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梁启超何以对朱舜水关注最晚而评价最高

发布时间:2018-01-18 01:06

  本文关键词:梁启超何以对朱舜水关注最晚而评价最高 出处:《山西档案》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梁启超 朱舜水 评价


【摘要】: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通过一系列文章对朱舜水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与介绍,与近代其他旅日知识分子相比,梁启超对朱舜水的关注在时间上可谓"最晚";梁启超从启蒙思想、实学思想两个方面对朱舜水的学术思想与日本水户学、宋明理学进行了比较研究。他基于学理研究基础之上的舜水评价,在全面性、系统性、深入性上又可谓"最高"。
[Abstract]:In the 1920s , Liang Qi - chao made a comprehensive study and introduction to Zhu Shunshui through a series of articles , and compared with other contemporary intellectuals in modern times , Liang Qi - chao ' s attention to Zhu Shunshui was " the most late " in time ; Liang Qi - chao made a comparative study on Zhu Shun - shui ' s academic thought and Japanese sect .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日韩开港与城市社会变迁”(项目编号:12BSS016)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249.9;B259.1
【正文快照】: 在明清鼎革之际陆续发生的中国人赴日乞师活动中,朱舜水的乞师行为极富文化上的影响力。近代,在急于效仿日本实现变法维新的舆论背景下,旅日士人将朱舜水的思想及事迹带入到国人视野之中。19世纪末黄遵宪最早对朱舜水的民族气节和乞师行为加以褒扬。孙中山在革命宣传中也时常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良明;浅析朱舜水的反佛思想[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韩东育;;朱舜水在日活动新考[J];历史研究;2008年03期

3 南炳文;;朱舜水生平考异三则[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5期

4 林敏洁;;论朱舜水对日本社会及文化的影响[J];中国典籍与文化;2010年04期

5 徐兴庆;;跨国界的文化传释——试论朱舜水对科举制的评价[J];日本研究;2012年02期

6 李兴盛;朱舜水及其在日本[J];黑龙江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02期

7 朝华;朱舜水纪念碑建成[J];鲁迅研究动态;1983年01期

8 李春光;论朱舜水对中日文化交流的贡献[J];社会科学辑刊;1987年04期

9 罗晃潮;朱舜水与日本华侨[J];八桂侨史;1992年03期

10 诸焕灿;今天是否还有朱舜水的直系后裔?[J];历史档案;199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韦祖辉;;朱舜水思想剖析[A];明史研究论丛(第五辑)[C];1991年

2 罗以民;;归化、儒化与文化坚守——明末朱舜水亡命日本的文化心态剖析[A];明长陵营建6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古尷崇雅;;朱舜水と黄宗义 明末清初日中交流の一断面[A];日语教学与日本研究——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江苏分会2011年刊[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王晓建;激东海之儒流[N];北京日报;2007年

2 浙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钱明;鲁王与朱舜水敕书真迹在日发现[N];光明日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岳振;明史研究者居庸关论道[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冷洁;朱舜水社会理想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2 田恬;朱舜水书简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尹朱研;朱舜水儒学对德川光国思想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5年

4 王刚;朱舜水实学思想的背景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熙文;试论朱舜水与中日文化交流[D];延边大学;2006年

6 宫倩;生存于中日夹缝中的人—朱舜水[D];山东大学;2012年

7 籍晨;朱舜水实学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8 谭璐;论朱舜水实学思想之反思及批判性特点[D];湘潭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387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14387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7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