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视域下的交往理论
本文选题:《德意志意识形态》 切入点:交往 出处:《江西社会科学》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马克思是在创建唯物史观的过程中,通过辨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逐渐形成交往理论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当中,马克思认为,交往起源于人的精神意识与物质生产的互动之中,也体现了人的社会关系和自然关系。交往在社会存在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它促进了社会分工的形成和发展,决定了货币的存在必要性,突出了人的社会主体地位,构成了社会组织的框架,是推动生产方式发展的重要保证。马克思对交往的理解,站在全人类共同发展的基础之上,其目的是为了论证人的最终自由。与哈贝马斯强调语言在交往中的核心作用不同,马克思更注重交往理论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重要关联,他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出发,首次赋予交往理论革命式的涵义。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creating historical materialism, Marx gradually formed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by discriminating productive forces and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In "German ideology", Marx believes, Communication originates from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eople's spiritual consciousness and material production, and also reflects the social relations and natural relations of human beings. Communication plays many roles in social existence, which promotes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ocial division of labor. It determines the necessity of the existence of money, highlights the social subject status of man, constitutes the framework of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on mode. Marx's understanding of communication stands on the basis of the common development of all mankind. Different from Habermas's emphasis on the central role of language in communication, Marx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important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 For the first time, it gives the revolutionary meaning of communication theory.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分类号】:B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捷一;交往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建构——兼评哈贝马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05期
2 忻鸿;;哈贝马斯与马克思交往理论之比较[J];理论界;2007年03期
3 姜爱华;;马克思交往理论的革命性意义——兼评“主体际”交往观[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4 郑明珍;耿金岭;;马克思交往理论与构建和谐社会[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齐勇;;马克思与哈贝马斯交往理论中价值问题的差异比较[J];学术交流;2011年03期
6 张会;;论马克思的交往理论[J];学理论;2012年14期
7 郑克岭;颜冰;苗壮;;交往理论历史演进脉络的哲学解读——从交往现象到交往行为的嬗变[J];学术交流;2013年05期
8 尾关周二;冯雷;;重建当代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尝试——交往理论和环境思想的视角[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06期
9 李星琛;;马克思哲学的交往范畴[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年06期
10 丁立群;交往、实践与人的全面发展[J];哲学研究;1992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新晶;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交往理论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真;马克思的交往思想[D];山东大学;2015年
2 刘绮;网络交往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丰富与拓展[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刘福;马克思交往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4 边文娟;唯物史观视野下的交往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内蒙古大学;2011年
5 白永雪;马克思与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的比较分析[D];黑龙江大学;2006年
6 丁增锋;唯物史观中的交往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7 杨杰;论马克思交往理论[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8 贾敏;马克思与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比较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9 张爽;现代性中的主体间性问题[D];黑龙江大学;2002年
10 王晓晓;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及对促进人发展的现实意义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5657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1565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