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下的网络虚拟社会论要

发布时间:2018-01-11 15:35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下的网络虚拟社会论要 出处:《理论导刊》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虚拟社会 社会形态 生成逻辑 演化历程 世界历史


【摘要】: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网络虚拟社会有其内在的生成逻辑,人的虚拟化生存及其相应社会关系的形成、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方位变革分别是其形成的实践基础、技术机制和价值体现。无论是狭义上的界定还是广义上的泛指,网络虚拟社会本质上都是客观存在的能够展示人类大脑意识图景和虚拟构建及延伸现实社会中的真实场景的技术性社会形态。与以往的社会形态相比,网络虚拟社会体现出非聚集性、非独立性、非封闭性、非线性的基本特征,经历了连通的网络虚拟社会、共享的网络虚拟社会、感性的网络虚拟社会三个演化历程,并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其势必成为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Abstract]:As a new social form, the network virtual society has its inherent logic, the formation of virtual living and social relation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full range of changes to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are the practical basis of the formation of technology, mechanism and value. It is defined in narrow sense or broadly refers to the social nature of the virtual network is objective existence can show the human brain consciousness picture and virtual construct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real society in the real scene technical society. And the society compared to the network virtual society reflects the non aggregation, non independent, non closed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nonlinear, experienced a virtual social network connectivity, network virtual social sharing, perceptual network virtual society three evolution history, and reflects the strong vitality. It is bound to become an important trend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作者单位】: 贵州师范大学;
【基金】:201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年项目“网络虚拟社会中的道德问题与治理研究”(15CKS039)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B0-0
【正文快照】: 计算机、网络、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是这个时代最为耀眼的词汇,也是最能改变当代人类存在境遇的技术力量集群,而据此发展起来的网络虚拟社会,业已成为当代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场域,开创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新纪元,为我们展现了壮阔的虚拟化生存图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欢;;试论现代政府对网络虚拟社会的管理创新[J];青年文学家;2012年16期

2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积极探索网络虚拟社会管理[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2 刘雅静;;论加强网络虚拟社会管理[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石宇良;;网络虚拟社会相关问题研究[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4 陈东冬;;关于创新网络虚拟社会治理体制的对策建议[A];第十一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中国汽车产业集聚区发展与合作论坛论文集(人文社科与教育学分册)[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谷萍 薛培;成都:138起网络罪案形态各异[N];检察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唐仲江;要加强网络虚拟社会的法治建设[N];法制日报;2010年

3 江苏省南京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政委 赵向辉;创新网络虚拟社会管理的路径[N];人民公安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李铁柱;网络虚拟社会,管理不能虚弱[N];检察日报;2012年

5 夏羽 胡世成 湖北省十堰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支队长 十堰市公安局网安支队副主任科员;新形势下网络虚拟社会安全管理对策研究[N];人民公安报;2013年

6 无锡市崇安区检察院 毛亚平;如何参与网络虚拟社会管理创新[N];江苏法制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廉维亮;政府面对网络大潮如何顺势而为[N];人民政协报;2011年

8 记者 宋晓晖;网络虚拟社会管理首次纳入综治范畴[N];济南日报;2010年

9 辜胜阻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李洪斌 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武汉大学教授;以法治统领网络虚拟社会管理[N];法制日报;2011年

10 陈钢 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超越保护主义:网络虚拟社会儿童保护的新理念[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周率;网络虚拟社会治理与我国政治安全保障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2 宫奕璐;交往视域中的网络虚拟社会人的生存状态优化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3 董玉科;政治安全视角下的网络虚拟社会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4 苑博;社会主义法治背景下网络虚拟社会管理创新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4年

5 赵少钦;网络虚拟社会的伦理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02年

6 沈雁辉;从公安执法角度谈网络虚拟社会的法律规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7 王斐;中国语境下网络虚拟社会中的价值冲突与融合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郜云;南宁市未成年人网络虚拟社会适应及其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14101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14101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a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