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现代食品技术异化:概念释义、现实表征及其消解之道

发布时间:2018-03-04 05:08

  本文选题:技术异化 切入点:食品安全 出处:《天府新论》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现代食品技术在极大地丰富食品生产、将人类带入丰裕社会的同时,也面临着食品技术的异化问题。本文系统考察了现代食品技术异化的概念释义,归纳出食品技术异化的两种类型;并详细分析了其表征及其负面影响,如生产消费主体的异化、食品流通环节的异化、产销关系的异化、饮食文化的异化等现实表现;然后从哲学上反思食品技术异化产生的本质,即技术复杂性与人类认知有限性、人类价值观失范与技术理性至上、食品的工业化与市场化是导致现代食品技术异化的根源;最后提出,根植于本地化生产、目标是经济上有利于生产者和消费者、生产和流通中采用生态友好的方式、在社区成员间增强社会信任和公平的替代性食物体系成为消解现代食品技术异化风险的路径之一。
[Abstract]:Modern food technology not only greatly enriches food production, but also faces the problem of food technology alienation while bringing human beings into a rich society.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examines the definition of modern food technology alienation. Two kinds of dissimilation of food technology are summarized, and its representation and negative effects are analyzed in detail, such as the alienation of the main body of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the alienation of food circulation, the alie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the alienation of food culture, and so on. Then it reflects on the essence of food technology alienation from philosophy, that is, the complexity of technology and the limitation of human cognition, the anomie of human values and the supremacy of technological rationality, and the industrialization and marketization of food are the root of the alienation of modern food technology. Finally,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goal is to benefit producers and consumers economically, and to adopt an eco-friendly approach in production and circulation. The alternative food system, which strengthens social trust and equity among community members, is one of the ways to eliminate the risk of dissimilation of modern food technology.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分类号】:N0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舒全;对技术异化的新解读[J];科学管理研究;2005年04期

2 邵璀菊;张克让;;技术异化根源之解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年11期

3 幸小勤;;技术异化的生成及其扬弃[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4 刘文海;技术异化批判——技术负面效应的人本考察[J];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02期

5 邢子政;谈科学技术异化的原因[J];理论与现代化;1997年03期

6 尚东涛;“无异化的技术”:可能抑或不可能[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年01期

7 张弘政;从技术的二重性看技术异化的必然性与可控性[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年05期

8 邹成效;论技术异化的技术根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张弘政;语境话语:科学技术异化的批判[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年05期

10 冯雅静;;浅析技术异化[J];青春岁月;2011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俎营营;;技术异化的反思[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2 包国光;梁丽;;试析现代技术异化的表现和根源[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珉;论技术异化的技术消解[D];武汉科技大学;2009年

2 苏高翔;技术异化根源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3 王一夫;论技术异化及其消解路径[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4 武晓平;论技术异化及解决途径[D];太原科技大学;2013年

5 唐丽正;技术异化及其解决途径探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5年

6 吴娱;当代设计教育的技术异化倾向及其消解途径[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7 张晨耕;基于生态文明的技术异化问题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8 何一婷;“道”与“技”关系视角下技术异化的解读[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9 肖贺;从道家思想价值观解读技术异化[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10 石静蕾;技术异化的生态向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642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15642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f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