立场作为理论视野的出发点。 当确立了习惯性立场后,本文对胡塞尔超越性思想是否使先验自我获得了纯粹的自身和是否真正超越到了外在产生了质疑,本文通过分析先验自我之超越性表现后指出,尽管胡塞尔认为超越性实现了以先验自我为基础的主客二元统一世界,但实际上,他并没有彻底地完成这项工作。 然而,证明指出胡塞尔超越性中的问题并不是本文想要达到的目的,本文的真正目的恰如在导论部分所说的,只有辨明人应该被何种理性指引才能真正达到存在之目的。所以,本文题为“从习惯性立场看胡塞尔超越性的缺陷”,这不意味着要指摘胡塞尔存在的这个问题,而是要从这种分析中总结出胡塞尔的思维方式在何种程度上促进了认识存在目的的发展,以及从他留下的这些问题中反映出那些依旧没有被我们这个时代所克服的潜在的思维难题。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516.52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祖平;程东旺;;基于交互主体性理论的大学德育生活化路径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2 周家荣;廉永杰;;主体间性哲学思想的人本特征[J];北方论丛;2007年06期

3 顾梅珑;;审美主义的内在危机及其超越[J];北方论丛;2010年05期

4 张彤;;胡塞尔的生活世界学说——对欧洲科学危机问题的思考[J];北方论丛;2011年05期

5 王勇;;论康德开辟的哲学道路[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4期

6 万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中的主体意识——以民间文学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7 李晓红;论思的合理性[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05期

8 金敏;郑又成;;意向性构成理论的自我完善——胡塞尔从静态现象学转向发生现象学的内在逻辑[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李学武;;浅论胡塞尔意识的共现结构[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华有杰;;功能翻译理论中主体和主体间性的现象学考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潘威;;描述现象学心理学与解释现象学心理学的比较研究[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孙承叔;;资本与现代性——马克思的回答[A];上海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创新论坛2007论文集[C];2007年

3 舒红跃;;梅诺—庞蒂的身体现象学及其对传统哲学问题的解决[A];现代德国哲学与欧洲大陆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王艳玲;;原创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意义[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2年

5 孙承叔;;回到生活世界——西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革命转向[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10)[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波;论现象学方法与概念对艺术审美本质研究的意义[D];山东大学;2010年

2 卓立;历史相对主义的脉络[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方新文;对话德育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袁建辉;政府公共服务中的伦理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宋朝普;青年卢卡奇对现代性的批判[D];复旦大学;2011年

6 唐杰;胡塞尔哥廷根时期“同感”概念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高来源;论人在经验世界中的超越[D];黑龙江大学;2011年

8 陈多闻;技术使用的哲学探究[D];东北大学;2010年

9 王煦;陆象山心学美学智慧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10 王琳琳;论私权及其体系化[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涛;生活世界与感性世界[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颖君;德育视角下的高校师生关系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3 王晶;师生主体间性视阈下的中学德育课教学过程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赵克;论近现代中国对西方悲剧理论的引进和接受[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5 李静芝;论叶维廉的纯诗理论[D];西南大学;2011年

6 王林;风俗习惯的司法适用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陈建波;基于生活世界的教师专业成长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崔伟锋;以格洛—庞蒂的身体性空间为基础理解知觉的现象学[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康雅雄;韦尔施美学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唐世秀;信念与知识、真理、行为关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152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13152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e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