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十力“体用不二”论新探
本文选题:熊十力 切入点:体用不二 出处:《学习与实践》2017年09期
【摘要】:二十世纪初,熊十力先生以中国传统儒学为根基,借鉴并吸收西方哲学,提出了独具特色的"体用不二"论,为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建构进行了有益探索。这种独特性既表现为"体用不二"的不可分性,又反映为"体用不二"的动态性。不可分性是在一定阶段、不同层面的区分下进行的。动态性则表现在三个层面:一是"体"到"用"的显现和"用"到"体"的阐发,二是"体用"的相互转换,三是"体用"的与时俱进。这三个层面相互渗透、相互贯穿。熊十力"体用不二"论还在现实关照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的终极关怀,即探寻人类之未来,发觉生命之意义。
[Abstract]: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Xiong Shili took Chinese traditional Confucianism as the foundation, drew lessons from and absorbed the western philosophy, put forward the unique theory of "using both the body and the body", and carried on the beneficial exploration for the modern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philosophy.This kind of uniqueness is not only the inseparability of "using both the body and the body", but also the dynamic nature of "using both the body and the body".Inseparability is carried out at certain stages and at different levels.The dynamics is manifested in three aspects: the manifestation of "body" to "use", the interpretation of "use" to "body", the mutual transformation of "body us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ody use" with the times.These three levels permeate each other and run through each other.Xiong Shi-li 's theory of "using both the body and the body" puts forward the ultimate concern of human beings on the basis of realistic concern, that is, to explore the future of human beings and to discover the significance of life.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榆林学院;
【分类号】:B2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少莲;;“无”的体用不二与“无为”[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2 宋志明;;“体用不二”论钩玄[J];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01期
3 王晖;;论先秦道家“体用不二”的本体构建[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03期
4 张韶宇;;熊十力“体用不二”本心论哲学的逻辑建构[J];贵州文史丛刊;2014年02期
5 丁祯彦;;王夫之“体用不二”的方法论意义[J];船山学刊;1993年01期
6 聂民玉;;对熊十力哲学思想之内核“体用不二”的批导[J];东岳论丛;2013年01期
7 蔡静;;熊十力先生“体用不二”思想评述[J];新西部(理论版);2013年11期
8 张宏杰;;浅议熊十力“体用不二”思想[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年04期
9 吴宝珍;熊十力“体用不二”思想的宇宙论解释[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10 林丹;;“体用不二”与“中道思维”——熊十力“体用”论的发生学考察[J];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顾士敏;;儒学的“还原”——评熊十力的《原儒》[A];孔学研究(第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首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首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散木;熊十力四访浙江[N];中华读书报;2013年
2 陈仁仁;“熊十力与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N];光明日报;2001年
3 陈来;熊十力哲学的意义[N];中华读书报;2002年
4 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 丁为祥;熊十力的科学观[N];光明日报;2009年
5 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 张汝伦;《熊十力论学书札》[N];中华读书报;2009年
6 天津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赵建永;新发现的熊十力两通手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7 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哲学系 郭淑新;熊十力的“世界哲学”意识[N];光明日报;2009年
8 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 丁为祥;六经责我开生面[N];光明日报;2011年
9 李振纲;对熊十力哲学文本的“内在诠释”[N];中华读书报;2013年
10 陈代湘;国学门聚群星闪耀 新儒家启数代传人[N];光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曾海龙;本体的困惑—熊十力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郭美华;熊十力本体论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吕伟;体用之间[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俐伶;张载“太虚即气”命题探析[D];中共北京市委党校;2016年
2 姚晓华;熊十力“体用不二”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2年
3 李龙博;熊十力辨伪释经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4 张梓波;易佛会通之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5 袁铭;熊十力心性革命思想探析[D];广西大学;2016年
6 王格;熊十力对华严宗思想的会通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7 凤鸣;熊十力体用哲学之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8 曹传安;熊十力哲性诗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9 刘守政;熊十力“新致良知”研究[D];华侨大学;2007年
10 金伊花;熊十力以心为本的人格理想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027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1702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