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海德格尔反现代主义哲学忧伤话语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09 15:31

  本文关键词:海德格尔反现代主义哲学忧伤话语分析 出处:《学术探索》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海德格尔 存在主义哲学 思乡情结 反现代主义思想


【摘要】: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是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先驱。他在存在主义哲学中透露出的现代人的焦虑感、忧郁气质和对诗意栖居的不懈探求,充分体现出反现代主义的立场和态度。具体而言,海德格尔的反现代主义哲学思想可以解读为"思乡情结",它是对欧洲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引发的现代人精神分裂型保守思想的形象反映。在海德格尔眼中的现代社会已经变成一个无根之地,"无家可归是在世的基本方式",因此,思乡的人都不得不寻找一个无归之境。再者,他认为现代人备受机器技术的困扰,以及现代人逐渐习惯于趋同的社会团体生活模式,都说明人的自然存在的基本节奏遭到破坏。因此,他的哲学思想不由自主地充满着忧郁情怀,继而变成思想矛盾纠结的载体。本文以为,今天的我们如何正确认识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中的反现代主义思想和由此形成的忧郁话语,对当下的现代人如何看待和处理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矛盾和冲突大有裨益。
[Abstract]:In 20th century, Martin Heidegger, a German philosopher, was a pioneer of existentialist philosophy. In his existentialist philosophy, he revealed the anxiety, melancholy and unremitting search for poetic dwelling in modern people. Specifically, Heidegger's philosophy of anti-modernism can be interpreted as "homesickness complex". It is a reflection of the modern schizophrenic conservatism triggered by the two world wars in Europe. In Heidegger's eyes, modern society has become a rootless land. "homelessness is the basic way to live", so homesick people have to look for a place where they can't go home. Moreover, he believes that modern people are beset by machine technology. As well as the modern people gradually used to converge in the social group life model, which shows that the basic rhythm of human nature has been destroyed. Therefore, his philosophical thoughts can not help but be filled with melancholy feelings. Then it becomes the carrier of ideological contradiction. This paper thinks that how do we correctly understand Heidegger's existentialist philosophy of anti-modernism thought and the formation of melancholy discourse. It is of great benefit to modern people how to treat and deal with the contradictions and conflicts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society.
【作者单位】: 三明学院外国语学院;
【基金】:三明学院引进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经费项目(16YG01S)
【分类号】:B516.54
【正文快照】: 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是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在海德格尔看来,全部的西方思想史只关注存在着的事物,而遗忘了存在着的事物的存在。海德格尔颠覆了前人传统的哲学思想。他深受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84~1900)哲学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晓鹏;论存在主义哲学对虚无概念的究诘[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05期

2 耿海英;存在主义哲学的转向——对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一种解读[J];中州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3 李娟;舒坤尧;;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理论[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2期

4 胡平;;孤独与渗透——存在主义哲学背景下人与产品的关系浅析[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吴岳添;萨特的《间隔》和他的存在主义哲学[J];学习与思考;1982年04期

6 谢随知;略论存在主义哲学流派的共同点[J];苏州大学学报;1983年01期

7 赖祖德;存在主义哲学剖析[J];河北学刊;1984年01期

8 刘放桐;我们应当怎样正确评价存在主义哲学[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9 刘慧晏;存在主义哲学会通[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10 赵雅莉;;浅析《池塘里》的存在主义哲学[J];青年文学家;2013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赵光旭;;华兹华斯自然观的存在主义特征研究[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存在主义哲学代表人物[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6年

2 吴岳添;纪念萨特[N];人民日报;2005年

3 记者 刘霞;研究发现快乐可以传染[N];科技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尹迪;作为存在主义哲学载体的境遇剧[D];武汉大学;2004年

2 李王琦;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视角下的《马尔特手记》中死亡母题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3年

3 米晓媛;存在着的别格——论克尔凯郭尔的存在主义哲学理论对《土生子》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019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14019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8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