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朱震易学哲学探微

发布时间:2018-03-03 14:28

  本文选题:象数 切入点:图书 出处:《山东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北宋时期,儒学复兴成为时代的主题,儒学选择《周易》作为其对抗佛、道二教,确立其正统地位的理论资源。朱震作为二程后学,以《程氏易传》为宗,和会张载、邵雍之学,融通汉宋易学,完成《汉上易传》一书,构建了以太极为最高本体的易学哲学体系。绪论部分介绍了当前学界朱震易学研究的概况,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使用的研究方法。目前学界对于朱震易学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大多集中于朱震象数与图书方面,于义理方面也有一定的探究,基本都是介绍朱震易学的基本面貌,对于其学理内部的逻辑联结、思想渊源以及脉络发展的探索等方面仍然有研究的空间。本文基于此,以逻辑与历史统一、实证与文献相结合、比较研究等诠释方法,深入探讨朱震易学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思想渊源,揭示其哲学体系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发扬朱震易学哲学的核心概念与思想,以期彰显朱震易学哲学天人相贯通的特色。朱震易学作为研究对象,必然要考察其学术环境与背景,梳理学术发展史,以客观的态度观照其文本。第一章首先叙述了朱震所处的时代现状及学术思潮,并介绍了北宋易学发展状况:一是图书易学作为新兴学术资源的兴起;二是义理易学由玄学易转向了儒理易。对于汉代象数易学,宋代学人少有提及,甚至持一种批判排斥的态度,而朱震有鉴于此,力图纠正易学发展之偏颇,融合汉宋易学。接着从政治仕途和学术交往两方面介绍了朱震生平及著述,朱震曾问学于上蔡谢良佐,与二程私淑理学大师胡安国同仕于朝,对二程门人杨时、尹q也多有赞赏,故其学属二程后学,其易学理论承自程颐。朱震易学著作《汉上易传》以程颐《易传》为宗,融通张载、邵雍之学,兼收并蓄汉代象数、宋代图书与义理易学。故本文最后梳理了汉代象数易学、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四子易学与朱震易学的传承关系,试图把握朱震学术性格发展的历史脉络和思想渊源。第二章阐述了朱震易学兼综象数与义理的诠释方法。四库馆臣认为朱震易学“以象数为宗,推本源流”,而其自述其学以程颐“《易传》为宗,和会雍、载”,两者似乎相互矛盾,其实不然。因为朱震认为《周易》象、数、辞、占都是对易道的显发,“圣人无不该也,无不遍也”,象数与义理两种解易理路都是源于《易传》对于《易经》的阐发,是《周易》天人之学的显现。因此其治易并不专取一家,而是博采众说,兼及象数、图书与义理三方面,其采用了卦变为核心包含动爻、卦变、互体、纳甲在内的汉魏象数体例,兼综河洛、先天图式展开的宋代图书之学以及程颐确立的义理解易方法而自成一套体系。哲学探索的是人与世界的问题,究根到底是关于世界本原为何,世界如何存在,人存在的价值意义以及如何达到这种价值意义的问题。本文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分别阐述了朱震易学宇宙本体论、宇宙生成论以及终极的人文关怀。第三章内容为本根于太极的宇宙本体论。太极一词最早见于《系辞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朱震沿续先儒诠释进路,从揲筮之法与大衍之数的关系和太极生成次序两个方面建构其易学本体论。朱震释太极为不动之数一,为象数之源。天地之数、大衍之数、河洛数、筮数、策数、五行数具有内在一致性,举其一则其余数在其中,而数则始于不动之数一,即数源于太极而生成;朱震训太极即太虚,太虚聚而有气,动而生阴阳两仪,阴阳二气动静变化生成金、木、水、火、土四象,阴阳、五行之气分布流行于四时而生成万物。故太极为阴阳之本,万物之权舆,阴阳动静之源。太极是宇宙本体,万物之源,是天地万物生成存在终极的根据,又是阴阳动静变化之理,是天地万物变化发展的依据。故太极即理,是先天的道德价值依据,太极兼天地人三才之道,则通理、性、命于一体。太极就具有了本体论、宇宙论、价值论的形而上意义,是宇宙本体与价值本体的统一。第四章讲述朱震易学宇宙生成论。朱震从数和气两个角度对太极创生天地万物的过程进行描述:一是继承刘牧、邵雍的数的观念,太极生成万物的次序为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再生成万物。万物本原是一,由一产生其他数、产生万事万物;一是继承周敦颐太极图的生成次序,由太极——阴阳——五行——八卦——万物。太极凭借阴阳二气的动静、聚散、屈伸等交感变化而产生了万物,并作用了天地万物的生存、发展,阴阳相合则生生不已,阴阳对待则变化无穷。朱震以易数表征宇宙万物的生成过程,进而又以阴阳爻表征天地间阴阳二气的消长变化,借助易数与阴阳二爻的变化之义,从数、象之变化言天道之变化。朱震认为《易》一书通篇都在讲变易之道,变易也正是宇宙万物的流行法则,他借助于汉儒消息、纳甲、爻辰、卦气等理论,以图像化的方式突显了宇宙生生变易的演化之理,构画了一幅变动不居、阴阳二气相互对待流行的动态的时空图景。第五章阐述了朱震易学的人文关怀。朱震认为性指万物同源于太极而言,人与万物同禀太极之气而生,禀赋了太极纯一湛然之性,故人之性为纯然至善的天地之性,善为性之本;不善因人禀赋刚柔之气有偏,所以不能称之为性。太极为中,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诚,即中也;性,天地也,诚也,故太极即诚也,诚是朱震太极为本根的天道与人道之间的纽带。而人应该保持其天地之性善,尽去不善,那么就需要反身而诚的工夫以及君子之道的践行,而最终达到合天地人三才的圣人境界。内圣学说的目的仍然是合理的人间秩序的重建。在朱震易学视域下,乾阳为君,坤阴为臣,故君尊臣卑、君刚臣柔,君臣上下尊卑、贵贱等级地位分明,各正其位,各尽其责。君王应该具仁德、行仁政;臣子则应恭敬守正,代君终事,尽臣子之本分。君臣上下一志,持守正道,恩泽民众。朱震又以礼释易,礼易互训,以礼理贯通儒理,于政治方面表现为礼法并重的治道观,社会生活应遵循礼仪、礼俗、礼制行事,主张礼治教化的作用。朱震同时认为礼是法之分也,刑法的震摄、警示作用不容忽视,最终以礼、仁道治理天下。第六章简单评价朱震易学哲学思想。朱震易学志在缝合自王弼玄学义理解易后分裂的易学天人之道,其上采汉魏,下逮有唐及今,不为《周易》文本所限,以开放性的态度吸收了各家思想,创造性地诠释了易学,全面突破并超越了汉代象数易学并上升到义理、象数、图书兼收并蓄的宏大层面,对宋代以后图书易学的发展和清代复兴汉易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然而因其象数、图书过于宠杂,致使其体系逻辑结构不完整,稍有欠缺。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221


本文编号:15614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15614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e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