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诠释的有效性何在——基于北宋理学经典诠释有效性要素的考察
本文关键词:经典诠释的有效性何在——基于北宋理学经典诠释有效性要素的考察 出处:《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一种新的思想形态或认知范式的形成和发展,与经典文本的理解与诠释密切相关。处于转型之际的北宋理学经典诠释的相关机制,特别是"诠释何以有效"的问题值得深度发掘。北宋理学经典诠释的有效性来自"思想的内部融贯性"与"概念设定的形上性"两个要素,在孙复、欧阳修、王安石、张载与二程的经典诠释中有明显体现。对于北宋理学经典诠释有效性的考察,一方面回答了"一种有效的经典诠释应该具备哪些要素"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为传统儒学的现代诠释提供了诸如唯物主义维度、哲学方法论维度等衍生性的思考。
[Abstract]: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 new thought-form or cognitive paradigm, a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classical texts. The related mechanism in transition on the occasion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Neo Confucianism of classical interpretation, especially the "interpretation of how effective the problems worthy of deep excavatio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Neo Confucianism classic interpret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nal thoughts from" the coherence and the concept of "set" metaphysical "two elements, in Sun Fu, Ou Yangxiu, Wang Anshi, Zhang Zai and two classical interpretation have evident.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Neo Confucianism classic interpret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hand answered" an effective interpretation of classics should have what elements. The problem, on the other hand also provided such as materialism dimension to modern interpret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 thought, philosophical methodology dimension derivative.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9批面上资助“北宋理学经典诠释机制研究”(2016M591686)
【分类号】:B244
【正文快照】: 一种新的思想形态或认知范式的形成和发展,与经典文本的理解与诠释密切相关,汤用彤就曾以“不囿于成说,自由之解释乃可以兴。思想自由,则离拘守经师而入启明时代”1来对二者看似对立实则依存的关系给予辩证的论说。在“思想自由”与“成说拘守”的转换之间,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锡琛;;经典诠释的向度与中国哲学的理论重建——“经典诠释与哲学体系之建构国际会议”侧记[J];哲学动态;2006年05期
2 张云江;;论现代性语境下的佛教经典诠释[J];法音;2009年03期
3 ;《东亚近世儒学中的经典诠释传统》研究计划简介[J];中国哲学史;2002年01期
4 程洁如;;解释与理解——浅析中国经典诠释的建构[J];理论界;2014年01期
5 余树苹;解释的张力——记第七次“东亚近世儒学中的经典诠释传统”学术研讨会[J];哲学动态;2002年04期
6 ;书讯[J];中国哲学史;2004年04期
7 蔡方鹿;;宋明理学之经典诠释思想刍议——兼论与西方诠释学的异同[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1年01期
8 陈志伟;;诠释目的与中国传统经典诠释[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9 陈居渊;论杨慎的经典诠释学思想[J];学术界;2002年01期
10 陶清;;“经典诠释学”与“经学诠释学”——兼与魏长宝同志讨论[J];哲学动态;2006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中江;;儒家经典诠释学的起源[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七辑)[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李翔海;“述而不作”与中国经典诠释的理论特质[N];光明日报;2007年
2 江向东;郑吉雄:清儒经典诠释的拓展与限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3 潘德荣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历史与经典诠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严正;简论中国传统经典诠释学的确立[N];光明日报;2000年
5 特邀主持人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杨庆中;经典诠释与国学新视野[N];光明日报;2011年
6 李子;重视儒家经典诠释 保护优秀传统文化[N];光明日报;2006年
7 记者 田垣;儒家经典诠释问题学术座谈会举办[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耿芳朝;朱熹经典诠释学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005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1400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