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文化的眼光:梁漱溟认识取向的特色

发布时间:2018-05-17 08:54

  本文选题:梁漱溟 + 文化与学术 ; 参考:《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6期


【摘要】:民国初年是中国新旧学术典范的过渡时代,不仅有"化民成俗"和"为学术而学术"两种基本取向的对立,就是从认识到表述的一系列规范,也都还在形成之中。梁漱溟缺少与同龄人一样的传统滋养,却又与新学术典范不甚相合。他不新不旧,以我为主,形成独特的风格,也引起不少的争议。从他人的批评中,常能看到他认识文化的取向和表述文化的特色。即偏向从哲学的路径观察文化,不够注意名相的历史脉络,又试图用相对通俗的"文化"去表述更为虚悬的"哲学",这使得一些"学院派"的哲学研究者认为他的著作既不算哲学,也不够文化。他论学以"问题"为中心,善于搜集各方面材料,坚持"拿自己思想做主",以六经注我的方式把有些"暗合"的元素落实在横切的空间和纵向的时间上,以形成一个系统的见解。但这样以"问题"为中心广泛搜集各种知识,很容易忽略所搜材料的渊源脉络。又,梁漱溟的思想辩证,表述既试图简明扼要,又较为曲折,有意让"两个以上的道理"并存于言说之中,通过观念的竞争确立自己的"正面意思"。这样蕴涵着紧张和冲突的取向,强化了梁漱溟与新学术典范的分歧,却也表现出新学术典范具有容纳另类的开放性。
[Abstract]:The early year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was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of the old and new academic models in China. Not only were there two basic orientations of "transforming the people into vulgarity" and "learning for the sake of learning", but also a series of norms from recognition to expression were still under formation. Liang Shuming lacks the same traditional nourishment as its peers, but does not coincide with the new academic paradigm. He is not new or old, I-oriented, forming a unique style, but also caused a lot of controversy. From the criticism of others, he can often see the orientation of his understanding of cultur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pression of culture. That is to say, we tend to observe culture from a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 rather than pay attention to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famous figures. The author also tries to use the relatively popular "culture" to express the more fictitious "philosophy", which makes some "academicians" of philosophy think that his works are neither philosophical nor cultural. He focuses on "problems", is good at collecting all kinds of materials, insists on "taking his own thoughts as the master," and implements some "hidden" elements in the crosscutting space and vertical time in the way of the six Classics annotating me. To form a systematic view. However, it is easy to ignore the origin of the materials in this way by collecting all kinds of knowledge with the "problem" as the center. Moreover, Liang Shuming's thought dialectical, the expression not only tries to be concise, but also twists and turns, intentionally lets "two more than the truth" coexist in the speech, through the idea competition establishes own "positive meaning". This implies a tendency of tension and conflict, strengthen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Liang Shuming and the new academic model, but also shows that the new academic model is open to other kinds.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分类号】:B2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柴文华;论梁漱溟的人哲学[J];哲学研究;2001年10期

2 陈来;论梁漱溟早期的中西文化观[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年03期

3 李可亭;论五四后梁漱溟在传统思想现代化方面的局限性[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吴全兰;试论梁漱溟对“真情”的推崇[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张牛;略论梁漱溟学术思想的逻辑起点[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陈壁生;;以梁漱溟为镜[J];南风窗;2006年06期

7 熊吕茂;;梁漱溟的“文化三路向”说评析[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袁自强;;最后的儒者——梁漱溟[J];四川统一战线;2006年02期

9 宣炳善;;梁漱溟的文化人格结构及其境界圆融——评《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7年09期

10 徐福来;;“全盘承受”而“根本改过”——从《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看梁漱溟对民主与科学的思考[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顾红亮;;梁漱溟的礼俗观与儒家生活方式整顿[A];《与孔子对话——论儒学的现代生命力》——上海文庙第三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刘长林;;儒家人生哲学的意蕴及其现代价值——梁漱溟的阐释及启示[A];《与孔子对话——新世纪全球文明中的儒学》——上海文庙第二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王悦;;梁漱溟与新儒家乡治论传统[A];第九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早报记者 许荻晔;“今天谈中国问题,是重温梁漱溟已思考过的问题”[N];东方早报;2013年

2 主持人 山东省尼山书院常务理事 王炳春 《光明日报》国学版主编 梁枢;中国文化的“老道理”[N];光明日报;2014年

3 周炽成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中西哲学研究:“以西批中”,还是“以中批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周朗生;寻求秩序[D];吉林大学;2006年

2 王光;论梁漱溟的民主思想及其发展[D];吉林大学;2012年

3 周良发;梁漱溟历史哲学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4 陈奇娟;梁漱溟“内圣外王”思想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伟;梁漱溟“人心论”思想探析[D];河北大学;2010年

2 杨子波;梁漱溟文化观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3 王晨光;梁漱溟文化视域下的人生观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4 张艳兵;梁漱溟的“新礼俗”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陆曜伟;梁漱溟政治哲学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6 耿志宇;梁漱溟“理性”概念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7 王若曦;梁漱溟本体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8 杭烨;梁漱溟“人生向上”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9 孙晨;梁漱溟《人心与人生》中的哲学人学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年

10 于孟迟;心性的深化与落实: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探究[D];黑龙江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9007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19007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6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