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章学诚“六经皆史”与阳明“五经皆史”之关系探究——兼论礼制儒学与心性儒学

发布时间:2017-12-26 04:45

  本文关键词:章学诚“六经皆史”与阳明“五经皆史”之关系探究——兼论礼制儒学与心性儒学 出处:《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章学诚 王阳明 六经皆史 五经皆史


【摘要】:实斋"六经皆史"是建立在其道论基础上的,而实斋的道论和道器合一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道乃万物之所以然之"道",是没有形名的。此道必借世间万物来显示,这是第一层面的道器合一;第二层的道乃圣王参照第一层"道"的形气化轨迹而制定合乎道之制度法规,也即周公之治道。其道器合一表现为道(圣王治道)出自于器(有形世象、人伦日用);第三层之道乃是载入典籍中的道,即孔子所述之道,而此道的根源乃是周公之道。因此,孔子六经之道其实并不是道,而是器。此层面的道器合一乃是周公之道与六经之合一。实斋之道论最后停留在第二层,这使其更接近朱子而不是阳明。其"六经皆史"乃是第三层之道向第二层之道的回归,即六经之道向周公之道的回归。而实斋"六经皆史"与阳明"五经皆史"相比较,只是形似而内核大相径庭。实斋思想的路数依然属于朱学范畴。实斋与阳明之不同,体现的也是礼制儒学和心性儒学之不同。
【作者单位】: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基金】:宁波市浙东文化研究基地课题“王阳明的宇宙论和道德学说研究”(JD15ZDB)
【分类号】:B248.2;B249.7
【正文快照】: 实斋“六经皆史”与阳明“五经皆史”的关系,经常被学者提到,如钱钟书、三田村泰助、苏庆彬等。[1]61、93、155、180-184黄兆强先生也注意到其联系和区别。[1]93、155有学者曾进行了分析,但仍有不明之处。1笔者在这里冒昧补充。要理解其关联,首先要搞清楚实斋之道论与阳明良知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计宏伟;“六经皆史”究原[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S2期

2 计宏伟;“六经皆史”究原[J];历史教学问题;2000年05期

3 田河,赵彦昌;“六经皆史”源流考论[J];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03期

4 葛菜云;浅论历代“六经皆史”说[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杨祖逵;;试论“六经皆史”之演变及学术价值[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年02期

6 叶艳辉;;浅析“六经皆史”[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年12期

7 张万红;;“六经皆史”辨正[J];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8 张娣英;从“经学即理学”到“六经皆史”说[J];益阳师专学报;2002年04期

9 蔡方鹿;;蒙文通对六经皆史说的批评及其经史观的时代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江湄;;章太炎《春秋》学三变考论——兼论章氏“六经皆史”说的本意[J];史学史研究;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巍;;章学诚“六经皆史”说的本源与意蕴[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6年卷[C];2006年

2 刘巍;;经典的没落与章学诚“六经皆史”说的提升[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7年卷)[C];2007年

3 曹德良;;试论章学诚的“六经皆史”——以《文史通义》自刻本为中心的考察[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四辑)[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台湾高雄师范大学经学研究所教授、所长 郑卜五 本报记者 陈菁霞 采访整理;“六经皆史”还是“六经皆经”?[N];中华读书报;2011年

2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吴根友;道论:乾嘉时代的哲学形上学(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尹丽峰;“六经皆史”的近代诠释及其意义[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龙秋;“六经皆史”说考论[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3 刘雄伟;试论“六经皆史”说中的学术致用思想[D];吉林大学;2009年

4 杨才荣;章学诚“六经皆史”意蕴探究述评[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炎;六经皆史[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358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13358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3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