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投稿:论哲学与科学和生活的关系
本文关键词:论哲学与科学和生活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历史 >> 云投稿:论哲学与科学和生活的关系
云投稿:yuntougao.com 张编辑QQ:1105665661
教学与研究
2006 年第 3 期
论哲学与科学和生活的关系
陈先达
( 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院 , 北京 100872)
[ 关键词]
哲学 ; 生活世界; 科学; 主客二分; 天
人合一
[ 摘 要] 哲学源于生活 , 但在其后的发展中越来越远离生活。 哲学孕育了科学, 但又为科学 所拒斥。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对立, 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哲学 、 生活、 科学相互关系的正 确处理, 成为哲学发展中的一大关隘。马克思主义哲学立足于现实世界, 关注社会现实生活 , 总结科学成就, 正确处理哲学与科学和生活之间的关系 。 [ 中图分类号] B0 -0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 0257 - 2826( 2006) 03 - 0005 - 07
特点。但思辨性 不同 于思 辨哲 学 , 因为 对世 界统 一性 和
一
哲学源于生活 , 但 它在 以后 的发 展中 越来 越远 离 生 活 , 从 地上 升入思 辨的 天国 ; 哲学 孕育 了科学 , 但 在以 后 的发展中又遭到科 学的 拒斥 , 被视 为不 受欢 迎的 思想 中 的 李尔王 。哲 学、 生活、 科 学之 间的 关系 , 在 很大 程 度 上成为当代西方哲学中不同 学派的 分歧和 争论点。从 拒 斥形而上学到回归生活世界的种 种哲学 思潮的 出现就 是 证明。就当代马 克思 主义 哲学 而言 , 同 样面 临如 何看 待 这三者的关系 问题。 正确 处理 这个 问题 , 对 正确 认识 马 克思主义哲学的本 质 , 对 在当 代创 造性 地推 进马 克思 主 义哲学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人类哲学的童年 , 哲 学与生 活是紧 密相连的 , 无 论 东方还是西方都是如此。因为哲 学本身 就是为 解决人 类 生存中所面对的问题而产生 的。当人类 的思维 跨过对 人 类自身存在和它面对的自然力量 的原始 神话和 原始宗 教 的解释时 , 就 踏进 了哲 学领 域。比 起形 象的 具体 的栩 栩 如生的神的形象 , 哲 学思 维无 疑具 有抽 象性 和思 辨性 的 [ 收稿日期 ] 2005 - 10 - 30 [ 作者简介 ] 陈先达 ( 1930
宇宙生成论最早的 哲学 解 释 , 都是 以可 见的 对人 类自 身 生活具有决定意义的要素为思想酵母的。 人类的生活 经验不 同于科学 结论。生活 经验依赖 个 人的生活实践 ; 而科学结论决定于科学 观察和实验。所以 最初的哲学总是同对生活的体悟分不开。被称为西方哲学 第一人的泰勒斯 说, 万 物来源于 水 , 它 表达的 是一个 生活 事实 , 这就是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 , 没有水就没有人类。不 仅如此 , 没有水也没有动物 , 没有 植物, 总而言之 就没有生 命, 因而也就 没有世界。万 物来源于 水 , 并 不是来自科 学 研究而是源于生活事实。生命 万物对水 的依赖 是普遍 现 象 , 所以这个命题的出 现具有一 定程度 的普遍 性。例如 , 中国哲学有同样的 思想 , 管 子 水地 一文 中就 说 , 水 者 , 何也 ? 万物之本原也。 在这一 点上 , 管子的 思想之 所 以类似西方的泰勒斯 , 就是因为生活经验 是相同的。 水在人类 生 活 ( 包 括 农业 生 产和 日 常 生活 ) 中 的 地 位 , 决定了它 在人 类哲 学思 维中 的地 位。不 仅上 述关 于 世界的本原问题 , 而 且在 人类 最重 要的 道德 和人 性问 题 上 , 都源自对水的特 性 的体 悟。 道 德经 关于 水的 德 性
) , 江西鄱阳人 , 中 国人民大学教授 , 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
5
教学与研究
2006 年第 3 期
可以说是称颂备至 : 上善若水 , 水 利万物 而不争 , 处众 人 之所恶 , 几于道。 荀 子 宥 坐 中 通过 子贡 与孔 子关 于
越经验 , 比常人多一分对生活和自然现象 的思辨体察。 中国的 易经 是一部包含 丰富先民 哲学思 维的不 朽 之作。它强调的 就是 哲学 与 生活 的联 系。 仰则 观象 于 天 , 俯则观法于地 , 观鸟兽之文 与地之 宜 , 近取诸身 , 远 取 诸物 , 于是始 作八 卦 , 以通 神明 之德 , 以 类万 物 之情。 观 于天 , 天行健 , 君 子以 自强 不息 ; 观 于地 , 地 势坤 , 厚 德 载 物 ; 观于鸟兽 , 知 亢龙 有悔 , 盈 不可 久也 ; 根 据人 生 经验 , 知道 德薄而位尊 , 知小而谋大 , 力少 而任重 终 究没有 好 结果 ; 根据社会的变动 , 知道应 该 安而不 忘危 , 存而不 忘 亡 , 治而不忘 乱 , 这样 才能 身安 国保。 这些 极具 哲学 智 慧的思 想 , 都是与 直接 观察自 然 , 社会 与人生 , 从 中得 到 的生命体验不可分。从科学 角度说 , 它是 不可能 成立的。 因为科学并不表明 天行 健 , 更 不能 从中 引出 君子 自强 不 息的结论 , 也不表明地势坤 , 从 中引出厚 德载物 的道德 教 义。至于 , 盈不可久这种辩 证思维 , 更不 可能从 根本不 存 在的 亢龙有 悔 中 引出。 古代 人的 哲学 思维 , 是 直觉 的 体验性的思维 , 不可 能根 据自 然科 学原 理来 判断 其价 值 的。 如果说 , 最初 的哲 学思 维方 式是 从日 常生 活中 可 见 的东西中寻求不可见的东西 ; 而哲 学的进 一步发展 , 则 是 从不可见的不 能 感知 的 东 西 中 寻 求对 可 见 东西 的 解 释。似 乎不是哲学原则来自 生活而 是生活依 赖哲学。 哲 学的发展与人的日 常生 活 越来 越远 , 成 为超 越和 凌驾 于 世俗生活之上有权解释和裁 决世俗 生活的 最高原 则。在 西方中世纪 , 作为神学婢女 的经院 哲学 , 就是与 人的世 俗 生活相脱离的关于彼岸世界 和人的 来世的 哲学。神是 宗 教哲学用来解释世间一切现象的最终原因。 文艺复兴以后 哲学 经历 了从 神到 人的 转变 , 哲 学 从 天堂再度进入人世。人重新 在哲学 中占有中 心地位。 可 是这种人只是认识的主体。 而不是 生活的主 体。它已 经 高度理性化 , 变为 理性 的存 在物。 当人 的理 性过 度神 圣 化就会被独立化 , 哲 学就 会通 过这 种理 性再 度升 入神 圣 的天国 , 变为 思辨 哲学。 这种 哲学 的特 点同 样是 轻视 日 常生活中可见的直 接接 触 的感 性的 东西 , 认 为这 些都 是 不真实的。真实的东西是永恒 的、 不变的 , 超越 于人们 感 性经验之上的 超验 的东 西。这 个超 出人 的经 验的 东西 , 只能是 无人身 的理 性、 精神 , 这种 理性 和精神 , 实 际上 就 是宗教中的神。当哲学家以探 求不存在 于现象 之中而 存 在于现象之后的东 西作 为 哲学 的最 高追 求 , 就必 然远 离 人的实际生 活 , 变 为 一种 由 地下 升 到 天国 的 思 辨哲 学。
水的对话 , 非 常生 动地 表现 了古 代哲 学这 一特 色。据 记 载 , 孔子观 于东 流之 水 , 子贡 问于 孔子 曰 : 君子 之所 以 见大水 必观 焉者是 何 ? 孔子 的回答 完全 以水来 比喻 儒 夫 水 , 大偏 与诸生 而无 为 家的一些最重要的道德 范畴 ,
也 , 似德。其流 也埤 下 , 裾拘 必循 其 理 , 似义 。其洸 洸 乎 不淈尽 , 似道。若 有决 行之 , 其应 伕若 声响 , 其 赴百 仞 之 谷不惧 , 似勇。主 量 必平 , 似 法。 盈不 求 概 , 似 正。淖 约 微达 , 似察。以 出以 入 , 以就 鲜洁 , 似善 化。其 万折 也 必 东 , 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 必观焉 。至 于荀子 与孟子 各 自以水为喻来表明 自己 的性 善论 和 性无 善恶 论 , 也表 明 了古代哲学与人类最切近生活资源的联系。 同样 , 气也是 人 类生 存不 可缺 少的。 西方 的阿 拉 克 西米尼 说 , 气是万 物的 起源 , 正在 于若 没有气 , 人 类就 会 因窒息而死亡 。气 , 在中 国哲 学中 更为 重要 。气的 一 元 论和气的本体 论 , 可以 说是 中国 哲学 的支 柱。通 天下 万 物一气 , 一直是马 克 思主 义哲 学传 入之 前中 国古 代唯 物 主义哲学的主 导思 想。气 支配 自然 , 阴阳 失序 , 乃有 地 震 ; 支配社 会 , 王 朝 的灭 亡 是气 数 已 尽 ; 支 配 人 , 有 血 气 , 然后有心 知 , 精 神皆 气也 , 骨 气、 气节、 阳 刚 之气 , 都是对人的伦 理品 质的 价值 评价。 从其 根源 看 , 这个 气 论原初实际上也是 来源 于得 气则 生 , 无 气则 死这 个简 单 的生活事实。没 有气 , 就 是死 人。从 呼吸 之气 到充 沛 整 个宇宙的浩然 之气 , 就 是从 生活 到哲 学的 飞跃。 至于 中 国最早的 五行相杂 , 以成百物 的 五行说 , 难道 不是因 为 人若离开金木水火土 , 就 无法存 活吗 ? 哲 学来自生 活 , 都 是从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之 物开始 的。可是哲 学终究 是 哲学。它所寻求 的是 非经 验的 东西 , 是 世界 的本 原和 世 界的统一性之类的大问题。它力 图从可 见的东 西寻求 不 可见的东西。虽然这种直接源于 生活的 哲学观 念是直 观 的、 朴 素的、 非科 学的 , 但 它确 实与人 的日 常生活 紧密 相 联。在中国 哲学中 , 这种直 接源于 生活的 例子比 比皆是。 韩非子 说林下 中关于以刻削即 雕塑表 明做任 何事情 都 应留有余地的重要性。他说 , 刻削之 道 , 鼻莫若大 , 目 莫 若小也。鼻大可小 , 小不 可大也 ; 目小 可大 , 大不 可小也。 举事皆然。为 其 可复 也 , 则寡 败 矣。 至 于 刻 舟 求剑 、 守株待兔 、 郑人买履 之 类的寓 言 , 都 是以生 活经验 为 据 , 用可以想 像的 形象 表达 抽象 的哲 理。自 然界 和日 常 生活中到处有哲学 , 哲学 家之 所以 是哲 学家 是因 为他 超
6
教学与研究
2006 年第 3 期
这种哲学到德国 古典 哲学 特别 是黑 格尔 哲学 达到 极端。 例如 , 黑格尔的思 辨 哲学 就是 把绝 对观 念视 为实 体和 主 体 , 全部哲学 就是 这种 观念 的自 我认 识。人 类生 活和 自 然科学的成就反而变为他的思辨唯心主义的注脚。 哲学发展的上 述两 种状 态 , 就哲 学与 生活 的关 系 来 说是一种相隔的难以完全融 合的关 系。西方或 中国古 代 的唯物主义学说 , 以 人类 生活 中必 不可 少的 要素 来解 释 它的关于世界本原 和世 界统 一性 原 则 , 虽然 它立 足于 人 类的实际生活的要 素 , 但 它并 不能 真正 解释 世界 和人 类 生活 ; 思辨哲学关于个别是 一般体 现的观 点 , 包 含世界 的 本质和规律性观点 , 但一般 和规律 存在于 现象之外 , 必 然 导致这种哲学轻视现实生活 高踞尘 世之上。思 辨哲学 是 思想的反思 , 即对思想的思 想 , 实 际上是 哲学家 面对自 我 的纯概念的逻辑推演。它晦涩 难懂 , 与现 实生活 相脱离。 马克思在批评德 国的 思辨 哲学 时说 , 哲 学 , 尤其 是德 国 的哲学 , 喜欢幽静孤寂、 闭关自守 并醉心 于淡漠 的自我 直 观 , 还说 , 从哲学的 整个发展 来看 , 它不 是通俗 易懂的 ; 它那玄妙的自我深化在门外汉看 来正像 脱离现 实的活 动 一样稀奇古怪 ; 它被当做一 个魔术 师 , 若 有其事 地念着 咒 语 , 因为谁也不 懂得 他在 念些 什么 。 是对所有思辨唯心主义哲学的批评。 历史经验和现 实表 明 , 要妥 善解 决哲 学与 生活 的 矛 盾 , 把哲学看成既源于生活 又高于 生活 , 不是重 现象的 粗 糙的朴素的唯物主 义 , 也 不是 重抽 象本 质的 思辨 的唯 心 主义 , 这就要求哲学必须跨 过狭隘 的生活 领域 , 扩大生 活 领域的范围 , 特别 是 要进 入到 哲学 与作 为生 产经 验总 结 的自然科学领 域。哲 学与 自然 科学 关系 问题 , 是 对哲 学 与日常经验生活关系和个人体悟局限的深化。
[ 1] ( P 120)
时候 , 不存在我们当代人类 视野中 的哲学 与科学 的关系。 当时哲学家对哲学 问题 的 思考、 对 自然 现象 的观 察和 对 自身生活的体验是合一的。 当自 然科 学从 哲 学 中 分 离 出 来 以 后 , 哲 学 、 科学、 生活 的关 系发 生了 重大 变化 。我 说的 是 实际 关 系而 不 是各 种哲 学学 说对 哲学 与科 学关 系 的看 法。 从 哲学 观 点来 讲 , 看 法是 多 种 多 样 的。 康 德 的 看 法不 同 于 黑 格 尔的 看法 , 思辨 哲学 的看 法不 同于 实证 主义 的 看 法 , 唯 理论 的看 法不 同 于 经 验 论 的 看 法 , 如 此 等 等 。但 无 论 看法 如何 不同 , 都不 能改 变一 个不 可改 变的 事 实 , 这 就 是科 学与 工业 的 发 展是 哲 学 发 展 的 强 大 推 动力 , 它 的 发展 使哲 学的 发展 以各 种不 同的 方式 充 实着 自 然科 学 的成 就。 哲学 依赖 于 自 然 科 学 , 它 从 概 括科 学 的 原 理 和规 律中 得出 结 论 , 而不 再 求 助 于 人 类 的 日 常生 活 经 验。 而自 然科 学 也 需 要 依 靠 哲 学 对 自 己 知 识 的 合 法 性、 正确 性 、 可 靠性 以 及衡 量标 准进 行哲 学 的论 证 。西 方文 艺复 兴以 后 , 哲 学的 论 断 越 来 越 依 赖 于 自然 科 学 的成 就 , 而 自然 科 学 越来 越 重 视 哲 学 的 认 识 论和 方 法 论 , 可以 看 出这 种关 系的 转 变。 这 是哲 学 发 展 的进步 , 也是自然科学的进步。哲学不 再沉迷于 对世界 本原和 现 象背后抽象实体的追求 , 而 是面对 实在的 物质世界 , 致 力 于主客体关系和如 何认 识 世界 问题 的研 究 ; 而对 自然 的 研究也摆脱了原初的哲学思辨 而建立在 实验和 观察的 基 础之上。随着真正意义上的自 然科学 的诞生 , 哲学 、 科学 与生活经验的关系发生了变 化。哲学不 再局限 于直接 源 于生活的体验和重 视个 人 的生 活体 悟 , 而是 从对 科学 规 律和科学材料的概括中获得自 己关于世 界和认 识规律 的 普遍性结论。哲 学发 展突 出地 表现 为关 于认 识的 理论 , 人表现为认识 的主 体。理 性与 非理 性统 一 , 知情 意统 一 的完整的人发生分裂。生活世 界在哲学 中的退 隐和科 学 在哲学中地位的突出齐头并进。
这可 以看 成
二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是哲学发 展到一 定阶段 以后才 出 现的。因为没有 自然 科学 从哲 学中 的充 分分 化 , 没有 哲 学意识的高度发展 , 不会 出现 也很 难提 出哲 学与 科学 的 关系问题。 在古代希腊罗 马时 期 , 哲学 与对 自然 的科 学认 识 是 混合的。严格地 说 , 古代 并没 有近 代以 实验 为基 础的 自 然科学。古代关于自然的知识直 接包含 在哲学 总体知 识 之中。因为人们 观察 自然 现象 时 , 同时 也就 是探 求自 然 现象的本性和 原因 , 这 种探 求同 时就 是哲 学思 考。这 个
在我看来 , 主体与客体 的区分 并不是 一种哲 学观点 , 而是人的发展过程中的客观 历史事 实。人不作 为主体 与 对象世界区分 开来 , 人 不成 其为 人。西 方哲 学中 关于 主 客二分的观点应该说是哲学 的进步。这 表明哲 学意识 已 经摆脱主客不分的 人的 原 始状 态 , 也是 人类 的实 践意 识 和科学意识的 进步。 没有 主客 之分 , 就 没有 人类 的实 践 活动和科学研究。主客二分 不同于 主客绝对 对立。主 客 绝对对立或主客混一是对主客 二分事实 的片面 化的哲 学 理解。西方近代 哲学 的错 误并 不于 主客 二分 , 而 在于 对
7
教学与研究
2006 年第 3 期
它们关系的错 误理 解。唯 心主 义的 主体 理论 是片 面的 , 旧唯物主义在这个问题上也 是错误 的。当它们 把主客 体 关系看成是既成的、 静止的 、 不 变的、 外在 的关系 , 看成 不 变的主体对不变客 体的 反映 和观 念 中的 镜式 把握 , 主 体 与客体都处于凝固 的永 恒不 变的 状 态 , 从而 把主 客二 分 变为两者的绝对对 立 ; 而 唯心 主义 者的 错误 却在 于主 客 不分。那种认为 主客 二分 不对 的哲 学观 点 , 是把 主客 二 分的事实与关于这种事实的 错误哲 学判断 混为一谈 。在 我看来 , 西方主客二分的观 点是一 种哲学 意识的进 步 , 它 在区分主客方面优于原始的天人 合一观 念中的 宗教神 秘 主义和唯心主义。这种哲学意识 的进步 与自然 科学的 发 展是不可分的。 恩格 斯肯 定自 然科 学发 展 给哲 学 带 来的 进 步 。他 说过 , 科学 和哲 学结 合的 结果 就是 唯物 主义 ; 科 学与 实 践结 合的 结果 就 是 英 国 的 社 会 革命 。 我们 会 发 现 , 一 个时 代的 哲学 家 不 是孤 立 的 个 人 而 往 往 是 一个 群 体 , 一个 学派 或思 潮 , 因 为 他 们 具 有相 同 的 背 景 。这 个 背 景就 包括 当时 自 然 科 学 所达 到 的 总 体 水 平。 的 确 , 17 世纪 英国 的唯 物 主 义 和 18 世 纪 法 国 的 唯 物主 义 学 说 与当 时自 然科 学 的 发 展 分 不 开。 可 以 说 , 没 有 自 哥 白 尼以 后自 然科 学 的 迅速 发 展 , 就 不 可 能 有 取代 宗 教 世 界观 处于 主导 地 位 的 唯 物 主 义 哲学 的 发 展 。当 然 , 自 然科 学发 展的 局 限 , 也 会 对 哲 学的 发 展 打 上 烙 印。 旧 唯物 主义 具有 大 体 相同 的 局 限 性 , 与 当 时 自然 科 学 发 展的 水平 是不 可分 的。 整个说来 , 自 然 科学 推进 了哲 学的 发展 。不仅 唯 物 主义得益于自然科 学的 成就 , 即使 是唯 心主 义由 于自 然 科学的成就 , 在其唯心主义 形式中也 充斥着 唯 物主义 内 容 。自然科学的成就大大 推动了 哲学 , 可它的 成就又 与 哲学传统的思辨本 性之 间存 在矛 盾 , 这 个矛 盾随 着自 然 科学成就的发展越来越突出。它 们或者 按照自 然科学 的 方式力图把哲学变 为实 证哲 学 , 或 者以 拒斥 形而 上学 和 反对所谓实体思维 方式 反对 世界 的 客观 性问 题 , 或者 把 哲学导向科学哲学 , 按照 科学 实在 论和 科学 逻辑 方法 论 来重建哲学 , 迫使 哲学 完全 从属 自然 科学。 单纯 以自 然 科学为依托的哲学 , 就哲学 与人的 生活关 系来说 , 是与 人 的日常生 活距 离 越来 越 远。传 统 哲学 作 为世 界 观 的 职 能 , 作 为抚 慰灵魂、 安 身立 命的职 能 , 作为 人的生 活导 师 的职能 , 在资 本主 义社 会已 经交 给了 宗教。 哲学 的功 能 分裂 , 它通过自然科学远离 生活 , 通过宗 教进入 人的世 俗
生活。宗教中关 于人 与神 的关 系、 关于 世界 的本 性和 起 源、 关 于此 岸世界 与彼 岸世 界、 关于人 生的 意义的 观念 , 实际上是宗教中的哲 学观念 宗 教哲学。在 自然科 学
高度发达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 , 宗 教发挥 世界观作 用 , 它 进行道德教化和灵 魂的 拯 救 , 变为 人类 世俗 生活 和人 的 灵魂的精神支柱。 中国哲学发展 的一 个特 点 , 就是 中国 哲学 始终 与 自 然科学比较疏远 , 而 与人 的政 治生 活和 道德 实践 联系 紧 密。所以在中国哲学中 , 人 生问题、 道德 教育问 题居于 重 要地位。但不能认为中国的哲 学只是道 德哲学 与人生 哲 学 , 实际上在中 国哲 学中 关于 道与 气的 学说 就是 关于 世 界本体的哲学 学说。 中国 也有 关于 认识 的学 说 , 形神 问 题、 心与物的 问题 中都 存在 认识 论问 题。王 阳明 关于 南 阳镇看 花的辩 论 , 你不 来看 花时 , 此花 与你 同归于 寂静 , 你来看花时 , 此花 在你 心中 明白 起来。 尽管 从哲 学的 思 辨角度看是非常精致的 , 因 而有的 学者对 此说非 常赞赏 , 但避开花的存在与 否专 在 看 花 上 作文 章 , 本质 上与 贝 克莱的思想是 相通 的。不 过中 国哲 学中 的本 体论 问题、 认识论问题不如西方发达倒 是事实。这 与中国 哲学与 自 然科学处于隔离状态有关。在 中国古代 既是哲 学家又 是 自然科学家是 极为 罕见 的 , 而在 西方 很普 遍。从 古希 腊 罗马开始 , 这 个传 统一 直延 续到 当代。 西方 哲学 家同 时 是自然科学某个专业专家的 现象极 为平常。所 以我一 直 认为 , 从历 史大传 统的 角度 看 , 在西方 科学 精神占 优势 , 尽管文艺复兴运动 开始 于 西方 , 但 科学 与哲 学的 联系 比 中国强劲 ; 即使是文艺复兴 运动 , 也同时 是自然 科学参 与 的反宗教反封建的运动。而在 中国则是 人文传 统占主 导 地位。在五四运 动以 后出 现的 科玄 论战 , 本 质上 是有 西 方科学倾向的知识 分子 与 坚持 中国 传统 哲学、 赞 同东 方 文化优越论者之间的哲学论战。 哲学、 科 学、 生 活之间的 确存在矛盾。 当哲学与生 活 直接联系时 , 它保留了哲学 与生活 的密切 联系 , 保留哲 学 的个人 体悟性 的特 点 , 可是它 往往 比较简 单、 直观 , 缺 少 科学论证 , 容 易变 为生 活格 言和 道德 律令。 而当 哲学 与 自然科 学结合 越来 越密切 时 , 它具 有科学 性、 逻辑 性 , 可 是与人的生活距离越来越远 。可以说 , 在 西方 , 相当一 段 时期似乎远离人世 处于 天 堂的 宗教 反而 离人 最近 ; 而 应 该离人最近的哲学由于科学与 理性的极 端化反 而离人 越 来越远。 当然 , 在科学与哲学的 联姻中 , 哲学 与生活 的关系 并
8
教学与研究
2006 年第 3 期
未完全断绝。具有哲学智慧的人 仍然会 从生活 中体悟 哲 理。著名的日本电器巨人松下幸 之助对 水的哲 学体悟 可 以视为科学昌明时代生活哲 学的体 悟。松下有 一次在 庭 院中散步 , 当看到 水 塘边 假山 上的 水从 高处 急速 冲到 池 塘每一个角落 , 突然从水 性中有 所体悟。 他悟到 , 水有 清 浊并吞 , 存清化浊的能力 , 水无 常形 , 随器 具而变 , 可方 可 圆 , 具有适 应环 境 的能 力 ; 水的 变 化 无 穷 , 可 化汽 、 可成 冰 , 液体、 气体、 固体 , 都 可以 是它 的存 在形 态 , 水的 渗 透 扩散力强 ; 水 久存 必臭 , 流 水不 腐 , 不能 停止 运 动。水 越 是激流越具有澄清力量 , 人 需要有 一定的 压力才 有成就。 据说松下由其中 悟出 许多 关于 管理 和经 营企 业的 道理。 其实 , 从水中悟出哲学 , 无论是西 方或东 方哲学 家都有 所 体认。中国的老子、 庄子 , 以及孙 子兵法 中的许 多军事 都 以水为喻 , 从 中得 到启 发。但 值得 一提 的并 不是 松下 从 水中得到体悟的内 容 , 因 为它 并没 有超 出古 代哲 学的 水 平 , 重要的是在科学发达的 时代 , 从事先 进科技 企业管 理 和经营的人 , 仍 然 能 从生 活 中体 悟 哲学 这 种 方式 , 这 说 明 , 即使在当代 , 从生活中体悟哲 学真理 仍然是 一种学 习 方式。 当代西方哲学 提倡 回到 生活 世界 的问 题 , 其实 就 是 对统治了西方几百 年重 理性 、 重规 律而 远离 人生 的哲 学 的一种反叛。可 是这 种对 生活 的回 归 , 如果 离开 了孕 育 哲学的自然科学传统 , 就会 走向唯 心主义、 非理 性主义 和 抽象人本主义。我们只要稍微 观察一 下 , 从叔本华、 尼采 到胡塞尔、 海德格尔这个发 展过程 , 就能 很明显 地看到 这 个特点。如果哲 学的 立足 点仍 然是 唯心 主义 , 根 本否 认 存在一个不依赖于 人的 客观 世界 , 不承 认人 与人 的现 实 生活是建立在以 人对 自然 的改 造的 生产 实践 的基 础上 , 那么对生活世界的回归 , 无 非是对 主体世 界的回归 , 即 对 依赖于人的世 界的 回归。 这就 是人 的语 言世 界 , 人的 主 体际世 界 , 人的情 感、 感受 和内心 世界 , 或 者最多 是饮 食 男女的人的生 活世 界。这 样 , 西方 人本 主义 哲学 无非 是 企图转变哲学依赖 自然 科学 的主 导 倾向 , 通 过哲 学与 生 活世界的联系 , 把 人 的生 存与 人的 世界 和人 对存 在的 感 受结合在一起。 存在 就是 人之 所是 , 即 存在 就是 人的 存 在 , 被人理解和把握的存 在。可见 , 这种 哲学的 立足点 是 主体 , 是人 的意志、 感 觉和 体悟 , 而非 物质 世界和 人的 实 践活动 , 因而无论有多少新 名词和 新奇的 论断 , 其实仍 然 会在唯心主义泥坑之中翻跟斗。 哲学不同于自然科学。 自然科 学结论的 真假、 对错、 是非可以分明。哲学不是这样 的 , 哲学是 哲理 , 没有任 何 哲学是不讲理 的 , 不讲 理就 不是 哲学。 可是 理有 正确 与 错误之分。问题 在于 即使 是哲 学中 的错 误道 理 , 其中 肯 定掩盖着一个 人类 认识 的难 题。错 误越 大 , 掩盖 的难 题 越大 , 否则它 就不 能成 为哲 学史 的一 部分。 所以 哲学 发 展的历史 , 也 是人 类认 识史。 哲学 史上 各种 哲学 体系 的 交替的确不是一个体系打倒一 个的体系 的白骨 累累的 战 场 , 而是对人 类认 识和 实践 问题 的哲 学探 索。在 这个 过 程中某个哲学体系 消亡 了 , 但 它获 得的 智慧 和知 识留 下 来了 , 一代一代不断积累成 为人类 的哲学 智慧的海 洋 , 或 者说是哲学的宝库。 恩格斯非常注意通过体系 更替表现 人类哲 学智慧 的 积累。他说过 , 古希腊人距 今两千 多年 , 其本质 上是唯 心 主义的世界观。 而在 这种 情况 下 , 即使 要返 回到 不言 而 喻的东西上去 , 也 并不 是像 初看 起来 那样 容易。 因为 问 题决不在于简单抛弃这两千多 年来的全 部思想 成果的 内 容 , 而 是要 批判它 , 要 从这 个暂时 的形 式中 , 剥取 那在 错 误的、 但为时代 和发 展过 程本 身所 不可 避免 的唯 心主 义 形式中获得的成果。
[ 2] ( P 537)
三
的确 , 在哲学 史上 每一 个看 起来 荒谬 的论 点都 是 一 个难题。例如 , 按照柏拉图 的理念 论中存 在两个世 界 , 一 个是我们感官直接接触的世界 , 这 是变动 不居的世 界 , 是 不真实的世界 ; 另一个是理 念世界 , 不动 不变的 作为感 性 世界模型的共相世界。这种说 法显然是 客观唯 心主义 的 说法 , 是没有 任何 事实 证明 的。可 是这 个唯 心主 义的 论 断中却包含 着 三个 道 理 : 第 一 , 世 界确 有 本质 与 现 象 之 分 , 现 象是 不断变 化的 , 而 本质是 相对 稳定的 , 仿 佛是 不 生不灭的 ; 第二 , 它确实表明 , 存在 共相与 殊相的问 题 , 共 相是稳 定的 , 而殊 相是 变动不 居各 不相同 的 ; 第三 , 它 确 实表明 , 世界存在统一性 , 因 而世界 是一与多 的结合。 理 念是一 , 而万事万物都是 理念的 分 , 表现为多 。其实中 国 理学也 有类似 的说 法 , 所谓理 一分 殊 , 所谓月 照万 川 , 哲 学道理是 一样 的。亚 里 士 多德 认 为事 物 存在 有 四 种 原 因 : 形式因、 质料 因、 动力 因、 目的 因 , 显然 包含 唯心 主 义 目的论东西 , 所 以才 会成 为中 世纪 的神 学家 们的 精神 支 柱。可是从人的活动角度来理 解 , 我们可 以看到 , 人的 活
9
教学与研究
2006 年第 3 期
动的确是有目的的 , 而且 成为 事物 以具 体形 式存 在的 动 力。木材成为棹 子 , 既包 含木 工的 目的 也包 含木 工的 制 作 , 木工不赋予木材以形式和目的就不会有棹 子。 最明显的 是贝克莱的 命题 存在是 被感知和世 界 是感觉的复合 , 这 当然 是违 背常 识、 违背 科 学的。 但是 , 它确实是人类认识中的难题。人 只有通 过感知 才能知 道 事物的存在 , 不感 知 而断 定它 的存 在是 独断 论和 神秘 主 义的。既然人只 有通 过感 知才 知道 存在 , 而 感知 表现 为 观念 , 观念只 能存 在于 人的 意识 中。有 谁能 把被 感知 的 东西与感知分 离开 来 , 在感 知之 外感 知存 在呢 ? 物是 观 念的复合 , 存在只有被感知 才知道 它存在 着的必 然结论。 而且 , 人的感知只能感知与 其相同 性质的 东西 , 甜只能 感 知甜 , 红只能感知红。既然 如此 , 思想不 可能是 对具有 不 同特性的物的反映 , 红反映 非红 , 甜反映 非甜的 东西是 不 合逻辑的。人们不难看到这里的 确存在 两种不 同的认 识 路线 , 一种是从思想到物的 路线 , 一种是 从物到 思想的 路 线。在人类认识过程中 , 由 于人是 有意识 的主体 , 如何 证 明对象的客观性 , 证明意识 是存在 的反映 , 是一 个认识 论 的大难题。列宁 说过 , 唯 心主 义要 坚持 唯心 主义 是难 以 凭逻辑驳倒的。即使马克思主义 以实践 为尺度 解决这 个 千古难题 , 仍然难 以 跨越 人作 为主 体存 在所 具有 的种 种 理论障碍。因为 实践 是人 的实 践 , 是有 意识 有目 的的 过 程。哲学是不能 离开 人的 , 离 不开 人的 主体 意 识。因 而 实践标准并不能阻止哲学家们以 层出不 穷的方 式进行 唯 心主义解释的可能性。例如 , 海德 格尔关 于存在 的学说 , 认为人是所有存在 中最 为特 别的 存 在 , 他是 惟一 知道 存 在领悟存在的存在物 , 他 名之为 此在、 亲在。存 在就是 人 的所是的存在 , 存 在只 有在 人的 存在 中得 到澄 明。所 谓 澄明之境 , 就 是主 体内 在的 境界。 这是 以不 同语 言重 复 的唯心主义主 体论 观点。 当维 特根 斯坦 说 , 世界 不是 事 物的总和而是事实的总和 , 即由于 语言 , 世界是 一些命 题 的组合。人没有 语言 就不 可能 命名 世界 中的 万事 万物 , 一旦被命名那就意 味着 我们 与世 界 打交 道 , 就是 与自 己 的命名打交道 , 也 就是 与命 题打 交道。 二千 多年 前的 老 子说 , 无名 天地之 始 , 有名 万物之 母也 埋下 了这个 难题。 总而言 之 , 世界和 世界 的客观 性问 题 , 由于人、 由 于人 的 主体地位、 由 于语 言而 变得 极其 复杂。 这就 是唯 心主 义 会以各种不同方式在不同时 代一再 出现的 原因。毛泽 东 曾说过 , 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一样万岁 , 是很有道理的。 可见 , 哲学中 的 错误 并不 等同 于荒 谬。任 何错 误 中
都包含着人类认识的难题。这 就是为什 么有的 人喜欢 叔 本华、 尼采、 海德格尔 , 或者 说 , 有什么新 的唯心 主义变 种 总有人赞同 , 就是因为它不 是纯粹 的胡说 , 而是 人类认 识 中的难题。唯心主义的确是植 根于人类 认识之 树的不 结 果的花。人类认识过程中的困 难和问题 总会引 发唯心 主 义。毎个不同时代的唯心主义 大家为人 类认识 提出的 难 题 , 极大地从另一个方面推动了人类哲学 认识的发展。 正因为这样 , 我们 不能 简单 地把 哲学 看成 唯物 主 义 与唯心主义斗争史 , 而应该 同时看 成人类 认识史 , 看成 人 类在认识中不断解决自己面 对认识 困难的 历史。即使 是 古代朴素的、 不具有科学依 据的哲 学命题 , 至今 作为人 类 的智慧仍具有 长远 的价 值。例 如 , 现在 没有 再把 万物 来 源于水作为宇宙生 成论 的 哲学 命题 , 作 为世 界本 体论 和 生成论来看这个哲学命题显 然是幼 稚的。可是 水对人 和 人类社会生存和发 展的 价 值 , 对人 的生 命和 所有 生命 现 象的价值并不会因为它不再作 为哲学命 题而失 去它的 意 义和价值。当代人类愈来愈感 受到万物 来源于 水的命 题 中所包含的哲 学智 慧。当 代人 推崇 天人 合一 说 , 当然 不 是推崇它的神学神 秘主 义 和唯 心主 义 , 而是 其中 人与 自 然相互作用正负效应的价值。 马克思主义哲 学对 哲学 与生 活、 哲学 与科 学关 系 的 处理是正确的 , 它保 留了 历史 上哲 学派 别处 理两 者关 系 的优点 , 但克 服了 它们 的片 面性。 马克 思和 恩格 斯非 常 重视自然科学的哲学意义 , 重视哲 学对自 然科学 的总结。 恩格斯曾经对 19 世纪的自 然科学 的成就 进行过论 述 , 认 为当时自然科学的 发展 为 克服 18 世纪 唯物 主义 的形 而 上学和机械论的观点 , 提 供了充 分的科 学依据。 自然 辩 证法 、 反杜林论 等著作就是 对自己时 代自然 科学最 高 成就的哲 学总 结。马 克 思 和恩 格 斯重 视 自然 科 学 的 成 就 , 经常关注自然科学中的 新发现 ; 但他 们又关 注现实 生 活 , 关注现实的人和人类的 生存状 况 , 而 不是单 纯个人 的 生活和经验体 悟。他 们不 是为 哲学 而哲 学 , 哲学 是他 们 批判现实和改 造现 实 , 为人 类生 存更 好服 务的 武器。 尽 管马克思和恩格斯 的著 作 对人 生观 的问 题 , 对人 的生 活 意义、 价值和目的问题很少 论及 , 因为在 他们看 来离开 无 产阶级斗争和人类 解放 来 抽象 地谈 论这 些问 题 , 只能 沦 为道德说教和抽象人道主义 的老调 重弹。但马 克思和 恩 格斯并不否认人的道德和人 生观问 题的重 要性。马克 思 中学毕业 论文 已 经 证明 这 一点。 在马 克 思和 恩 格 斯 看 来 , 无产阶级革命就是最好 的道德 培养剂 , 在投 身变革 现
10
教学与研究
2006 年第 3 期
实的斗争中 , 人们 在 改造 客观 世界 的同 时也 在清 除自 己 身上的污垢。从 这个 角度 说 , 马克 思主 义哲 学不 是安 身 立命之学、 不是个人修养之 学、 不 是解除 个人苦 恼和烦 闷 之学 ; 对于马克思 主 义哲 学来 说最 重要 的不 是单 个人 的 问题 , 而是人 类的 问题。 马克 思主 义哲 学并 不轻 视个 人 问题 , 而是强调个人问题的 真正解 决 , 只 有依赖 社会问 题 的解决才是可能的。一个合理的 社会制 度可以 为千千 万 万的个人即为社会 全体 成员 带来 幸 福 , 而单 纯依 靠个 人 奋斗解决的个 人问 题 摆脱 贫困 或 个人 的发 财 致富 , 有可能给别人带来不幸 , 自 已得到 的同时 是别人 失去的。 这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 个人问 题的思 路。个人只 有 在集体中才能得到发展。每个人 的自由 发展是 一切人 的 自由发展的条件。这充分表达了 马克思 和恩格 斯关于 消 灭阶级和阶级社会以后的状态。 当代生存论、 生 存哲 学流 行。有的 论 者喜 欢按 照 生 存论的观点或海德 格尔 的观 点来 解 读马 克思 主义 , 这 种 解读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 质是大 相径庭 的。当代存 在 主义讲的都是个人的生存 , 讲的是 如何去 烦、 去 畏之类 的
心理感受。这不是真正的人 类生存 之道。一条 生活在 被 污染河流中的 鱼 , 是不 可能 存活 的。即 使有 幸存 活也 是 自己的存活而 不是 鱼类 的生 存。真 正讲 生存 , 要 像马 克 思主义那样讲人类的生存 , 追求一 个合理 的社会环 境 , 一 个合理的自然环境。因为在一 个人类生 存危机 的世界 中 个人的生存 问 题是 无 法 合理 解 决的 , 这就 要 社 会变 革。 通过社会变革追求 人类 的 解放 , 这 是马 克思 主义 哲学 与 生存论根本不同之处。只有正 确处理哲 学与科 学和生 活 的关系 , 以人类实际生活为 依据 , 关注科 学新成 就和新 发 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 才具 有面对 客观现 实世界 , 改革 社 会 , 以人类解放为最高目标的宽阔胸怀和 境界。
参考文献 :
[ 1] [ 2] 马克思恩 格斯斯 全集 [ M ] . 第 1 卷 . 北京 : 人 民 出版社 , 1956 . 马克 思恩 格斯全 集 [ M ] . 第 20 卷 . 北京 : 人 民 出版社 , 1972 .
On Relationship of Philosophy with Science and Life
CHEN Xian -da
( Sch ool of Phil osophy, Renmin U niversit 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 na)
[ Key words]
philosophy; life w o rld; science; subjectivit y - object iv it y dichot omizat ion; man being
an int eg ral part of nat ure [ Abstract] Philoso phy originat ed in lif e, but it has m oved aw ay f rom lif e in t he cour se of it s pro g ress; P hilo sophy g ave bir th to science, but it has been reject ed by science. A n import ant facto r that account s f or t his pheno meno n is t he conf lict bet w een humanism and scientif ic concepts. In this sense, appropriate handling of t he r elat ionship o f philo sophy, lif e, and science is a cr ucial as pect f or furt her development of philo sophy. M arx ist philosophy is r oot ed in t he real w o rld, con cerned w ith social lif e, and g enerates achievements of science. T hus, it is capable of handling the relat ionship of philo sophy w it h science and lif e appropr iat ely. [ 责任编辑 孔 伟]
11
本文关键词:论哲学与科学和生活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49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164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