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第三持存与非物质劳动——张一兵与斯蒂格勒学术对话

发布时间:2018-05-06 12:13

  本文选题:斯蒂格勒 + 《技术与时间》 ; 参考:《江海学刊》2017年06期


【摘要】:斯蒂格勒技术哲学中的核心构境点的第三持存概念与技术义肢的记忆延异就是增补性的人类社会历史,其中,生产模板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并且,从摄影到电影和电视,人类历史生存中原来不可重来的建构性场境由一种全新的复构技术反复再现了。在今天,数字资本主义进程已经发展出"非经济"的剥削方式,那就是包括消费者在内的普遍的人的思想无产阶级化。
[Abstract]:The third existential concept of the core of Stigler's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and the memory variation of the prosthetic limb are complementary human social history, in which production templates play a key role and range from photography to film and television. The original unrepeatable constructional field in human historical existence was repeatedly reproduced by a new complex construction technique. Today, the process of digital capitalism has developed a "non-economic" form of exploitation, that is, the popular proletarian ideology, including consumers.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法国蓬皮杜中心文化发展部;南京大学哲学系;
【分类号】:B712.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晓晖;;技术现象学视野中的人性结构——斯蒂格勒技术哲学思想述评[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年07期

2 库兹·凡;罗伊·波义恩;约翰·菲力普斯;莱安·毕夏普;殷洹慧;;关于当代社会技术、媒体与目的论的探讨——贝尔纳·斯蒂格勒访谈记[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3 黄擎;马亚娟;;技术与时间架构中的人学思考——对《技术与时间:爱比米修斯的过失》的理性审读[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舒红跃;;人在“谁”与“什么”的延异中被发明——解读贝尔纳·斯蒂格勒的技术观[J];哲学研究;2011年03期

5 葛勇义;;解读斯蒂格勒的技术哲学思想──技术本质与人的本质的关系[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6 尤晓霖;;贝尔纳·斯蒂格勒思想述评[J];法制与社会;2008年28期

7 闫海潮;;非物质劳动:马克思劳动观点的发展还是误读?[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李春建;;内格里“非物质劳动”的由来、研究现状及其意义[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年02期

9 陈琼珍;;从非物质劳动到帝国再到大众——浅析《帝国》理论思维路径及哲学批判[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6期

10 毛里齐奥·拉扎拉托 ,高燕;非物质劳动(下)[J];国外理论动态;2005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孙妍豪;信息技术时代的知识无产化[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2 南亦秋;技术的“雅努斯”—斯蒂格勒的技术现象学初探[D];复旦大学;2011年

3 钱梦旦;安东尼奥·奈格里的非物质劳动理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8522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18522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8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